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些演讲足以改变世界的命运?让我们一起倾听那历史的声音

擅长演讲的人自有一种激发听众情绪、赢得好感的鼓动性。

很多历史上著名的演讲就是因为演讲之后取得了鼓舞人心的效果才名垂千古。可惜我们不在现场,如果有视频保留下来,我们肯定也能感受到演讲的力量。

好在,我们可以通过演讲稿来感受这些优秀的演讲。

01 作者简介

《历史的声音》是一部优秀的演讲作品,里面的作品是大家都应该知道的演讲。

为什么这些演讲足以改变世界的命运?让我们一起倾听那历史的声音

英国人西蒙·蒙蒂菲奥里是《历史的声音》这部书的作者,被《星期日泰晤士报》誉为“当今最受欢迎的历史学家”,他是剑桥大学博士。

有的人可能觉得编这本书应该很简单。他只要选出历史上的演讲,再加个导读就可以了。但是眼光很重要,不是所有人能编好文学史的,不是吗?

02 好的开场白

演讲的开头有很多种,比如“开门见山”,奥利弗·克伦威尔在1653年4月20日的演讲是这样开头的——是该把你们从这里赶出去了。

当然,他的演讲也是首尾呼应的,最后一句是“以上帝的名义,滚!”

有人喜欢通过引用别人的话来开头;有人喜欢通过提问来开头。

为什么这些演讲足以改变世界的命运?让我们一起倾听那历史的声音

如果我们以“使命”为题来写演讲稿的话,这3种开头分别是这样的——

开门见山:使命的风铃吹开了心扉,使命的彩笛吹动了梦想,使命的音符带动我们奔向希望【点评:这样的开头还运用了排比句式,很有文采,但《历史的声音》中所选的演讲似乎并没有在开头就用排比。】

引用开头:马克思曾经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点评:这需要我们平时多积累一些素材。】

提问开头:我们降临到这个世上,就注定有属于自己的使命和任务,就注定有些逃不掉的事。那么,我的使命是什么呢?【点评:提问可以引发在场的听众思考,因为人们总是喜欢寻找答案。回答问题是人类的条件反射。当你提出问题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要做出回答。即使不出声,他们在心里也会默想答案。】

03 我有一个梦想

1963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发表了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演讲被收录在《历史的声音》中的“梦想篇”。

为什么这些演讲足以改变世界的命运?让我们一起倾听那历史的声音

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代表了所有黑人同胞的梦想:追求自由和平等,拥有和美国白人一样的地位。

我知道这篇演讲是因为它也被选进了上海高中语文教材。虽然它只是一篇带星号的自读课文,但是很多学校都选择在面试老师的时候试讲这篇课文。

现在部编版的新教材似乎没有把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选进去。不过,我们在新教材里能看到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等人的演讲。

必修下册有一个单元的写作任务就是学写演讲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克伦威尔   路德   恩格斯   马丁   马克思   声音   排比   历史   开门见山   课文   使命   开头   命运   点评   梦想   喜欢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