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掉听话、懂事的伪装:被迫懂事的孩子,也许只是个"情感乞丐"

导读: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懂事,但过于听话的孩子,往往是在忽略了自我的前提下,为了讨好父母而产生的习惯性行为,或许他只是个"情感乞丐"。


文/百变爸妈


十一期间,朋友从外地回来休假,我们三个认识有十几年了吧,三个家庭的孩子年纪也都相仿。晚饭过后,有朋友提议:"我们带孩子唱歌去吧,咱们也好久没聚了,就2个小时。"酒至微醺,兴致刚好,一行9人来到KTV。

三个孩子兴奋不已,完全没我们什么事儿,变成了他们的"演唱会"。但是,浩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只唱了一首歌,然后就开始维持秩序:"哥哥唱歌的时候,你别捣乱。"好乖巧啊!但我又有些担心:一个6岁的孩子,大家都玩得热闹,他是真的不想玩吗?

撕掉听话、懂事的伪装:被迫懂事的孩子,也许只是个

随后,我和朋友聊起了孩子。他说,孩子在家也挺乖的,而且还向我"炫耀":"我只要一瞪眼,马上就知道咋回事了,立马认错。"听到这儿,我眉头皱了一下,我说:"你有没有发现浩浩一直在维持秩序?他是真的不想玩么?"朋友好像也想到了什么:"你这么一说,我还真发现,他好像有点讨好。"我拍拍他的肩膀:"以后别老吓唬孩子,吼孩子,有话好好说。"

情感乞丐

第一次听到"情感乞丐"这个词,是在今年1月上旬参加的一次课程中,授课老师提起的,用来比喻"讨好型"人格。

撕掉听话、懂事的伪装:被迫懂事的孩子,也许只是个

当时,我只感觉这个词用来形容"讨好型"人格,简直太贴切了。在各种人际关系中(与父母、朋友、同学等),他们常常把自己放在低人一等的位置,从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即使面对冲突、矛盾也委屈自己,表现出顺从的微笑。

在别人面前,真的好像一个情感上的乞丐,永远在祈求得到别人的"感情施舍"。试问: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如何面对工作关系、亲密关系呢?越是害怕失去,越是想要握紧这份感情,反而会让对方喘不过气了,只能逃离。

那些喜欢"作"的女孩,都是讨好型人格的代表,她们必须要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地求证:你是否还爱我。

为何孩子会这样

第一,依恋关系的需要

幼年的孩子,必须要依赖成人而生活,他们为了从成人那里获得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得以生存和发展成长。除了物质需求,他们也有情感需求,为了使自己更好的、更有质量的生活,他们不得不学会"察言观色"。

这么说好像有点"残酷",我提个问题: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和一个倔强的孩子,哪个更容易得到成人的关爱?尤其是在多子家庭中?答案很明显,一定是那个乖巧、懂事的孩子,更讨人喜欢。

撕掉听话、懂事的伪装:被迫懂事的孩子,也许只是个

第二,父母的控制欲

父母常要求孩子懂事、听话,这背后体现的是父母的意志。听话,我的理解是:要按照我说的来做,因为我是"为你好"。那么,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多数的父母恐怕就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父母可以问问自己(觉察):当孩子没有按我说的去做的时候,我是否会生气?如果,孩子没有按照你说的去做,我就不舒服、生气,请别怀疑,这就是控制欲在作怪。

撕掉听话、懂事的伪装:被迫懂事的孩子,也许只是个

第三,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是指:利用恐吓、威胁、抛弃等手段或增加孩子的负罪感、愧疚感,加强对孩子的控制,父母常会在不经意间,使用情感勒索的手段。

举例说明:

"你要想看着你妈被你气死,你就继续这样"

"想要吗?那就乖乖听我的。"

"你出去吧,别让我看见你!以后你也不用回家了。"

刚才提到孩子必须要依赖成人而生存,类似这样话,孩子不仅无法承受其后果,而且也会让孩子陷入巨大的恐惧之中。然后,你成功地对孩子实施了控制,孩子变乖了。

"是我让妈妈生气了,一定是我不够好"

"妈妈给的东西,太好了,我一定要听话"

"我不回家能去哪儿?我该怎么吃饭、睡觉?"

撕掉听话、懂事的伪装:被迫懂事的孩子,也许只是个

第四,指责式沟通

父母对于孩子来说就等同于权威,当父母说我做错了,那么一定是我错了。一个总是做错事的孩子,一个做什么都做不好的孩子,又哪儿来的自信呢?

小结:听话、懂事的孩子,多数是压抑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产生的讨好父母的行为。

撕掉听话、懂事的伪装,狠狠爱

如果你已经发现孩子出现了胆小、怕事、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被抢夺了玩具也不敢争抢……常常考虑到他人,而忽略自己。那么,请撕掉他听话、懂事的伪装,狠狠地爱他吧!

第一,我认为:在教养过程中,控制肯定存在,有它积极的一面,即:成人的经验可以使孩子免遭一些伤害和经历不必要的挫折,但是,控制也一定要有度。这个"度"该如何把握呢?

我们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在与整个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价值观和标准,我们也常常使用这些标准来要求和衡量孩子。当孩子的表现达不到我们心中的标准时,就会忍不住要发火。

当你认为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尝试接受下孩子的意见。毕竟,他从生活经验,认知水平上来说,和你相差好多,对于孩子来说允许犯错也是一种成长。

撕掉听话、懂事的伪装:被迫懂事的孩子,也许只是个

第二,合理表达自己对于孩子的期待,例如:下台阶我担心你摔倒,那么就请直接用语言表达出来你的想法,而不是:"好好走路!跟个猴子似的,摔倒了你不疼?"

第三,愧疚、自责,是仅次于死亡的情绪体验,负能量巨大,所以绝对不要使用情感勒索的方式与孩子沟通。

第四,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多数不敢表达自己,究其原因是低自我评价造成,认为:只有我表现好,父母才能喜欢我。他的内心像个无根的浮萍,感觉不到依靠,父母要成为孩子稳定的"靠山",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撕掉听话、懂事的伪装:被迫懂事的孩子,也许只是个

第五,尝试换一种视角看待孩子的表现,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及时肯定和鼓励。例如:孩子胆小,我是否可以解读为谨慎?孩子做事情冲动爱犯错,我是否可以解读为果断,决断力强?其实,你眼中的世界是由你自己建构的,或者说,是你的内心对于外部世界的投射。当你始终关注到孩子的错误一面,自然看到的也是孩子不停地在犯错。

结语:孩子总是屈于人下的"索取",是任何一位父母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然而,生活中的"情感乞丐"确实不少,可怕的是:当一切形成了了固定的行为模式(习惯),根本不用思考,马上就能做出讨好的反应,自己还不自知。


@百变爸妈 从事儿童教育工作15年,心理所在职研究生,专注婚姻与亲子。你有育儿问题,我有 教子方法,如果恰巧你也喜欢我的内容,这是遇见的缘分,别错过,点个关注再走吧。

分享出去,做一个价值的传递者!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听话   乞丐   懂事   孩子   情感   乖巧   这个词   愧疚   人格   成人   想法   父母   发现   喜欢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