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为学霸的必要条件



自己家的孩子成为学霸,是每个家长的梦想。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现实总会让我们酸酸地去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愤愤又不甘地想我家孩子什么时候能成为学霸?


孩子成为学霸的必要条件


我们这些普通人的智商无法比拟爱因斯坦那样的天才,我们的孩子大概率也是普通人。怎么把普通孩子塑造成学霸,对于家庭和国家,更有现实意义。



学生成为学霸的必要条件是:


第1阶段—— 学生能够把陈述性知识尽可能又快又准的转化成程序性知识,这就练就了学习的基本功。


第2阶段—— 学生能够把程序性知识陈述化,特别是把一类题型上位化的程序性知识陈述化,使程序性知识变得可表达、可复制、可操作。


第3阶段—— 学生能够实现同类题型自动化解题。至此,学生也就达成了成为学霸的条件。


什么是陈述性知识?就是关于事物是什么、怎么样、什么样的事实知识,平时家长关注的大多是孩子的这类知识学习,比如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地、得”的使用区别等。


什么是程序性知识?就是回答“怎么办”问题的知识,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如果遇到了某一条件,该怎么办的知识,比如如何将生米做称熟饭。


下面以be动词is、am、are为例把上面的理论翻译一下,学习的第1阶段—— 让孩子明白这三个be动词的用法:is用在单数中,are用在复数中,am跟着I,这是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第2阶段—— 通过做专项练习题,孩子能够熟练运用,并能讲解be动词的使用方法,这是将程序性知识陈述化。学习的第3阶段—— 通过上一阶段的学习、思考、概括,孩子再遇到类似的题型能够马上确定是考察be动词这个考点,能够迁移出相关陈述性知识。小学阶段知识量和习题量都少,初高中的题量越来越大,题是做不完的。达到第3阶段,孩子可以更精准地学习,掌握的内容直接跨过去,捡自己不牢固的知识点专项练习,学习更加高效。


具体的程序性知识是以非语言的直觉形式储存于大脑中的,往往不容易用语言陈述表征出来。就像教师、艺术家、作家、运动员、医生等职业,他们的专业技术方面的直觉智慧不容易真传给别人,不一定是因为他们保守,而是因为对程序性知识的语言表达言不尽意,学习者要靠自己的领悟形成新的个体程序性知识内容才行。


对于想成为学霸的孩子也好,对于想让孩子成为学霸的家长也好,对于想向有经验的教师、医生、手工艺人等前辈学习的后浪也好,最后一点非常重要。师傅们已经通过程序化的流程练就了自己的武功,但是他们未必能一二三非常清晰地进行陈述性表述,自己一定要注意思维的深度和逻辑,进行加工和概括,提升自己的认知。



2021.8.10 周二 21:0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甘地   后浪   言不尽意   爱因斯坦   孩子   必要条件   动词   题型   普通人   性知识   直觉   家长   阶段   程序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