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KIKI鲸宝课堂丨刚出生的婴儿只知道睡觉

MOOKIKI鲸宝课堂丨刚出生的婴儿只知道睡觉

在我们看来,刚出生的婴儿只知道睡觉,其实他是一个对语言具有特殊感知能力的心理实体。这段神秘时期一结束,婴儿仿佛从睡梦中醒来了,突然之间,他们就能够听到优美的音乐,而且所有的听觉神经发挥作用了。其实,婴儿并没有对所有声音做出反应,他只听到了人类的语言。

生命的创造源于一种伟大力量,正是这种力量赋予儿童记忆性基质,使语言在一代代人之间传承。

不仅语言是这样,歌曲和舞蹈也是如此。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音乐,他们像创造语言一样创造自己的音乐。反过来说,人类的声音就是音乐,语言就是音符。虽然音符是没有意义的,但每个民族都用自己的智慧赋予它特定意义。古代印度曾经有数百种语言,它们将印度分成数百个群体,而音乐把他们结合成了一体。请想一想,没有一种动物会唱歌,或者跳舞。可是人类就不同了,世界上无论什么地方的人都会唱歌跳舞。

语言已经烙在人的潜意识之中。尽管我们无法知道机体内在发生什么,但外部变化会给我们一些提示。最先刻进婴儿潜意识里的是一个个音符,语法上称之为字母,其次是音节,随后是单个词语。儿童在学说这些东西时也许不明白它的意思,类似情况也发生在刚上学的孩子身上,他们大声读课本,却并不明白其中的意思。

MOOKIKI鲸宝课堂丨刚出生的婴儿只知道睡觉


这个过程的奇妙之处在于,儿童的大脑里面好像有一个语言教师,他先教儿童字母,然后教音节,再教单词。这个教师不仅善于把握教学时机,而且教学遵循语言学习的渐进方式,儿童先学发音,再学音节,随后学习单词,最后学习语法。

在儿童语言学习过程中,最先掌握的是事物的名称。自然的教育方式与我们的预期相同,自然是最好的教师,在它的指导下,再枯燥的语言儿童也乐意学习,而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一直持续到3~5岁,儿童才进入下一个发展时期。自然教给儿童名词、形容词、连词、副词、动词不定式、名词格、前缀、后缀以及所有语法格式,这个过程和学校学习完全一样。最后,我们会发现儿童已经可以熟练使用语言。我们这时才注意到,孩子原来是一个勤勉的学生,他的体内有一个很好的教师。作为长辈,我们会为他们取得的成绩而高兴,而不是看到他们的幼稚之处。

在一个从事教育的人眼里,儿童应该是非常神奇的,因为他两年的时间能学会这么多的东西。一般认为,婴儿4个月左右开始意识到语音发自嘴里,他们常常紧盯着人的嘴,观察嘴唇的动作,并且尽力模仿。这个努力激发了幼儿有意识的活动。当然,准备工作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因为发音器官还没发育完备,不能进行工作,但儿童的意识已经被唤起,他们注意到了语言,而且对此充满了兴趣。

这种观摩活动进行2个月后,儿童开始发出单音节的声音。也就是说,当婴儿出生6个月的时候,父母会突然听到孩子嘴里发出“帕帕、吗吗”的声音,仿佛在呼喊“爸爸、妈妈”。在一段时间之内,他们只能说这两个词儿。这并不是儿童的语言发展停止了,而表明他们此前的努力已经发展到一个临界点,他们现在脱离了潜意识学习时期,可以随意学习语言技能了。

婴儿10个月的时候,开始意识到听到的声音具有某种意义。当父母对他们说话的时候,婴儿知道这些话表达某种意义,并且努力去理解其中的意思。儿童一般1岁开始说话,在这一年时间里,他们身上发生了两件事情:其一,在无意识中学习语言,并且过渡到意识状态。其二,建立了自己的语言,尽管还仅仅是咿呀学语。

MOOKIKI鲸宝课堂丨刚出生的婴儿只知道睡觉


儿童l岁时开始说话,起初他仍然是咿呀学语,不过他的表达逐渐有了目的,这说明他的思想已经进入意识状态。那么,这时儿童身上发生了什么呢?科学研究显示,儿童体内发生的变化远比我们看到的多。

此时,儿童开始意识到语言与事物的联系,学习语言的愿望日益强烈。这样就在他们体内引发了一场冲突,他们试图冲破过去的无意识状态,趋近意识状态。就这样,儿童将经历人生发展中的第一次冲突。对此,我想做进一步的解释,要表达清楚我的观点,需要进行具体的语言分析,遗憾的是我的外语很糟糕,尽管我很希望和外国读者交流,可是由于语言不同,我无法实现这个愿望。

我所面临的情况和儿童很相似,他们也有强烈的交流愿望,也因为无法达到这个目的而苦恼。于是,他们在潜意识里加紧学习,不久就取得了令人惊讶的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婴儿   目的   音节   印度   音符   语法   体内   课堂   意识   意义   声音   状态   语言   儿童   教师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