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的大脑》就是打不死的小强

成功到底有无方法论?
成功者到底有无共同的特质?

哈佛权威心理学家研究近百位成功者的大脑,得出结论:

成功者有3个特质:找到动机——强复原力——情绪平衡能力

找到动机:

你可能会问,那到底什么是动机?它对于完成一件事情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动机,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说白了就是你想做某件事的念头。听概念可能有点不太好理解,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日本有一个作家叫做中岛孝志,他写过一本书叫做《4点起床》,讲的是他坚持每天凌晨4点起床工作的故事,而且一坚持就是好几年。我一个朋友,网名三点半,每天坚持三点半起床。这种坚持行为让很多人佩服,也让很多人心中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他为什么要4点起床呢?这是发端和方向。

为什么要求自己每天坚持呢?这是强度。

为什么他能把这件事连续做好几年呢?这是持续性。

这些问题其实就可以用一个词来解释,那就是动机。

当我们普通人心中有一个念头的时候,或许就是亢奋一下下,然后睡一觉就成梦一场,不会为自己注入持续的内动力,不会找各种意义来增加此事非做不可的重要性。

那我们怎么可以持续保持内动力呢?书中提及3个阶段:

  1. 路线规划阶段:
  1. 激发阶段:
  1. 行驶阶段:
《成功者的大脑》就是打不死的小强

对于容易或简单的任务较高的唤醒水平会利于完成。

对于困难或复杂的工作,较低的唤醒水平是最好的。

中度的唤醒水平对中等难度的任务最适用。

强大的复原力:

想要增强复原力也有两个策略:

策略1:找到错误的根源

如果你犯了大错或者遭遇了个人的挫败,那就应该暂时放缓脚步,做个深呼吸,有意识地确定一下错误的根源。一旦找到根源,你就应该相应地调整行为,把错误抛在脑后,开足马力继续前进!

策略2:跌倒7次,要爬起来8次

美国海军中流传着一句俗语:“跌倒7 次,要爬起来8 次。”这句座右铭适用于任何能够有效应对失败的人。如果你发现自己正身处不幸之中,那就尝试着再次站起来。不要成为过去经历的囚徒。爱迪生说:“人们没有意识到,当他们放弃时,许多失败其实距离成功已经很近了。”

情绪平衡:

我们听各种成功人士的演讲时,都会觉得对方充满斗志和激情,暗暗羡慕。

情绪平衡是成功者大脑众多特征的基础。成功者大脑与普通人大脑的区别在于,成功者会以富有成效的方式来引导他们的情绪。他们不会毫无节制或不假思索地宣泄情绪。对自己的情绪反应高度敏感,哪怕是消极的反应,情绪便可以对眼前的目标和长远目标发挥积极的作用。想要掌握调解情绪的能力,可以尝试以下3个小练习。

脑力练习1:掌握情绪库存

学习情绪平衡的第一步是“了解自己”。你首先要更清楚自己个人情绪的底线,它是你通常情绪反应的范围,包括你最高涨的情绪和最低落的情绪,每个人的都不同。同时注意你的情绪舒适区,试着判断出自己比较容易表达什么情绪,有哪些情绪则很难表达出来。

脑力练习2:帮助情绪找出口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绪有意地寻找或回避某些情形。感到孤独?那就约朋友一起吃午餐。为自己的体重感到沮丧?那么你可以选择一条途中没有西饼店的上班路线,这样就买不到会让人发胖的纸杯蛋糕了。

脑力练习3:设个“书挡”

当情绪无法控制时,在大脑中设个“书挡”。你可以想象一个杂乱的办公桌上成堆地摆放着各种文件,这时的你用一个书挡,把这些文件和当下的任务隔开,这就能减轻你所承受的压力和焦虑。“书挡”法并不是让你逃避问题,而是把过去和未来区隔开,让你专注于现在的事情,等完成了这件事,你再把“书挡”拿开,去处理其他的事情。

普通大脑和成功大脑的区别就在于,成功者一次又一次地实现以下正循环:

除了动机、复原力、情绪平衡这3个主要成功要素外,研究学者还介绍了其他5个成功要素,分别是自我意识、专注、记忆、适应性和关爱大脑

更重要的是:作者也认为,通过有意识地锻炼,我们也可以改变脑神经的连接,让自己的大脑更积极,帮助我们走向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成功者   大脑   发端   脑力   亢奋   根源   动机   强度   情绪   路线   事情   状态   阶段   目标   能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