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能成事?答案简单的超乎你的想象

我们总说“从明天开始努力”“等我准备好了就开始”结果明天复明天,永远也准备不好。如果只是个人事的话,影响的也只是个人。如果是团队中的任务,拖拖拉拉或者中途退出的话,影响的就不止个人,还会连累团队。

影响团队的结果就是,团队中其他成员会在心中给你贴个“此人不靠谱”的标签,影响你在他人心中的印象。我们知道,要改变对一个人的印象,绝非易事。所以不如一开始给人一个“此人很靠谱”的印象。

小仓广在《做事的常识:事情一来,马上就知道怎么做》一书中写到:

遵守和对方的约定,得到对方的信任。

遵守和自己的约定,得到自信。

什么样的人能成事?答案简单的超乎你的想象

封面

认真做事的态度能够得到他人的信任,还能够增加自己的自信心。

褚时健说:“做一件事,力气花了,要是马马虎虎地做,那力气也白花了。认认真真地去做,更划算。”

看褚时健的故事的时候,看到他35岁任曼蚌糖厂副厂长。他刚上任的时候,糖厂连年亏损,他接下的完全是个烂摊子。他上任那几天一直在厂子里转悠,后来召集会议,指出问题所在,并作出一系列整改措施。当年,曼蚌糖厂不仅还清了债务,还有了8万的利润。

一个成事的人,即使接下的是一个烂摊子,也绝不怨天尤人,为自己的不作为找理由。而是去找原因,然后提供解决办法。认认真真的,积极地解决问题,就是成事的能力。

《做事的常识》中总结了成事三要素是:开始、坚持、重复。这篇文章就是根据这本书的内容整理而来。

什么样的人能成事?答案简单的超乎你的想象

本书整体结构思维导图

俗话说,开始已是成功一半

一、拖拉的人,如何开始

01 大目标,小计划,更易成功

很多人在开始之前,就说“怎么可能成功,放弃算了”,然后就可以心安理得的不开始。很多事情其实是,说起来难,做起来易。

今年年初我给自己订的写作目标是:2019年写20万字。这个目标对我来说,还是挺难的,毕竟去年10万字都没完成。今年我把这个20万字目标分解成,一周4000字。按周目标,一周2篇2000字左右的文章来执行,目前看来进行的还算不错。

有句话叫,我们总是高估一天内能做的事,也低估一年内能做的事。把大目标分解成小计划,然后开始,通过日积月累,目标也那么难实现

02 把工作思路,落于纸上

将心中关于如何开展工作的想法写下来或用思维导图画出来。视觉比心中朦胧的感觉要更加清晰。将计划落于纸上,便于整理思路。只在脑海中想的话,思路很难理的清楚。

麦肯锡韩国分公司创始人赤羽雄二在《零秒思考》里说到:“将思考的各个阶段和脑海中想到的事物写出来,就不会再兜圈子。”

03天下的大事,都是从小事做起。

自信心是从做成小事中积累起来的。针对拖延症,先做容易的事,是最容易开始的。

把大事首先分解成最简单的事情。养成读书的习惯,从每天打开书籍开始。打开书籍是一件超级简单的事情,既然都已经打开了,好歹会读个几行的吧。当每天清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书籍,读书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什么样的人能成事?答案简单的超乎你的想象

04 设计一个“开工仪式”

给工作来点仪式感,一启动仪式,就本能的调整到工作状态。作者的仪式感是,放自己喜欢的音乐就去工作。在家工作换上正装,定闹钟。

开工仪式就像一个开始工作前的缓冲阶段,告诉自己,接下来要开始工作,别的事情等我做完再说。

05 赶走负面想法的技巧

负面情绪真的太正常不过了,但它会使人无法专心工作。

这里提供一个方法:假设自己不是自己,是别人。从旁观者的角度客观地审视自己为何会情绪低落。减少自身情绪的影响,找出关键性问题,想清楚自己为何情绪低落。例如畏难情绪,就是认为做某事很辛苦,在开始做事之前就会想各种失败的结局。这个时候需要告诉自己“这些都只是想象,想象并不是事实。”

情绪低落的时候通常是因为陷入负面思考,我们需要积极正面的思考。

06 时间,是规划出来的

《礼记·中庸》里说: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

意思是,做任何的事情,都要事先准备才能把事情做好,否则就会失败。失败意味着要重来,重来意味着,会被工作追着跑。

如果事先做了准备,就不用被工作追着跑。 例如提前一周做好下一周的工作计划,就不用在就纠结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浪费时间。 当然日常表上的工作,必须是已经确定的事情,不然做规划也没有用。在开始工作之前,把要用的文件都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什么样的人能成事?答案简单的超乎你的想象

二、坚持就是胜利

01 上网让人分心,你敢拔网线吗

需要用到电脑和手机工作的时候,非常容易受到社交信息的影响。既然容易分心,无法抵抗干扰那么可以在工作的时候断网,远离干扰。或者用别的活动代替上网。《深度工作》的作者卡尔·纽波特就说过,他从来不用社交媒体,虽然这让他错过很多的资讯,但他认为他获得的远比失去的要多。

我听过更狠的是,把手机锁到保险箱里。当然并不是说我们都应该远离网路,而是当我们工作受到影响的时候,不如暂时远离诱惑隔绝诱惑。

02 不要停下来,每天都要有进步

如果在中途中断了,习惯就得重新开始积累了。停下来特别让人容易懈怠。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对自己说“再坚持5分钟”,最后往往不止多坚持5分钟。

03 难度越高的工作,越要超前进度

不要把事情“留到明天做”,留到明天做,刚开始会压力大,压力大的后果是,更多的“留到明天”。最后发展成,债不嫌多。趁工作热情还没有退却的时候,趁势而上,一鼓作气。

04 进度落后时,只要跳过

为了不打乱后面的节凑,不要被延后的工作压倒,可以暂且搁置中断的工作,去完成后面的工作。在有空的时候,补上中断的工作。

05 让身边的人监督你

把目标大声说出来,这样想放弃的时候就会有所顾虑“毕竟话已经放出去了。”

自己默默地做,缺乏前进的动力。就算没完成也只有自己知道,打击的也只是自己的自信心,无法影响我们在他人心中的位置。

06 对自己赏罚分明,意志更坚定

如果做的好能够加薪,那么我们一定愿意全力以赴。所以我们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些赏罚制度。

例如:如果没完成目标就罚自己不准做一件很喜欢的事情,如果做的好就奖励自己零食,想买又一直不舍得买的之类的奖励。

什么样的人能成事?答案简单的超乎你的想象

三、重复的力量

01 失败几次都无所谓,不放弃就不算输

不放弃才有成功的机会,爱迪实验了几万次,做了几万次记录,才找到钨丝作为灯泡最佳电阻。如果他在发现最佳材料之前就放弃了,那么之前的几万次努力都白费了。让失败成为成功的垫脚石,失败才有意义。

02 不因相同的理由失败第二次,就算进步

子曰:“过而不该,是谓过矣。”

犯错不改正,才是最大的过错。犯错不可怕,人就是在错误中成长的。《精益创业》里就主张快速迭代,小成本试错。其核心就是犯最小的错,付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进步。

03 留白的艺术

防止落后的进度就像贷款一样,利滚利。需要及时补救,别把时间排太满。有个故事说的是一家医院的手术总被排的很满,对于特别的急症就得插队,把后面的手术排班都弄乱了,导致医院效率变低了。有个人就想出一个办法,多留出一间手术室,这样有急症的就不需要打乱之前的计划了。

预留一些自由时间,能够放松自己,还能够应对一些不得不处理的突发状况,避免突发状况打乱后面的计划。

什么样的人能成事?答案简单的超乎你的想象

04 跟上进度的方法

做选择,决定什么事情可以放弃。当面临赶进度的时候,可以选择放弃其他临时计划。我们总说怎么平衡工作和生活,其实诀窍就是选择。选择你认为重要的。

05 只要跑到终点,再狼狈也是帅的

从头开始没什么大不了的,走得磕磕绊绊的也没关系,只要最终到达终点。

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我谈些什么》说,他有一次参加铁人三项。在游泳比赛的时候,用搽了凡士林的手去擦泳镜,结果泳镜一片模糊,导致几次游偏了泳道,落后于人。在自行车比赛阶段又后半段用力过猛,导致后面的跑步阶段能量不足。村上最后写到:“尽管有过苦痛,有过意外,可一旦冲过终点,一切便一笔勾销。”

过程可以历经磨难,狼狈不堪,可最后到达终点的喜悦,让一切都值得。

06 别犹豫,做就对了

我们在做事的时候,特别喜欢观望,希望能够得到肯定的答案。但其实不肯定的答案才意味着无限的可能。别犹豫,做就对了,做了才能够知道最后的结果,才能取得胜利的果实。

所谓做事的常识就是,掌握自己做事的节凑。开始+坚持+重复=成事。重复说的是刻意练习,只有在行动中反复练习才能到达终点。就像飞行员从A点飞到B点时做的那样。不断瞄准B,一旦发现飞机偏离了航道就矫正,直到到达目的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成事   糖厂   终点   自信心   进度   仪式   情绪   事情   团队   心中   阶段   答案   明天   目标   简单   计划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