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长得美被分手?那些被父母"物质化"了的男孩,注定难以幸福

导读:女孩因长得美被分手,在贴吧发帖表示了愤怒,但我更心疼的是那个男孩。


文/百变爸妈


前几日闲逛贴吧看了一个名为《长得美是我的错吗?》的帖子,就好奇进去看看,本以为是一篇炫耀自己美貌的帖子,哪知道进去一看,原来满满的都是抱怨和不甘。原来,是因为姑娘的美貌给了男友很大的压力,所以男友主动提出了分手。


女孩长得美被分手?那些被父母

姑且不去讨论事情的真假,单就从这篇帖子上来说,我更心疼这个男孩。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有我们基因的缘故:为了使我们的下一代获得更好的遗传;也有面子的问题:找一个美貌的姑娘做自己的女朋友,自己脸上也有光。可他为什么却倍感压力而主动分手呢?

我认为:被父母有意无意间"物质化"了的男孩,容易用物质来衡量自己,而忽视自我的内在价值,更容易出现自卑的状况。

养育男孩的方向

对于男性的功能定位,更多是在社会责任和家庭经济支持者。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流传了几千年,这其中一部分是由于男女身体差异所导致的,相较于女性,男性更强壮,更有力量。例如:在古代,男性就代表了生产力。

女孩长得美被分手?那些被父母

现今社会男性所面临的的经济、社会、工作、家庭等方面的压力更大,他们在即将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真正男子汉之前,就已经开始感知到这种来自于社会约定俗成的对于男性的要求。父母在期望孩子:学习成绩好、有一定的赚钱能力之外,也要发展出孩子感知幸福的能力。一个无法感知幸福的人,拥有再多的金钱,也不过是一堆数字而已。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秋天落满地的金黄;幸福是工作一周之后,在周末能睡到自然醒的满足;幸福是与家人团聚的情感流动;幸福是晚归后依然亮着的那盏灯;幸福是秋日午后一杯漫不经心的红茶……幸福是什么?我想,每个人的感受都不相同,但我知道没有幸福感知能力的人一定不会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更不能体会到幸福。

女孩长得美被分手?那些被父母

我认为:幸福是源自于内心的自信,是对自我价值既不过高评价也不贬低的正确认知,是在失败后依然拥有面对的勇气,是做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自信,可以让人更幸福,更加能感知幸福。就像这篇帖子中提到的男生,和女友分手就是因为自己的自卑,而引发强烈的"不配得感"所导致。也是对于自我价值的贬低和不经意间被物质化的结果。

沈腾,作为国人熟知并喜爱的喜剧演员,他的成名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他在2003-2008的5年时间过着"啃老"的生活,也正是自己的自信和对表演的追求,使得"开心麻花"为我们奉献了一场有一场的笑料大餐。

被物质化的过程

提起物质化,我们一般会理解为是"一切向钱看"。我认为,这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把一切都用钱来衡量,那就有问题了,而且这种问题经常被父母衍生出其他的形式。

1、把自己对孩子的爱和成绩挂钩

考试成绩好:我会表现出微笑、夸奖、赞美、鼓励,甚至是物质化的奖励,如:玩具、大餐零用钱等。或者是奉行挫折教育,不冷不淡地告诉孩子:"嗯,我知道了,这并不值得骄傲,你要继续努力,不好翘尾巴……"我认为第二种杀伤力更强!

考试成绩不好:我会表现出愤怒、指责,甚至是贬低,剥夺孩子的其他自由时间,如:运动、看书、玩耍等。

女孩长得美被分手?那些被父母

2、常用"我"的视角判定孩子

在我的文章中多次提到这样一个观点:在我们从孩子到成人的成长过程中,来自父母的影响,以及与外部世界互动的过程,让我们形成了许多的标准和规则。而我们常常站在"我"的角度,以我的感受为出发点,使用这些规则来衡量孩子的表现。

"我认为你9点写完作业,就要去休息,保证睡眠时长。"那么,你想过孩子心理上的累,如何得到缓解吗?或者,你有给到他一定的心理支持或满足吗?例如:拥抱、鼓励、夸奖、聊天、读书等各种亲子活动。

女孩长得美被分手?那些被父母

3、父母及社会文化和传媒的影响

社会学习理论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孩子会观察身边重要他人的行为模式,对被强化的行为进行加强模仿。

举个例子:父母在与朋友相处时,常计较物质(钱、物品)与朋友所能为自己提供的价值的得失,那么孩子就学会了用物质的多少来衡量朋友关系。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如:某人靠着外貌上位、成名,甚至是小三之类都会影响到孩子的价值观。

女孩长得美被分手?那些被父母

养育孩子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我始终认为:孩子是父母终身的事业。在我们的人生角色中,我们最不愿意演砸的就是"父母"这一角色。有时间,多读读书吧,读书是提升认知最快捷的手段,也是最廉价的手段。我们可以直接吸收别人的经验、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技能。

自信,只是养育过程中令孩子具备健康人格的一个因素之一,养育男孩和养育女孩也是有差别的,尤其是父亲的作用。澳大利亚家庭问题专家比达尔夫在自己《养育男孩》的书中提到:"如果你经常每周工作55或 60个小时,包括旅行时间,只要你不要削减作为爸爸的时间就好。"

女孩长得美被分手?那些被父母

在《养育男孩》中为家长们揭示了男孩在从孩童向男人转变的过程中面临的所有最关键问题:如何才能让男孩变得快乐、自信而友善?不可忽视的睾丸激素怎样改变男孩的行为方式?男孩的思考方式与女孩有哪些与生俱来的差别?

链接在下方,喜欢就去看看,你拥有买或不买的权利,但我希望你别错过一本养育孩子的好书,这本书自中文版发行以来,已经重印了9次,全球销量更是突破百万。

养育男孩、养育女孩 ¥29 购买

结语:这个世界是物质的,我们都无法脱离,但如果孩子过分物质化,会降低感知幸福的能力。以外部世界或物质的形式来评判自己的价值,将会使孩子一生陷入黑洞,无法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也就无从谈起幸福二字了。


@百变爸妈 从事儿童教育工作15年,心理所在职研究生,专注婚姻与亲子。你有育儿问题,我有 教子方法,如果恰巧你也喜欢我的内容,这是遇见的缘分,别错过,点个关注再走吧。

分享出去,做一个价值的传递者!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物质   父母   男孩   女孩   幸福   美貌   自信   男性   压力   能力   价值   孩子   时间   帖子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