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感觉特别的悲观和无助,根源在于哪里?

人性本能暗藏被动的安逸,感官进化稳居第一,而意识的天赋却长久在束之高阁。前者使我们始终处于被动,而后者是被动的天敌。

万千神经生物,感官的进化是合理的,因为进化的第一准则,仅仅是保证物种的生存。

如果你看到一只狗,你会下意识的走开,这是感官的功劳,保证了生存。

碰到一杯热水,手会自然地向后缩,同样也是感官的功劳。

卧床不起,同样也是感官享乐的“功劳”,他并没有错,因为他并未擅离职守,并未枉顾你的生存。

人性的本能是被动,人性的意识才有主动可言,也是感官和意识的千日之战。感官负责个体最基本生存,意识负责个体的无止境的发展,直到生命枯竭。

意识负责个体的发展,前提是我们必须对特定的环境选择适当的回应方式,摆脱这种制约。甚至于创造于我有利的环境。

如果说一条野狗从路边窜出,下意识的躲闪,那是被动,一脚踢开的回应方式,致使野狗下次不敢再犯,是意识思维的结果。

最令人鼓舞的事实,莫过于人类确实能主动努力以提升生命价值。——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Thoreau)|美国文学家及哲学家

正是因为我们可以思考,我们才能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有别于动植物,这是人类独有的思想利刃。

由于工作失误,今天我被领导一顿臭骂,心里非常不爽

感觉是真实的

情绪是真实的

全都是真实的。任何人的自我实现一旦被瞬间踢入深渊,之前所有的高傲必然会一同坠落。

但是,意识发出了警告

自身价值不足同样也是真实的——要承认

问题就出现在这里,我们到底是否具备这种意识反省——自我客观审视

自我承认,是开始进步的开端,合适的应对方式才是回应外界制约,迈入成功的螺旋阶梯。

自我否认,才是腐蚀人类所有机能的弱水。

所以感觉是本性使然,可能是阻力,但是通过意识矫正,可以转变为动力,全然在于自己的一念之间。

我被领导臭骂了,不爽了,心情不好,失落一天。

我被领导骂了,我不能做一个废物,我要继续努力,干活

天然气的主要是成本是甲烷,从未改变,而价值观导向的设定是纵火亦或生火取暖,绝对着天然气为孽火亦或为生命之源。

同样的情绪,同样的感觉,却因意识孵化的正向价值观出现了质的变化。有着进取之心,情绪的本质为动力,始终上拱你的前行。有着堕落之心,会因逃避这种情绪,而成为阻力,而被情绪压得不断下沉。

所以这里以系统性的逻辑产生了一个结论,价值观设立决定情绪对于自身来说的导向意义,视为正亦或视为负?

积极心态必须基于正确价值观的牵引才有诞生的可能。

不要单单说工作,即使是人类的生命,如果没有设定自己想要的意义,想要的梦想,人的一生其实是很没有意思的一生,没有任何干劲。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本身没有意义,生命的意义是活出来的,或者这个意义是自己找出来的,主观承认的,并努力实现。

谍战片连续剧《隐秘而伟大》中的男主角顾耀东(李易峰饰演),初衷就是想做一名伸张正义的国民党警察,后来发现国民党暗中搜刮民脂民膏,高官倒卖烟土,坑害百姓。后来他的上司夏继承(共产党地下组织成员)晋升,顾耀东本来就看不惯国民党的所作所为,现在连唯一的精神寄托也换岗了,就有了离职的念头。后来夏继承跟他说,人,要忠于自己的梦想。后来顾耀东领悟了,现在当国民党的小警察,虽然不能匡扶正义,但是要以另一种方式忠于自己的理想。最后做了共产党的地下秘密组织成员,换了另一种方式实现自己的理想。

人生也是一样,任何的赚钱方式都是方式,仅仅是方式而已,但是这并不违背自己的梦想。这个梦想的体验过程,就是人生的意义。以房和车为梦想,固然无错,但是如果因为梦想而悲观,那绝对不是梦想,那是想以最短时间满足最需要的东西而已。其实以功利心和攀比心为导向的人生是永无止境且痛苦的,是以别人的标准左右自己的人生导向。

有人说,我要求不高,赚300万我就知足。

对不起,不可能。如果是因为攀比心,或者被别人看不起,达到了300万的目标,那拥有一千万的那个人,还会看不起你,因为你们都没有逃出社会评价的体系。当初是因为这个评判体系拥有了300万,这300万只是摆脱了最基本的地心引力,后面的宇宙评判体系更为浩瀚且凶险,所以的忧愁,痛苦如果不是来源于基本生存威胁的前提下,都是在评判体系内痛苦挣扎,嘲笑,鄙视,等等。

有人经常反驳说,我有自己的梦想,我有自己的追求,我同样也积极了,但是始终还是烦躁。

问题根源之处就在于,心之所往,却力有不及。

消极以及悲观的产生是由于心之所往与力之所及的强大差距,无法在短时间内消化而造成的长久挤压所致。

清风拂面之所以让人欢喜,是因为对人面部不是挤压,而是仿若按摩式的服务。

凛冽寒风的不喜之处就在于其强度与低温的与身体的强烈反差所致。

人生囧途,何其相似。

清风也好,寒风也罢,主动置身其中,是自己的选择,后续的结果也是选择携带的必然。

万里长城的宏伟受世人崇敬,堪称奇观,因为他立现眼前。而保存华夏土地不受侵犯的丰功伟绩,是万人铁汉一砖一瓦的血汗堆积而成,而这呕心沥血,却永久封存在千年之前而极少提及。其实那才是铸就人生长城的真理啊。

我们的价值观思潮就犹如这万里长城,过于宏大伟岸,而这心之所往,又在不断酝酿,塑造。在攀比心态的助力下,不断想要建立更大,更宽,更远的长城,而自己慢慢不自觉地沉浸在这永无止境的苦役之中。

有些人可以在短时间内建造自己的人生长城,那是因为他站在秦始皇的肩膀上,而且对于嬴政来说,这个人具有一定的价值,才能同意他的要求。

所以,目前的情景是,作为底层人士,劳工不足(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目标依旧宏大,这不是错却孵化了悲观和消极。错在六个字:短时间内完成

不要小看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所有人悲观,消极的最大根源在于两点:目标很大和短时间实现的悖论

途径不是没有,还是那个逻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必须符合一个条件,巨人需要你。这是巨人对于对方价值认可的前提之下。

但是,绝大多数人悲观消极的原因在于,在自身能力满足巨人主观标准的前提下,还存在一个客观问题——巨人的肩膀空间有限。

所以,导致了绝大多数人不能接受巨大梦想和短时间促成的不可实现性。

这个逻辑没有错,错在无人正视这个正统逻辑。(有房才能结婚,这是社会价值观思潮下,完全违背正统思想,导致年轻人大量悲观的原因

实现财务自由几乎是所有人最大的梦想。而在能力与梦想的强大差距下,衍生了对未来的悲观性。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条路。

第一,降低梦想高度,靠近自身当下能力。但是,很多人不可能接受。因为几乎绝大多数人几乎溺身于以财富多寡为标准的批判怪圈中。导致攀比成为了固定式而不可能成为变量。

第二,所以大多数人把改变现状的变数放在了可变量的能力提升,方法论等等。

如果说梦想是感官问题,不想失去这份对美好的向往。那么,寻求能力上的变量提升,是意识问题。其难点之处就在于,对抗外部制约的决心,认知提升,思维扩展,以及后期的执行试错等等,这四位一体,就好像一个凳子的四条腿,只要其中一条缺失,凳子本身就没有更大的价值立足可言。

就好比做一道数学题,认知能力就好比对一道数学题对已知条件的宽广度,客观给出的已知条件越多,这道题相对来说,就越好解。

在给出的已知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给出十个已知线索,在假设这十条已知条件全部理解的情况下,可以扩展几条解决方案,那就是思维问题,也就是常说的方法论。

如果要做到前面已知能力和思维的拓宽,必须建立在一个准则之上,那就是要做大量的试卷以及试错才能悟出。如果没有这个前提,认知和思维绝对就是空想而不切实际,所有的预设结果尽皆无米之炊。

而如果要有强大的执行力,他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个强大决心和毅力,以此为动力,才有执行下去的源源不断的行动持续力。

有人要问了,毅力从哪里来?决心从哪里来?

我个人是不赞成空喊口号,不断激励自己的方法,因为我始终认为这是一种主观欺骗。无法长久灌输而产生驱动力。

真正的驱动力,在于梦想,在于目标。

请记住,梦想和目标一定要区分为两个概念。

梦想是自己一生所追求和坚守的,而目标是实现梦想的各个节点

而且这个节点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为啥?

第一,不符合客观

第二,不利于主观

为啥不符合客观?

还记得这句话吗?所有人悲观,消极的最大根源在于两点:目标很大和短时间实现

客观上,不可能实现,违背走台阶的正统原理。目标越大,难度就越大,一旦没有实现,主观上容易悲观,进而衍生放弃的想法。一旦有了放弃的想法,驱动力会变弱,进而影响行动力,出现懒散,拖延,推卸责任等等行为,进一步连累到认知积累和思维拓展的目的。

记住,这是一个闭环,只要其中一个节点断了,整个闭环就会全部垮掉的。这是有很大心理科学性的。

这就好像是举杠铃,你的梦想是举200斤的杠铃,但是目前你只能举50斤,这是一个很大的梦想。如果你看到200斤的杠铃,一想,算了,一年内我都举不起来。然后从健身房出来了,放弃了。

换个正统的客观的认知逻辑,如果你把时间拉长到三年呢。然后开始行动,每天进步半斤,这就是进步,而且心理压力也不会那么大,而且这个“进步”的喜悦,会是你明天再来健身房的驱动力,三年后,200斤估计问题不大了。

这就是上面所说的清风拂面的清爽愉悦感,而不是凛冽的精神阵痛。

如果你还没有形成整个闭环,不要怕,先保持一个积极地心态,先去做,以积极地心态去做。等到成熟到一定程度,这个闭关会自然形成的。

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吗?没有形成整个系统闭环,足以证明还没有成熟,这是不成熟的表现。等到自然成熟后,自然会悟出来的,那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问题。

所以,有几个积极的人生真理,一定要谨记

第一,好结果都是靠自己争取来的,没有坐享其成的事。所谓的争取是根据自身硬件实力,而不是抢,或者威胁对方。而是通过自身价值交换获得对方的东西。

第二,不要推卸责任。事情做好,有其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可能是公司原因,也可能是主观原因。无论哪一种原因,都设定为有办法可解决的假想下去反复思考,这有助于个人提升。因为无论内因还是外因的情境下,由于人类天生被动属性下,大部分人都会受制于这种制约,所以都不可能有所突破。而意识却是感官被动的天敌,他才是拓荒能力范畴的钥匙。所以,被动视为消极,主动视为积极。

第三,积极主动与消极被动有天壤之别,尤其再加上聪明才智,差别就更大了。积极主动与消极被动之间的差别可不仅仅是提高20%~50%的效率,如果积极主动的人在智力、意识和敏感度方面技高一筹,那么差别就更大。

消极心态和积极心态的反差

积极主动的人,始终都在专注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力是积极的,主动的,而且在各个维度不间断地拓展着宽度和广度。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始终把焦点放在那些制约他的情境中,紧紧盯着,永远都是怨天尤人,总是把自己当做情境的受害者,总是借口不断,所以全身维度始终停留在这个水平。这样的话,那就是默认为自己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

力所能及指的是,大多数人可达到的目标,而不是目前可做的事情。

比如你是一名前台,但是公司想让你做会计,然后考一个会计证书。这是力所能及吗?关键在这个“及”字上。他的意思是凭借自身的能力,可以办到的事情。这个力,理解为“能力”。

那么,换个角度想,这个力,可以理解为“努力”,也就是说我虽然是前台,但是通过我的“努力”,可以“及”到会计证书,然后争取到这个岗位,工资比前台肯定高。

就像前面所说的杠铃的这个“及”,只要每天“力”一点点,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悲观,早晚能“及”到这个想要的。当然,这个“力”根据自身感官的适度,这个适度就是不产生“悲观”心态,只有进步“愉悦感”的这个度即可,是最完美的。

还有,对于身边有车有房的那些同事,为什么呢?

十个人有九个人,一屁股债。他们的压力很大很大。作为底层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穷。有车有房只不过是提前透支了财富,装扮了不穷的假象而已。如果你活在这种你高我低的差距下下,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大家一样的穷,压根就没有高低的真实现象。只是谁选择了透支,谁选择不透支而已。压力指数根本就没有区别。谁也没有资格去嘲笑谁,谁也没必要去羡慕谁,全是虚伪的假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0

标签:悲观   杠铃   闭环   感官   消极   主观   客观   无助   意识   意义   原因   目标   能力   感觉   方式   梦想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