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大褂到病号服》:富有同理心,让医患关系不再紧张

你生过病吗?

你害怕去医院吗?

你有被误诊过吗?

你有被医生冷漠对待过吗?

你有因医生的误判而被耽误治疗过吗?

……

这些,在美国作家拉娜·奥迪什身上,都有发生过。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富有同理心,让医患关系不再紧张

拉娜·奥迪什是医学博士、危重病医师,有着多年的ICU工作经验,2020年因为疫情的爆发,她荣登抗击新冠“医院英雄”榜单。

然而,8年前,33岁的拉娜·奥迪什,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九死一生,这些年来,她做过大大小小无数次手术后才得以康复,重返医院。

而那一次大难不死的离奇经历,让她从医生变为病患,也让她知道了:患者不是机器,医生不是修理工,我们要用同理心去对待患者,倾听患者的真正需求,以患者为中心,才能让患者实现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恢复。

痊愈后的拉娜·奥迪什,站在医生和患者的角度深刻反思后,著作出这本《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一书,此书一经问世,便成为《洛杉矶时报》畅销书,被译为8种语言,对美国医疗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这本回忆录中,奥迪什向读者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呼吁所有医生们,要重新思考医患之间的情感互动,改善伤人的沟通模式,在治疗过程中要全情投入,才能实现医患双赢。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富有同理心,让医患关系不再紧张

一、突发“HELLP”综合症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与以往的每一天一样平常,怀孕七月有余的奥迪什,在外出购物时突然觉得有些站不稳,而后身体袭来一阵剧痛,当时的她天真的以为,这只是孕期的不良反应,直到情况越来越不妙。

不久,奥迪什被丈夫以病人的身份送进她所工作的医院。来到急诊科,本应该去创伤治疗中心的她,却被保安送进了妇产科,对方给出的理由是:医院规定,所有妊娠6个月以上的孕妇都要去妇产科。

那一刻,一种无力感袭上心头,尽管奥迪什知道自己的腹部需要赶紧手术,可是工作人员并不理会,即便她是医院职工也不例外,因为她现在是病人,就得严格按照规定来。

在一项一项检查过后(中间曾几度痛到休克),奥迪什从医生口中得知了自己的病情,她患的是死亡率极高的HELLP综合症,这是妊娠毒血症的一种,溶血、转氨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等症状的综合体,而奥迪什的情况极为恶劣,她整个腹部失血,血压低到测量不到,血小板几乎降至零,多器官衰竭,肿瘤破裂,胎死腹中,中风,败血症等集于一身,多次奄奄一息,病情不容乐观。

从恐惧到绝望,她觉得自己在劫难逃。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富有同理心,让医患关系不再紧张

二、疏离的情感交流

然而,身体的疼痛可以靠注射吗啡来缓解,可是精神上的打击,却让奥迪什一度怀疑人生。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富有同理心,让医患关系不再紧张

这让我想起表姐之前的一次经历。

那是表姐生产那天,因为表姐夫要下午才到家,表姐便把剖腹产时间约在下午五点,这个时间点离医生下班只剩半个小时。

主治医生倒是没说什么,可是去到手术室,麻醉医师一看到表姐,就开始没完没了地抱怨,说表姐不应该选择这个时间,而后也一直是不耐烦的语气与表姐说话。

当准备注射麻药时,他问表姐为何要剖腹产,表姐说没有原因,没想到他居然生气了,大声说那还剖什么,浪费时间!气得表姐眼泪都差点掉下来。

奥迪什也是如此,那些住在ICU的日子,面对同事们冷漠的表情和冰冷的话语,她才深刻地体会到,原来,在很多医护人员眼中,患者就是一则病例,医生对生老病死司空见惯,所以不会与患者有心灵上的共鸣,他们不知道,很多话听在患者耳中,有多么伤人。

而这些医生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奥迪什以前也没少说,这一发现,让她很是懊悔。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富有同理心,让医患关系不再紧张

三、从患病经历中自我救赎

《出版者周刊》这样评论《从白大褂到病号服》:令人警醒,文笔优美,它告诉我们,如今的医疗界急需更好地同理心教育。

这次患病,也让奥迪什深深体会到,医患关系之所以一直不和谐,多数时候是因为医生没有同理心,虽然他们竭尽全力救死扶伤,但却只把病患当成自己手里的病例,而非一个需要情感寄托的人。

没有哪个病人不渴望被治愈,在医院,医生就是权威,病人从进医院那一刻起,就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医生身上,从医多年的奥迪什也同样如此。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只是一瞬间,但治疗却是漫长的,毕竟,能被抢救过来并完全康复,就已经不可思议。在治疗过程中,奥迪什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心理的,是在一次次跟医护人员的接触中,以及自我反思中,得到的启迪。

书中有提到一个词语叫做圆环理论,意思是,患者在生病时,可以想象几个同心圆,最中心的圆环代表患者本人,紧接着的外层是自己最亲近的家人,再外面一层是亲朋好友,也可以自己根据亲疏关系进行分类,直到最外层是点头之交的朋友。

处在圆环中的人,可以向内安慰,向外倾诉,作为最中心的患者,此时最为脆弱,是不应该接收外层人员的任何抱怨的,但患者却可以像周围的人倾倒情绪。

所以在病床上,当有医生把自己当做情绪出口时,奥迪什觉得震惊且难以忍受,毕竟身为患者,她才是最需要宣泄的人,又如何再去接收他人的苦水。而这,也让奥迪什再一次意识到,目前这种医患相处模式,实在毫无人情味可言,转变已经刻不容缓。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富有同理心,让医患关系不再紧张

四、结语

《爱丽丝之棘》里有句话说得好:患者既不是医生的研究材料,也不是医生飞黄腾达的道具。

身为医生,在对待患者时,应该要多一点爱心和耐心, 患者不仅仅是疾病的载体,也是需要被理解和照料的人。

在医患关系中,只有改善患者体验,用同理心去对待患者,才能促进双方相互理解,和平相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白大褂   奥迪   主治医生   圆环   病患   外层   表姐   医师   病人   患者   深刻   紧张   医生   关系   时间   医院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