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靠谱吗?我从心理学角度给你解释,一次说透

导读:中国有一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那么这句话到底有没有道理,是不是靠谱呢?真的三岁定终生?我用我的知识,来给你做个解释。


文/37度暖爸


首先,不卖关子,表达下我的观点: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我并不完全认可,它的确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适应现代社会。

说它有一定道理,是因为这句话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

第一,3岁前,是和母亲建立良好依恋关系,从而获得安全感的重要时期,无可替代。3岁前获得的依恋类型、安全感,对于未来的人生方方面面都有影响。

举个例子:一个女孩从小被寄养,曾辗转3个家庭,上大学时,才回到自己的家。她不曾获得过与母亲的亲密感,也没有固定的依恋对象,她不敢谈恋爱,很纠结。既想获得亲密感,强烈渴望被爱、被关怀,又恐惧失去后承担的痛苦。她已有的童年经历,不仅影响到亲密关系,也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工作中,不信任,不敢与同事建立关系,导致自己在单位"人缘极差",间接影响了自己的工作状态和升职加薪。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靠谱吗?我从心理学角度给你解释,一次说透

第二,6岁时开始发展出某种性格结构,或者确切地说是开始了某种性格结构的发展。如果,没有机会改变,这种状态会伴随终身。

举个例子:朋友的孩子很乖,用朋友的话说:只要我一瞪眼,立马求饶。在后来不断地相处中,我确定了这个孩子是讨好型人格状态,朋友也认可这种说法。他说:"我儿子跟谁都能一起玩,跟谁玩,都是个小跟屁虫,别人说啥是啥,没主见。"这个孩子,受自己性格的影响,可能会延续自己的行为模式。讨好最大的缺点就是:忽视自己的感受,委屈自己,只考虑到他人的感受以及当下的情境。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靠谱吗?我从心理学角度给你解释,一次说透

所以,到这里,我想你大概明白了,为何我说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是中国民间流传的一句谚语,我不确定它的出处来源,但是我认为:它的确不太适应现代社会。

第一,这句话本身忽略了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强调宿命论,不认可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现代社会物质丰富,使得人们更容易发展出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更关注自我的体验和成长。举例子来说明吧。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靠谱吗?我从心理学角度给你解释,一次说透

案例一:战乱年代,人们活下来就是唯一目标,还能顾得上食物的口感和食品安全性吗?所以,只是关注到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其他的需求得不到发展。八国联军进北京,老百姓帮忙搭梯子攻城,被指责精神愚昧。这是当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所造成的,普通百姓只能顺应,是无从改变的。

案例二:微博近期发起了年轻人为何不爱加班的话题讨论,我认为这个事很好理解。物质丰富,我的生存、安全需求被满足,自然要追求更高的精神需求,更关注自我的感受和情绪体验。追求快乐是人的本性,是社会道德、法律等多方面的约束,让自我能调节、控制一些不太好的想法。

加班,肯定是不快乐的,我不愿意做,这是人性中趋利避害的快乐原则。那么,当他发现自己的某种性格结构影响到自己,也让自己不快乐的时候,为了使自己更快乐,肯定会想办法促使自己改变。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靠谱吗?我从心理学角度给你解释,一次说透

第三,移动互联技术的应用,媒体的发展,信息高速流动,使得现代人获取知识的金钱、时间成本降低。例如:当你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是在获取到了知识;或者乘坐公交等碎片化时间,刷某些知识类的视频也是在获取知识;看电视剧,如:家庭教育题材的影视作品这些年比较丰富,也是在获取育儿知识和观念。这些都是在谋求自己在某方面获得改变,获得满足,使自己获得快乐,可能是职业发展方面的,也可能是个人成长方面的。

小结:在过去物质和精神资源双匮乏的年代,一方面,人们难以发展出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人们获取知识的难度也非常的大,所要付出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较高。那么,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这句话放在绝大部分人的身上,是合理且准确的,但不适合现代社会。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靠谱吗?我从心理学角度给你解释,一次说透

这么说,是不是可以完全否定这句话了呢?也不是这样的。3岁、6岁,的确是幼儿发展的两个关键性节点,父母应该尽可能的注意到6岁前早期经验对于孩子一生发展的重要性。我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要你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理解历史文化背景对于人心理发展的影响,不至于太过焦虑。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错过了,不必自责,用心关注当下。父母获取的每一点育儿知识,都是在不断降低影响孩子正常发展的因素,增加培养身体、精神健康孩子的概率。


结语:育儿没有固定的方法,只要价值观正确,方法可以千变万化。传统文化在育儿过程中,有它积极的意义,但也不是完全适应当下社会。不盲从,理性思考一切育儿理念,是培养健康孩子的底层逻辑。


@37度暖爸 专注婚姻家庭与亲子关系,一个不温不火,温度刚刚好的爸爸,如果恰巧你也喜欢我的内容,这是遇见的缘分,别错过,点个关注再走吧。

分享出去,做一个价值的传递者!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高层次   现代社会   心理学   物质   角度   道理   性格   父母   状态   需求   结构   精神   孩子   时间   朋友   知识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