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说不跟他玩了,孩子被孤立,家长怎么办?

朋友说:孩子个性独特,在幼儿园时总是说小朋友不和他玩、不跟他做游戏。其实,我儿子总是不会和同龄男孩子好好相处,总想别人按他的办法来。这个典型的社交问题困扰着孩子,也让家长们有点伤脑筋。冷静下来,整理出思路,为今后解决同类问题做个铺垫。


小伙伴说不跟他玩了,孩子被孤立,家长怎么办?

典型的问题:他们不跟我玩

之所以说这是个“典型”问题,是因为这个问题再正常不过,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过这个遭遇。幸运的是,这个问题正是情商和情商教育者关注的范畴。现代“情商之父”,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他的《情商》一书中这样写道:

“看到一个孩子徘徊在其他孩子游戏圈子的边缘,希望加入却被拒之门外,这既令人叹息,同时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困局。即使是最受欢迎的孩子有时也会遭到拒绝。针对小学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的一项研究发现,最受人喜爱的孩子在试图加入已经开始游戏的团体时被断然拒绝的比例是26%。”

因为这是“普遍存在的困局”、“即使最受欢迎的孩子也会遭受拒绝”,所以对于家长们来说,首要的前提是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能把这个“普遍的事件”上升到对孩子们的能力和人格的否定(你怎么这么笨呢;他们是坏小孩,太欺负人了),而是学会坦然地接受这个事实。这样的事情常常发生,再正常不过,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对此放任自流。而是恰恰相反,这种处于边缘的时刻对孩子来说意义非常重大,用戈尔曼教授的话来说,它“具有高度的诊断性,能够很快反映出孩子们在社交技能方面的差异”。因此,通过父母提供的帮助,孩子能成功加入别的孩子正在进行的游戏,可以极大锻炼和提升孩子的逆境商和社交商。


小伙伴说不跟他玩了,孩子被孤立,家长怎么办?


提供帮助:区分问题归属

当小伙伴不爱跟孩子玩时,父母怎么办?当我们实际作出行动时,一定要在想清楚一个问题,就是这个问题发生了,究竟这是属于谁的问题?是属于父母的,还是属于孩子的?如果问题是属于孩子的,那么父母当然不需要为孩子的问题负责,而是作为一个促进者、催化剂或帮助媒介,帮助孩子自己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

感谢“沟通之父”托马斯·戈登博士,他提出的“区分问题归属”的技巧真的让父母们能从亲子之间繁杂的事件理出头绪。当一位家长能够接受自己无需为孩子的问题负责这个事实时,他就处在了一个更加有利的位置。想明白了这一点,认识到当孩子向你抱怨“他们都不跟我玩”时,这个问题是属于他的。克制你直接为他想办法,更甚至“带孩子找其他孩子理论”的想法,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孩子的问题交还给孩子,让他自己来解决问题。


小伙伴说不跟他玩了,孩子被孤立,家长怎么办?

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

在认识上清楚了以上的事实,我们就可以按下面的步骤来帮助孩子:

1.倾听和理解孩子

当孩子把事情告诉你的时候,去表达对他内心感受的理解。“妈妈知道遇到这样的问题,小朋友不跟你玩,你一定很难过”,“你们玩的不愉快,你很不开心”,“谢谢你告诉我你这样的感受”。

2.帮助孩子解释他面临的困境,询问他是否愿意解决问题

把问题解释为暂时性的而不是永久性的,普遍性的而不是针对你个人的。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直接决定了孩子对这件事是否陷入悲观。告诉孩子“有时候小朋友们不跟你玩,不是永远不跟你玩,只是几次而已”“有几次被拒绝很正常的,我们大人小时候也经常遇到”,“别人不跟你玩,并不代表他们以为你不好”,“他们可能人数已经够了,或者他想自己一个人玩”。帮助孩子解释,实际上也是通过改变想法来改变情绪。当孩子的情绪变好,询问他,“你希望想到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3.指导孩子想办法的过程

常言道:旁观者清,利用第三人角色尝试解决方案。 让孩子假设问题不在自己,而在别人身上 。“如果是小明遇到同样的问题,你会告诉他怎么办?”倾听孩子对这件事的处理方式。既避免方案不足,又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出父母的建议

躬身入局也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倾听孩子的方法后,对其中具有建设性的方法予以肯定。找到合理的方案后,设身处地把自己放进去,通过合作,提出父母的建议,“我这里有个办法,也可以帮到你,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

首先父母需要明白,当孩子急于成为主导者,以及不符合小团体的规则,这两种错误行为几乎一定会遭到拒绝。这正是遭受拒绝的孩子容易犯的错误:他们强硬地加入小团体,过于突然或过快地试图改变游戏主题,或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立刻反对其他人的看法——很明显是想把关注焦点吸引到自己身上。可惜弄巧成拙,他们不是被忽视就是被拒绝。相反,受欢迎的孩子会花时间观察小团体,在加入之前搞清楚当前的状况,然后用行动表明他们接受小团体的规则,等到自己在小团体的地位确立之后,才主动建议小团体该做什么。

然后,帮助孩子练习“如何加入他人游戏的社交技巧”,妈妈和爸爸一起玩,让孩子练习如何加入。练习这样的方法步骤:第一、先观察,看看别人在玩什么;第二、打招呼,说你好,再自我介绍;第三、赞美别人的游戏,“你玩的可真好啊!”“真厉害”;第四,说“我也会玩”;第五,最后提出请求,“我可以跟你一起玩吗,我也很想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丹尼尔   孩子   小团体   这一点   困局   孤立   社交   情商   步骤   事实   典型   家长   父母   办法   建议   方法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