过去的故事,竟是现代儿童的“天赋来源”?

过去的故事,竟是现代儿童的“天赋来源”?

中华的文明史,为我们沉淀了很多好故事。

有系列神话传说,比如女娲补天、愚公移山、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

有源远流长的童话,比如鼠女出嫁、马兰花等等;

还有精神影响至今的人物故事,比如司马光砸缸、**公主入藏等等;

那些经典作品,尤其是画面传达的韵味,我们记了很久很久。

在那当中,留存着老一辈艺术家的宝贵作品,具备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也装着我们这一代、上一代甚至上上代的童年。而现在的孩子其实鲜少有机会接触。

其实,常有家长来找我们说:想给孩子找到非常经典的中国神话、民间故事,并且——希望能有我们儿时读过的熟悉味道~

“诶?这不就是吗?!”

过去的故事,竟是现代儿童的“天赋来源”?过去的故事,竟是现代儿童的“天赋来源”?过去的故事,竟是现代儿童的“天赋来源”?

看到这些书,大大的我们就像重新回到童年那张小小的毯子里,回到“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的夜晚。

今天这一套,是可以一代传一代的“纯正中国味”的图画书!

讲给孩子的中国故事 系列

过去的故事,竟是现代儿童的“天赋来源”?

①《中国民间故事》②《中国神话传说》

③《中国人物故事》④《中国童话》⑤《中国寓言》

全5套 共34册

原价356元

限时特惠178元

适 龄 3-12岁

编著:杨永青、叶圣陶、詹同、

张菱儿、陈秋影、孟琢

绘图:杨永青、詹同、姜渭渔

(文末有阅读小贴士、

购买入口

为什么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令许多人念念不忘?

为什么如今孩子已经有这么多新颖的书可以选择,包括我们在内的许多家长,仍希望孩子可以遇见这些老故事?

有一大原因,是孩子天然爱民间传统故事。

我们这一代,多多少少都会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那里“继承”些老故事。当我们的孩子听见一些“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仍然颇为着迷。

还有另一大原因是,这样的作品是经典,且是如今儿童书单中缺乏的一类作品,为他们提供多元化的阅读与美学体验。

懂行的选书老师眼尖,一下看见了“杨永青”的大名。

杨永青是谁?他是一个为许多中国人铺垫童年审美底色的大师。

过去的故事,竟是现代儿童的“天赋来源”?

著名国画家、版画家

连环画家、童书画家

他的创作精品众多

曾获安徒生奖提名、全国儿童图书评奖美术一等奖等诸多荣誉

杨永青

yangyongqing

他能写,能画,在这套“讲给孩子的中国故事”系列,共收录了他20部作品,此外,还有著名教育界叶圣陶先生的著作,以及詹同、姜渭渔等等大师!

#1

故事中

经久不衰的心灵呼唤

这个系列,整整收录了34个故事,个个都是经典!它们早已用一代又一代孩子的痴迷证明了自己。

过去的故事,竟是现代儿童的“天赋来源”?过去的故事,竟是现代儿童的“天赋来源”?过去的故事,竟是现代儿童的“天赋来源”?过去的故事,竟是现代儿童的“天赋来源”?过去的故事,竟是现代儿童的“天赋来源”?过去的故事,竟是现代儿童的“天赋来源”?

虽然这套书也被视作“可以帮助孩子进阶自主阅读的桥梁书”,但我想,更美妙的阅读体验,是和孩子一起共读这些老故事。

里面有《鼠女出嫁》:一只想变得更好的老鼠,变成女孩,想嫁给世界上最厉害的人,神仙引她见了太阳神、云神、风神……

过去的故事,竟是现代儿童的“天赋来源”?

有《李寄除妖》:在一个有“蛇妖娶亲”风俗的地方,穷人家的女孩儿李寄要被送去祭献给蛇妖,她聪明伶俐,让父亲备了一篮子面饼和三条狗……

过去的故事,竟是现代儿童的“天赋来源”?

有《一幅壮锦》:老妈妈和三个儿子住在山脚下,有一天她将非常喜欢的一幅画,织成一幅壮锦,结果被一阵大风刮走,她的三个孩子陆续踏上寻找之路……

过去的故事,竟是现代儿童的“天赋来源”?

鼠女的征程,是每个儿童想成为英雄的潜意识投射,它以小小的老鼠,替孩子们发问“最厉害的人到底是谁?”,最终发现答案不在于那个人是谁,而在于找到你自己。

李寄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女孩,却可以破解整个村庄的诅咒。

老妈妈最小的儿子,扛住了凶恶的考验,最终找到壮锦。

就像这3个故事一样,“讲给孩子的中国故事”系列收录的故事主角,大多是“社会意义中的弱者”,但他们凭借自己的心灵力量,去完成了某种突破,某种成就。

每一代的孩子都渴望的力量,就在经典故事当中。里面唱响的心灵呼唤,经久不衰。

和孩子共读老故事,大概就像两代人的童年打了个照面,知道彼此被同一束光照亮过,温暖过。

过去的故事,竟是现代儿童的“天赋来源”?

#2

画作中

纯正的中国美学韵味

这34册书的【经典】,不仅仅体现在故事内容上——跟许多同类传统故事书不同,它的经典还通过了“画”来呈现。

它们对很多大人来说不新奇,可对孩子来说,这类纯正的中国艺术,就是一种“新”,也是今天大家常讲的“多元化”。

过去的故事,竟是现代儿童的“天赋来源”?过去的故事,竟是现代儿童的“天赋来源”?过去的故事,竟是现代儿童的“天赋来源”?

当然,接触多元化作品也不难实现,更关键的问题在于,像杨永青、詹同等等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他们的不可替代性是什么呢?

并不是画得有多精美绝伦,也不是风格有多么令人耳目一新,一眼惊叹。

他们的作品之所以无法被取代,是因为里面的时代记忆。时间,构成了一道无法逾越的壁垒。

每个时代都有一些创作大师,看见人们心灵共同的向往,以至高至美的笔触,留存下来,成为经久流传的作品。

过去的故事,竟是现代儿童的“天赋来源”?

这个时代,AI可以10分钟画出一幅艺术作品,可正因为如此,孩子更应该看见,在远不如今天繁华的年代,条件简陋,但有一些人认真地画,认真地写,最终照亮了许许多多人的心。

这是一种对人类创作力量的见证,最终落到每个孩子心里,就成为一种确信,相信自己与自己所处的文化根源。

过去的故事,竟是现代儿童的“天赋来源”?

童年读过的故事、看过的插画,是为一生的审美底色。

绘本大师安野光雅在《写给未来的艺术家》中表达过:“如果你深入考察伴你长大的文化,你会发现那里有你的根,你的灵感源泉,让你有力量创作出优秀画作。”

孩子的能力要用多元化的作品进行启发,而孩子的天赋不能缺少经典艺术来守护,由此,我们向大家推荐“讲给孩子的中国故事”!

勇读者·Mia 推荐

勇读者の阅读小贴士

这套书的主攻方向:人文素养的【美学教育】

哪些人适合读:3-12岁所有的小朋友,以及所有怀念老故事的大人。

购书通道,戳图进入!

想获取更多

优选适龄好书

家庭好物的推荐吗?

过去的故事,竟是现代儿童的“天赋来源”?过去的故事,竟是现代儿童的“天赋来源”?过去的故事,竟是现代儿童的“天赋来源”?

有更多好书

过去的故事,竟是现代儿童的“天赋来源”?

来都来了

留个赞或“在看”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壮锦   老妈妈   故事   美学   纯正   中国   天赋   艺术家   童年   大师   力量   来源   心灵   儿童   孩子   经典   系列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