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KIKI鲸宝课堂丨儿童占有心理会转变成一种爱护的心理

MOOKIKI鲸宝课堂丨儿童占有心理会转变成一种爱护的心理

儿童对语言的学习都要经历简单发音阶段、使用单词阶段、熟练使用语法、句法阶段。尽管有的语言非常复杂,儿童还是能够掌握它们。他们能够区别词语的属性,比如单数和复数、阴性和阳性,时态和语态,以及前缀和后缀,等等。还有,西方儿童使用语言的年龄,与非洲儿童掌握自己语言的年龄相当。

研究发现,不同声音的发音也遵循一定的规律。单词的所有音节都通过一定的机制发出。有些音节的声音,需要鼻子与喉部协调运动才能发出,有些音节的声音,需要舌头和面颊协调运动。因此,在儿童学习语言的时候,身体各部分机能都参与其中,使之能够掌握自己的母语。一个成人,在别的国家往往连发音都辨不准,更不用学习这种语言了。所以说,人类只能真正掌握自己的母语,而且,只有儿童才能熟练地学习听到的语言。

对母语的学习不是有意识的,而是在无意识中进行和完成。当儿童接触到一种语言时,它就变成了儿童的一部分。成人可不一样,他们只能有意识地学习语言。儿童的语言学习是无意识的,可以说是一种自然机制,说是超自然的机制也无不可。这个过程我们难以观察到,但其作用却适用于全人类。

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给人深刻的印象,但其他一些细节同样令人惊奇。其一,不同种类的语言发音具有连续性,一代代相传;其二,无论是艰深的语言还是简单的语言,对于儿童都一样,没有难易之分。无论哪个种族的儿童,都不会觉得学习母语有什么困难。

MOOKIKI鲸宝课堂丨儿童占有心理会转变成一种爱护的心理


我想到一个有趣现象,可以类比儿童对语言的学习。假如我们需要一些东西的图片,有两种方法可以得到,或者自己动手绘图,或者拍相片。这两种方法存在很大差别。拍照是在瞬间完成,图片通过留在感光片上,无论底片上的化学反应简单还是复杂,都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而且,记录1个物体和记录100个物体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差别。绘画就不同了,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且画的东西越多,花费的时间越长。

另外,用照相机拍照,底片上的影像是在黑暗中形成的,语言的发展过程与此类似,也是形成于“黑暗”之中。语言在不知不觉中定型,而且一旦定型就无法改变,这也如同摄影成像。

儿童对语言的学习在无意识中开始。学习完成之后,语言机制就成为了大脑的一部分。正是这一机制导致上述现象发生。

如果我们相信这种解释,就能够联想到儿童学习语言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这个问题引起很多人的兴趣,并且对此进行技术研究,但是这种研究并不令人满意,因为很多工作是观察性的,无法达到必须的准确性。

这种研究从婴儿出生一直到2岁,或者2岁以后。研究者记录孩子每天发生的事情,通过这些记录,可以发现许多转折性的变化。处于这个发展阶段的儿童,内部的工作量可能很大,但是我们难以观测到。

而且,我们能够观察到的进展不是逐渐发生的,往往是跳跃式的。比如在某一时间,孩子开始形成音节发音能力。从外部表现看,这种能力在其后几个月没有什么进展,可突然之间,儿童就可以说单个的词了。其后很长一段时间,他只能说一两个单词,似乎这方面的进展停止了。其实不然,他们内部正在发生稳定的变化。

MOOKIKI鲸宝课堂丨儿童占有心理会转变成一种爱护的心理


人类的发展也有类似的情况。原始人的生活水平很低,在历史学家看来,这种状态往往持续几个世纪,没有什么进展。其实不然,这种生活的内部正在发生变化,终于导致出现一个快速变化阶段,随后是一个平静时期,接着又出现一个飞跃。

儿童学习语言的情况与此类似。心理学家相信,儿童不是始终一字一句地学习语言,一定有类似的“爆发现象”。他们发现,儿童发育到某一时期,会突然说出许多单词,几个月之前他们还在咿呀学语,几个月之后就能说出很多名词了。

这种“爆发现象”持续出现到儿童2岁左右。这个年龄的儿童已经能说复杂句子,而且掌握了各种语法。他们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心理结构和语言表达机制,使这种能力从无意识的状态过渡到了意识状态。这时候,他们开始不停地说话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儿童   音节   底片   母语   发音   单词   课堂   进展   类似   年龄   机制   现象   状态   阶段   发生   语言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