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默默变厉害的孩子,都具备这种能力

我是Rita, 有幸接触英语教育,并选择从事其中。从最初对教育的“刻板认识”传授知识,到现在越来越能感受到作为老师的责任和压力。我的言行,观点和想法不断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每一个孩子,而我甚至成为了一部分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想着还有点自豪。


除此之外,我的小朋友们也在影响着我,随时随地的“友好地提醒”我,“喂,这里不对”“诶,那里是这样的”。所以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有可能面对他们出其不意的“袭击”。教学相长,在实践过程中深有感触。


那些默默变厉害的孩子,都具备这种能力


下面是从我的小朋友中选择了两位小朋友的成长故事来分享,他们都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惊喜着身边人,当然也带动着我一起向前。


语言的本质“听”和“说”


最初见到翊榕,感觉她是一个很乖的孩子。接触之后,才知道她是一个有主意,但不喜欢说话交流的孩子。她的不喜交流,体现在一节课上,鼓励后,声音极低说出的几个字。说实话,这一点在学习上来说还是很让人担心。因为沟通和交流能帮助我们快速了解彼此,融入课堂,适应现在的学习方式。鼓励,尝试,与翊榕爸爸妈妈沟通,虽然我们都很希望她有所变化,但也知道这个事情的主导权还是在翊榕自己。


而与上课“沉默”截然不同的是,翊榕课下听读内容的高质量完成(自学的过程就是独立学习的过程,这是我们最想培养孩子的能力。从开始上课的那一天,每天的听读内容从不间断。从每天听读2本,3本,5本书,到现在可以坚持10本,半年的时间听读300多本书,每本书至少阅读5遍。


把她的这段成长历程放大,除了爸爸妈妈不断的陪伴的鼓励,我们也不难发现,从开始课后不说话只听书——小声听读——大声听读;从跟读单个词——几个词——慢慢变成句子。她的改变是自己听读的开始,慢慢建立的听读习惯。


在后来与翊榕妈妈的交流中,也证实了这一点。从最初单纯地听读,到主动和妈妈交流说,“内容太简单,我都会。”到现在每天做到1小时左右的英语听读。不可否认,这个过程带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但整个过程中,翊榕对自己认知的改变,自信的建立,以及语言的学习,应该是她给自己的惊喜吧。


语言的本质就是听和说。所以只有在大脑中不断输入这种文字,才会产生对于语言的敏感性,也就是我们一直说的语感。同时不仅仅的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而是通过语言为载体,撬动孩子的全部潜能。

习惯和能力


那些默默变厉害的孩子,都具备这种能力


在接触每一个孩子时候,我都给家长强调的是习惯一定是早于能力形成年纪越小的孩子听力听力理解的能力就越高于阅读理解能力


小钰凡是这个班级当中年龄最小的孩子,刚过3岁就来上课了,刚来上课的头几个月,一小时的课程,她每十分钟就需要离开一次教室。虽然她可以跟上课堂学习进度,同时我也明白她在其实也融入了课堂,但总忍不住担心她会不会落下。课后的她同样也会随意点读,听几分钟,就会忍不住想做其他事情。(这对于3岁初入课堂的小朋友是很正常的)


课堂上小钰凡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完成课本,指认她喜欢的事物,然后练习,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可以偷偷坐在她身边,再次确认她是否掌握了当天的内容。


从最初课上坐10分钟,20分钟, 到后面可以坚持50分钟到课间休息。更令我惊喜的是,随着课程时间从1小时变为2小时,这个小姑娘竟然坚持只在课休的时候出教室,甚至不想下课。当然偶然也会在下课后,冲我说一句:"Rita老师,今天可累死我啦。”


现在的小钰凡除了上课,课后的小钰凡也很有自己的主意。喜欢的卡片,绘本反复听,状态好的时候,几十张的听读卡片,7,8本的听读书分分钟听完。整天开心地不得了。


说实话,这是我期待的状态,但不是爸爸妈妈可以接受的状态,所以特地和钰凡爸爸妈妈沟通说明这一点——不要纠结孩子学会了多少,而是看她在这个过程培养的习惯。结果出乎我的意料,自始至终钰凡爸爸妈妈都特别认同这一点,而且也是这么做的。(这也是前期小钰凡活泼的表现,爸爸妈妈依然淡定的原因)就这样我们达成一致,而小钰凡也在我们的“放手”中,不断自由成长。


后来她真正带给我惊喜的是在一次课后。同班的小朋友上完课有点饿,就随口一句:I want to eat a dog. (估计是想说hot dog)然后正在努力爬上椅子的小钰凡,头一转,回了一句“狗不能吃。”


然后在场的家长一愣,哈哈大笑。


即使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她也在感知、内化语言。虽然现在的小钰凡还是那么坚持“自由”,但我们一点都不担心,因为不管什么情况,她都在坚持阅读,自己点读学习,因为她已经有了独立学习的习惯,以后也会有独立学习的能力。


小朋友语言能力的发展规律是先理解后表达,所以语言的学习同样听力先行,同时学习前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后期会发展为独立学习的能力,应用于各科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好的方法才是捷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能力   孩子   这一点   课后   小朋友   课堂   最初   厉害   惊喜   爸爸   独立   习惯   过程   妈妈   语言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