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样的生活,值得人过?从历史与思想史的嫁接中寻找答案

我们这一代人都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在书中,有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是:“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为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保尔·柯察金的励志名言提醒大家思考“人的应当”问题。一部人类文明史,其实就是关于“人的应当”的历史。

在当下,人类面临的问题很严峻。霍金认为:人工智能可能会终结人类的文明。换句话说,人类正在面临着终结的危机。在何道峰的《人的应当》一书中,作者找到了一种辨析人类当下所面临问题的深层思想观和历史观。

这本书建构了历史与思想史之间的逻辑联系,并清晰地勾勒出现代化文明起源与孕育成形的历史脉络。

01 人类第一次大反思

何道峰将人类在3500~1700年前形成的思想概括为人类第一次大反思。从《人的应当》一书的篇幅来看,论述“人类第一次大反思”的章节占了整本书相当大的比例。全书一共十三章,从第三章一直到第十章都是围绕着第一次大反思时代对“人的应当”之哲学思考与辨析。

古希腊城邦时代可以说是人类哲学的源头。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人类所面临的“人的应当”之深奥哲学问题做出了深刻的发问、思考以及回答。

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两人都是天才。众所周知,天才与天才之间如同火药与明火相遇就会爆炸一般难相处。

究竟什么样的生活,值得人过?从历史与思想史的嫁接中寻找答案

他们的年龄相差近半个世纪,所以年龄的代沟与性格的冲突很难得到化解。亚里士多德甚至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一生都在追求实用科学,他把科学带给全人类。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真正的睿智,是不断反思和不断审视,人的成熟也是一个去芜存菁的过程。

02 人类第二次大反思

公元1200-1800年的核心思考,可以概括为人类第二次大反思。《人的应当》一书的第十一、十二章就是围绕着这一时期展开的。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受到了中世纪经院哲学家们的推崇。他们用逻辑学方法论和哲学思辨为上帝的存在和人类理性与基督信仰的协调一致找到完美的解释神学,这就是“自然神学”。

从经院哲学到自然神学,通过继承亚里士多德的精神遗产,完成了古希腊哲学与基督信仰的融合。这一阶段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把人类社群生活中的“人的应当”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典型代表。他在《天真汉》中说:“历史只是一幅充满罪恶和困苦的图画。”

究竟什么样的生活,值得人过?从历史与思想史的嫁接中寻找答案

他认为,历史传播的唯一出路就是将哲学引用在其学习过程中;另外我们在研究历史的时候,不应该只驻足于政治事件,更应该挖掘出人类心灵的改换过程。只有哲学家写出的历史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历史。

伏尔泰死后,他的灵车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他是人类心灵的引擎,他是我们自由的灯塔。

《人的应当》第十二章的标题是《相谐:人与无往不在的枷锁》,作者在这一章的结尾说道:“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往不在被剥夺的枷锁之中;人是生而平等的,但无往不在被组织化强制的奴役之中。”

03 人类第三次大反思

20世纪,人类开始了第三次反思。作者在《人的应当》一书的最后一章中深入思考与辨析生命的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人的应当”。

早在人类第二次反思阶段,英国就已经确立了三大市场竞争制度——政治市场竞争制度、经济市场竞争制度和社会公益市场竞争制度。但是,随着三大市场机制对社会事务的全覆盖,人们的价值观开始扭曲。

科技发展得太快,人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人的能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人类逐渐以自我为中心,堕入自以为是的深渊。

极端个人主义和绝对自由主义的思潮加剧了个体对自由的绝对化理解。有钱人可以拥有更大的自由,他们可以在这个社会骄纵狂妄;穷人失去了更多的自由,他们在这个社会感到受挫无助。

于是乎,个体的自我规约、自我激励和自我坚定的“人的应当”逐渐消解。当人们找不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四处碰壁的直接原因时,他们可能会走上犯罪违法之路。因为,他们已经不知道“人的应当”是什么了。事实上,这个世界既不顺着我们也不逆着我们。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全看我们自己是怎样的人。如果我们缺乏“人的应当”,那么世界上的所有美德都拯救不了我们。愿你我都能具备“人的应当”,这样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此外,全民福利主义也会带来恶果。《人的应当》最后一章的结尾,作者引用了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

人人只谈自由而不谈责任,只谈权利而不谈义务,只指责别人而不约制自己,只想要当下的享乐而不计长远的后果,只相信此生的物质享受而不相信死后的灵魂安放。

长此以往,人类的心灵世界将会变得异常空虚。然而,人的本质在于心灵世界。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自由,能够做自己,摆脱各种限制与压力。

“人的应当”像人生的指明灯,让我们知道该往哪里走。

究竟什么样的生活,值得人过?从历史与思想史的嫁接中寻找答案

人是一种会思考的动物。

我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该抱着什么态度面对这个世界?究竟什么样的生活,值得人过?这是人生最大最根本的问题。

何道峰先生在《人的应当》一书中回顾3000年人类思想文明史,带我们寻找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逻辑。希望这本书能启迪我们在这个时代如何保持“人的应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   经院哲学   基督   逻辑学   历史   可能会   神学   市场竞争   思想史   哲学   人类   答案   心灵   制度   自由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