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读《乌合之众》了!直接看这本《新乌合之众》就够了

也许很多人和我一样,都听过《乌合之众》这本书,却没有拜读过。《乌合之众》的作者古斯塔夫・勒庞 Gustave Le Bon(1841-1931) 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

直到有一天,我的老师说《乌合之众》这本书的观点已经过时了。我这才注意到古斯塔夫・勒庞是上个世纪的人,他是从1894开始写作社会心理学著作的。

天啊!原来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距今超过100年了。难道这个社会没有进步吗?我不相信!

果不其然,一本《新乌合之众》映入眼帘。

01 作者是如何走上研究之路的?

《新乌合之众》的作者迈赫迪·穆萨伊德(Mehdi Moussaid)也是法国人,现为柏林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研究员。

他大学本科学习的是计算机工程,为什么大学毕业后会投身大众心理学领域呢?

起初,他的梦想是当个考古学家,或者当个古生物学家,又或者当个天文学家。反正就是不想当信息工程师。于是他想要改行搞科研。

不要再读《乌合之众》了!直接看这本《新乌合之众》就够了

在一个很偶然的情况下,他看到了一则招生启事:图卢兹第三大学(保罗·萨巴蒂埃大学)招收硕博连读生。研究方向:认知科学。研究课题:大众。

最初看到这个课题时,他脑子里一片茫然,不知道大众研究的方向究竟是什么。不过重要的是能搞研究!就这样,迈赫迪·穆萨伊德开始了他的冒险……

02 颠覆勒庞《乌合之众》的传统观点

《新乌合之众》到底“新”在哪里呢?

一言以蔽之,《乌合之众》认为大众是愚昧无知的。一个世纪前,古斯塔夫·勒庞将狂热群众称为乌合之众,仿佛一旦融入人群,我们的个性和智慧就会湮没。

人独处时智慧,成集体时愚昧。

《新乌合之众》则认为大众很聪明。比如做估值测试类实验,让大众预估某个数据,发现每个人都与正确答案相差甚远,然而集体估算的平均值却与正确答案非常接近。

每一次,大众都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案,哪怕实验中个体的答案大多数错得离谱。

当然,“乌合之众”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最聪明。

不要再读《乌合之众》了!直接看这本《新乌合之众》就够了

如今的网络世界就是在利用大众的聪明。大多数平台都喜欢用评分的方式让用户给出反馈。不管做什么都可以评分,正如我目前在评价这本书一样。

03 未来可期

有意思的是,在《新乌合之众》的“后记”中,作者畅想了2055年他退休那天发生的事情。

上班不需要开车,行人使用步行加速器即可。汽车时代已经终结,天上的交通却在堵塞。因为,有几十万架无人机在城市上空盘旋。

不要再读《乌合之众》了!直接看这本《新乌合之众》就够了

在退休派对上,出现了很多名人。这些人并非真人,他们只不过是拥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而已。2055年,迈赫迪·穆萨伊德已经74岁了,但同事们还劝他继续工作,因为所有人都可以吃“青春常驻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乌合之众   普朗克   上个世纪   保罗   认知科学   无人机   大众   正确答案   聪明   评分   集体   观点   答案   智慧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