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6-12岁孩子及家长: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校园社交指南

你的孩子既不是天生如此,更不是环境使然,而是他对环境的反应塑造的。这已经是科学界的共识。当先天条件无法改,环境不可控的时候,对环境反应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成为改变孩子一生的钥匙。认知行为训练的目的是教给孩子一种:能帮助他们建立处理问题的思考方式

如果你急于判断他们的想法,甚至赞扬一种想法,就可能会压抑孩子进一步思考其他解决办法。而批评会让孩子不愿意再自由地说出内心的想法。这两种情况下,孩子都会从思考解决办法和考虑后果,转向选择一种能获得你的赞同的做法。

要让你的孩子思考,你只应该提问。最重要的是要避免告诉孩子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孩子的事情,是孩子而不是大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把重点放在思考过程上,而不是具体的结论上,更不是要孩子符合要求。有些要求是否变态我无法评价,但等待孩子思考,就是一笔最好的时间投资,必有回报

一项有效的思维训练,可以让孩子们在碰到困难、面临挑战时,能够更淡定地寻找各种解决办法并考虑后果,理解别人的感受,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成为一个自信、阳光的人。

早期的认知行为和能力训练,通过语言教育和启发可以简单分为三步:

一、帮助孩子建立多种选择的思维方式

教会孩子观察行为之前、之后的区别,这样孩子才会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会对他人造成影响的,从而敢于自己解决问题。

六组重要的字词:是/不、和/或者、一些/所有、之前/之后、现在/以后、相同/不同

二、理解他人的感受

常用词汇有:开心、伤心、生气、骄傲、沮丧、寂寞。这些词可以帮助孩子学会识别情绪,理解他人的感受。

看图游戏。陪孩子看图片或者动画片的时候要经常问孩子,图片中的人是什么感觉?图片里的人心情如何?比如光头强,当他被熊欺负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理解他人的感受。在生活中教孩子观察他人的感受,让孩子能够识别开心、伤心、生气、骄傲、沮丧等情感类词汇。

三、解决问题

学习更高级的几组词汇:合适/不合适、如果/那么、可能/或许、为什么/因为、公平/不公平

教孩子用这些词造句,当孩子能够熟练地使用这些高级词汇的时候,他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多了起来。

角色扮演,家长和孩子玩解决问题的角色扮演游戏,或者还原白天发生过的事情。也可以使用玩偶来扮演其他小朋友,玩解决问题的游戏。

传统的教育,注重学生的智力成长和知识积累。而情商和逆商是孩子自己的事,引导社会发展的财商更是少部分精英的专属智慧。家长需要提前给孩子种下善意的种子。包括:

第一,告诉孩子虽然每个人性格不同,但每个人都可以交到朋友。

交朋友就是找到喜欢你并喜欢和你做同样事情的人。帮助孩子思考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如何让别人了解自己的特别之处,自己应该具备哪些别人愿意与你交朋友的品质。

  1. 自己有哪些天赋、能力、兴趣
  2. 如何发现与自己兴趣相同的人
  3. 如何表现得友好
  4. 如何邀请别人一起玩

第二,告诉孩子规则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你遵守的社交规则越多,就越容易交到朋友并维持友谊。

  1. 什么行为会让别人愿意和你交朋友,而什么行为会让别人对你敬而远之
  2. 你说话的方式决定了别人是否愿意与你交朋友
  3. 如何使用自己的身体语言表达自己
  4. 礼貌对待别人,别人也会礼貌对待你

第三,告诉孩子两个人要成为好朋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愿意与朋友分享
  2. 温和地说话,并认真听朋友说话
  3. 让朋友知道你在意他
  4. 给予朋友真诚的赞美
  5.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服从者,也可能成为领导者
  6. 说出自己的感受,让朋友更理解你

第四,告诉孩子如何理解和关心朋友:

  1. 关注别人的感受
  2. 不要让自己的好心被别人利用
  3. 欢迎而不是排斥其他人加入朋友圈
  4. 学会原谅
  5. 尊重差异

第五,告诉孩子每个人都可能与朋友发生冲突,学会如何调解冲突,就能与其他人和睦相处

  1. 如何与难相处的孩子交往
  2. 如何区分朋友圈和小圈子
  3. 与大家意见不同时如何和睦相处
  4. 知道何时应妥协、何时应道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孩子   和睦相处   交朋友   社交   认知   朋友圈   礼貌   词汇   骄傲   生气   后果   想法   家长   说话   事情   环境   指南   朋友   校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