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从来都不是在不同市场赚差价,而是通过不同时期的市场获利

这是一个有趣的真事。

太平洋中的卡罗莱群岛,有一个人口稀少的的小岛——雅普岛,岛上的居民世世世代代都用一种开采出来的石头当钱,叫做“斐”。有个人开采了一大块石头,用船运回途中掉海里了,竟然可以继续交易——海里那块石头易主了。有一个富豪声称自己有块巨大的石头在另一个岛上,虽然大家都没见过,但大家都认可。

这个岛被西班牙人发现,后来被德国接管,屡经沧桑,石头货币仍然流通,1984年美国经济萧条。南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总统约瑟夫乌鲁塞马尔访问美国时,就给美国里根总统是送去了许多巨大的石头钱,以援助美国。这份特别的国礼一度成为热门国际话题。

高手从来都不是在不同市场赚差价,而是通过不同时期的市场获利


你是不是想去那里变成一个有钱人?财富本来是自由的,是你不自由。

如果了解钱的本质,懂得钱运行规则,不用去那么远的地方,你也可以有钱。

钱的本质是信用,是人们赋予的“权利”。或者说:作为衡量的价值尺度和交换工具,用什么记账都一样。黄金不过是又一块幸运的石头而已。

多印钱就有钱吗?基于供需匹配原则,货币值多少钱,由商品和服务价值决定。决定一个国家贫富的不是货币,而是这个国家拥有的商品和服务。

国家应该印多少钱?货币供应与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速基本一致。 但不能少于商品和服务总值,一方面是因为发行的货币不可能都回到银行,二是像中国这样的出口大国,赚了外汇不能在国内花,需要部分人民币补充。

这钱什么时候印?货币发行速度不能低于经济增速。一方面,面对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生产者要扩大再生产,需要将未来的收益折合成现在的价值——折现。另一方面,科技加速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国家货币不得不提前准备。

钱多了会导致两个结果:经济发展不及预期,钱没用完,贬值;经济发展更快,钱不够,升值。新冠疫情以来,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人民币升值加快,就是证明。

经济发展不及预期,要么降低预期,要么印更多的钱。经济发展更快,钱不够,也需要印钱。这两个结果都只有一个选择:印更多的钱。

是的,没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问题是没有钱。

所以,货币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不值钱。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个人,怎么让钱值钱?

在给出答案前,先了解两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沉没成本,机会成本。如果你知道这两个概念, 但不是从我这里知道的,那你的财富自由之路就断了。

1.沉没成本。业已发生,无法收回,比如过去任何时候买房都赚了,可惜没买。经济学家说过去的事不能影响当下和将来。管理学家说:做不后悔的事。其实,真正重要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是想要教会我什么。”

2.机会成本。在面临多个选择的时候,即使知道其中一项可以获得最大成功,也不愿轻易放弃其他机会。专家说:鸡蛋不能同时放进一个篮子里(这还是哥伦布征服海洋时期的投资思路)。如果现在这还是对的,投资股票的应该跟巴菲特没差别。任何成功的人,都有很多失败,但只需要一两个大大的成功就够了。机会成本告诉我们:面对最重要的事和重要的事,要不惜以其代价避免去做哪些重要的事。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托马斯.索维尔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引用过一个极端的例子,1801年用1美元投资的债券到1998年将价值1,000美元左右,而1801年将1美元投资于股市,到1998年它的价值可能已经超过50万美元。这些都是按实际值计算的,即考虑了通货膨胀。与此同时,如果1801年把1美元投资于黄金,那么到1998年,它将只值78美分。

看看国内的统计数据.参照物价CPI.货币总量M2增长最快,紧接着是中心城市房价和股票,经济发展速度GDP在中间。

高手从来都不是在不同市场赚差价,而是通过不同时期的市场获利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按统计局的数据:北京房价复增9%,上海13%,而民间数据(中原)是15%和18%。当然,中原的数据从2004年开始,正好是房价飙涨的起点,统计局从99年算起,很长一段房价基本没动,摊薄了年收益率,所以比差异应该也算合理。

鲁迅先生在其日记中记载:他1919年以3500大洋在北京西直门内购买了一套500平的四合院。100年后,现在这套房增值数万倍。1970年,我父母刚结婚,在重庆乡下花50元购买了一套住房,现在的价值约20万。50年增加了几千倍。重要的不是解释为什么这样,而是教会了我们什么?

房价的增速与M2高度相关。

整体看,M2增速略快于经济增速。股指历史收益基本能与超高的GDP增速持平,在13%-15%之间;房价,一线城市北、上增长最快的十三年在17%左右。

未来15年,到2035年,中国人均GDP要实现2.4万美元的目标,年均增长5~6%。会发行多少货币,房价会涨多少?其实是可以预测的。如果深圳的发展超过了香港,房价超过香港,股票超过港股,都也是必然的。要抓住机遇,与优质资产同行。

在中国,尤其是深圳,很多人正致力于用更有效的制度和规则,来鼓励人们发现自己的比较优势,使自己掌握的有限知识和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收入增加,靠的不是更多的东西,而是更新的思维。人们的时间、精力、智力差距不大。那么,同样的付出,收获更大的秘诀到底是什么呢?都说钱才能赚钱,那么,如何让钱赚更多钱呢?

世界上有两类勤奋的人:一类是事事勤奋,一类是只在胜算高的事勤奋。巴菲特的财富导师说过:如果把我们成功的几笔投资去掉,剩下的就是一些笑话。问题是那么多可口可乐、比亚迪的股东,为什么被记住的只有巴菲特一个?告诉你,两条潜规则:

1.延期支付。货币执行的是等价交换规则,如果你看好一只股票或者一套房子,价格低估了,就应该把它拿过来,再想法付款。换句话说,银行或者证券公司会融资给你,让你按照当前价格买进,未来某一时刻还款。如此一来,你就享受了当前的价格,静待价值回归。

2.折现。折现是将未来的收益折合成现在的价值。很多资产都是按现价交易,没有考虑未来收益。比如银行贷款。按照3~5个点的利息获得的资金是参照物价指数订的,而不是按照货币发行速度。这笔钱拿来做任何投资,只要能跑赢CPI,基本都赚。

中间商协调不同区域的市场,投机商协调不同时间的市场。在等价交换的两端,一边是不断增值的资产;一边是持续贬值的钱。把钱花在值钱的地方,你已经迈出一小步了。把不值钱的未来的钱,花在值钱的当下,你就进了一大步。

3.重来都没有等价交换。财富来自分工引起的产量的大幅提高,交换有助于更好地满足需求,所以交换也是生产性的,财富是增加的。在时间维度,放弃未来机会的人,都会付出巨大代价。

1992年,索罗斯大战英格兰银行,面对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的基金经理建议他:“把所有的钱都押上”。他却说:“你的想法太幼稚了,我们要做的不是把所有的钱都押上,而是把所有能搞到的钱都押上。”

成功都是有预谋的,狙击手都是瞄准目标才扣动扳机。找到真正的目标,忽略哪些看似重要的事情,你就是那千里挑一的成功者。竭尽所能,毕其功于一役,你就是成功者中的佼佼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机会成本   等价交换   美国   差价   值钱   中国   货币   收益   经济发展   房价   石头   时期   价值   美元   未来   财富   高手   股票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