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当下的全球危机——从《爱丽儿》这本书中吸收别样的思想营养

当我看到《爱丽儿》这个书名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一部小说。但翻开之后,才发现我错了。《爱丽儿》竟然是杂文!说到杂文,我们一定会想到鲁迅先生。而且,我发现《爱丽儿》的作者和鲁迅先生的生平有几分相似。

01 作者简介

《爱丽儿》的作者是乌拉圭思想家、作家何塞·恩里克·罗多(José Enrique Rodó,1871-1917)。

罗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的家庭条件不错,母亲是贵族。罗多家里有很多兄弟姐妹,他是第7个。他从小就对历史和文学感兴趣。

可惜,好景不长,父亲做生意失败了。在罗多14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的经济条件因此恶化,导致他没钱上学。

鲁迅先生的父亲也在鲁迅小时候生病了,导致他家从小康坠入贫穷。

思考当下的全球危机——从《爱丽儿》这本书中吸收别样的思想营养

因为罗多中途辍学的缘故,他的学位并不高。尽管如此,还是有大学聘请他去教授西方文学。1900年2月,罗多自费出版了《爱丽儿》。

02 阅读《爱丽儿》的理由

今年是2020年,距离《爱丽儿》的问世已经120年。100多年前的思想是不是还适合我们这个现代社会?再说了,乌拉圭离我们中国这么远,它的国情肯定和我国不同。

2018年,《爱丽儿》获得国际杂文奖特别提名。对拉美青年来说,《爱丽儿》是一个敲钟人,时刻提醒他们莫忘初心,要保全自己的道德天性。

思考当下的全球危机——从《爱丽儿》这本书中吸收别样的思想营养

现当代中国遭受西方文化思想入侵后,我国知识分子对年轻人的呼吁,像极了《爱丽儿》中作者的心情。罗多在年轻人身上寄托了很多希望,他鼓励他们要乐观,可自己却是悲观主义。北京大学西班牙语研究中心于施洋老师为《爱丽儿》写了“导读”,他认为:这种“勇敢的悲观主义”对当下中国仍有参考意义。这就是我们今天为什么要阅读这本120年前的书的理由。

03 关于《爱丽儿》的标题

爱丽儿是一个人名。熟悉迪士尼动画的朋友可能记得有一个小美人鱼的名字就叫“爱丽儿”。但是,迪士尼动画电影是1989年才出现的,罗多的《爱丽儿》肯定和美人鱼没有关系。

思考当下的全球危机——从《爱丽儿》这本书中吸收别样的思想营养

要说源头的话,“爱丽儿”最早出现在《圣经》中。后来,莎士比亚写了一部作品叫《暴风雨》。

该剧讲述米兰公爵普洛斯彼罗被弟弟安东尼奥篡夺了爵位,只身携带襁褓中的独生女米兰达逃到一个荒岛,并依靠魔法成了岛的主人。后来,他制造了一场暴风雨,把经过附近的那不勒斯国王和王子斐迪南及陪同的安东尼奥等人的船只弄到荒岛,又用魔法促成了王子与米兰达的婚姻。结局是普洛斯彼罗恢复了爵位,宽恕了敌人,返回家园。

《暴风雨》登场人物中有一个叫“爱丽儿”的精灵。

另外,歌德的《浮士德》中也曾借用过“爱丽儿”这一形象。

“爱丽儿”就像某种意象延续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米兰达   浮士德   那不勒斯   安东尼奥   乌拉圭   歌德   爵位   悲观主义   荒岛   暴风雨   杂文   中国   人鱼   父亲   危机   营养   思想   作者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