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阻挡爱的障碍》:移开爱的阻碍,才能轻装前行

前两天,一个好友找我诉苦,说自己现在很痛苦,快要对爱情失望了,因为她跟男友正处于冷战期,可能又要被分手了,我奇怪她那么好相处的一个人,怎么会老是被甩呢?

这个好友今年才27岁,长得非常漂亮,标准的第一眼美女,迄今为止一共谈了三次恋爱。

《那些阻挡爱的障碍》:移开爱的阻碍,才能轻装前行

第一次是在大学时代,对方是她的学长,两人刚认识,她就被学长的幽默掳获芳心,但只半年,学长就爱上了别的女孩。

第二次是4年前,她跟男友也只相恋不到一年,男友就坚决地跟她分了手。

这一次,她和现任倒是谈得最久,快两年了,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可是又出现了感情危机。

为什么一个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的年轻女孩,却总是留不住自己爱的人呢?开始我也不明白,直到我读完这本《那些阻挡爱的障碍》,才从中找到了答案。

《那些阻挡爱的障碍》:移开爱的阻碍,才能轻装前行

《那些阻挡爱的障碍》的作者是情感作家沈万九,他是著名的心理咨询师,拥有10余年的情感咨询经验,这本书是他首次以心理学为主题创作的作品,获得了CCTV《心理访谈》张久祥老师、心之助创始人卢悦老师等的大力推荐。

在书中,作者列举了多个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从专业角度深入剖析,并给出了全面、实用的建议,让读者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继而治愈生命中的伤痕。

《那些阻挡爱的障碍》:移开爱的阻碍,才能轻装前行

一、什么是感情里的“幼童”?

幼童,顾名思义,就是幼小的孩子。

感情里的幼童型人格,多半发生在女性身上,她们通常在另一半面前古怪任性,虽然在跟其他人相处时,她可能脾气很好很平和,但在亲密关系中,她们往往像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般,没有安全感。

而且,这类人精神不独立,喜欢索爱,她表面上是在寻找亲密伴侣,实际上更像是寻找一个可以依赖的“爸爸”,但在爱情或婚姻里,彼此应该是让对方感到舒适和放松的存在,如果一方被另一方压得喘不过气来,那么关系早晚会出现裂痕。

试想一下,一个看起来非常淑女的人,在亲密关系中,却整天焦虑和恐慌,她只想着依附对方、控制对方,像树和藤一般缠绕在一起,害怕分离,而且只要有一丝风吹草动就歇斯底里,时间久了,任谁都会累吧?

在《那些阻挡爱的障碍》里,作者列了这样一个公式:1+1=1,他虽然形容的是依附型人格,但同样适用于幼童型人格。

说的就是精神不独立的人,会把自己和另一半想象成藤和树的关系,自己是藤,对方是树,依附共生、融为一体,这种关系就是他们心中最满意的状态。

《那些阻挡爱的障碍》:移开爱的阻碍,才能轻装前行

二、“1+1=1”的关系,会阻挡爱的步伐

宫崎骏曾说: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 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将是你的精神支柱,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是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小时候我们依赖长辈,是因为心智还不健全,没有自主能力。但我们成年以后,如果还像个寄生虫一样,一直依赖他人而活,是永远也长不大的。

那么,为什么一个有自主能力的成年人,最终会形成幼童型人格,把亲密关系变成“1+1=1”呢?这样的人是真的长不大,还是不愿意长大呢?

《那些阻挡爱的障碍》:移开爱的阻碍,才能轻装前行

其实,这多半和原生家庭有关。

比如我上文提到的好友,她的爸爸就是一个非常严厉的人,从小到大,只要她做错什么事情,就会被责骂,可以说这么多年来,她都没体会过父爱。

所以长大以后,她就极度渴望找到一个无限包容她的另一半,而她因为出色的外表,所以男人在刚开始接触她时,都会容忍她的无理取闹,时间一久,自然会想要逃离。毕竟,每个人都想要一个思想成熟的女人,而非没有独立能力的女儿。

此外,在心理学上,还有一个词叫做“强迫性重复”,意思就是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会不由自主地重复过去的创伤体验。

比如我的好友,她的母亲就是典型的幼童型人格,几乎都是以夫为天,只能依靠丈夫而活,好友虽然心里知道这样子不好,但是长大以后,却还是不知不觉地把母亲的行为映射到了自己的身上。

她不是长不大,而且不愿意长大,因为她在强迫自己体验小时候的关系模式。正是这种喜欢测试、害怕分离、渴望依附的行为,形成了爱的阻碍,阻挡了她追求幸福的步伐。

《那些阻挡爱的障碍》:移开爱的阻碍,才能轻装前行

三、抛开“幼童”型人格,才能让爱情重获新生

那么,如何才能移开这种病态的人格,实现精神独立,真正地学会去爱呢?其实总结起来,就三点:

01. 多经历其他的生活模式。一个成年人之所以像个孩子般长不大,是因为他习惯了这种依附模式,并且在这种模式里重复轮回而不自知,如果能够舒展人格视角,不要只局限于这一种生活模式,定能慢慢改变幼童人格。比如,把“1+1=1”的关系变成“1+1=2”的关系,两个人不是藤与树,而是树与树,既可以相互依偎,又能各自独立,方能彼此成就。

02. 与过去和解。人之所以害怕分离、过度依附,往往是因为小时候缺爱造成的,比如父爱或母爱的缺失,让他常常害怕被抛弃,长大以后就会拼命去索爱,得到爱人以后,又万分焦虑,担心爱会消失。这个时候,我们要学着与过去和解,毕竟人都要活在当下,成年的我们已经是一个自主的人,如果一直陷在过去的不幸里,是永远也无法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的。

03. 树立自我价值感。幼童型人格的人在心智上是很不成熟的,他们不懂得取悦自己,也没有自己的人生乐趣,只会被别人影响情绪和意志。这时就需要我们在思想上突破从前的自己,要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也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学会正面强化自己的人生价值,感受人生的意义,才能打破以别人为中心的思维,树立自我价值感,自信、自爱、自尊地生活。

《那些阻挡爱的障碍》:移开爱的阻碍,才能轻装前行

当然了,蜕变是一条漫长且痛苦的过程,它的前提是自己要有意识错误地觉知,也要有直视伤痛的勇气,如此,才能放下对他人的依赖,让自己轻装前行,让爱情重获新生。

正如作者在《那些阻挡爱的阻碍》里所说:唯有正视伤口,“改变”过去,才能真正地打破轮回,走出阴影,让生命的光再次照进内心,继而拥有一个自信、自由和自主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障碍   轻装   幼童   父爱   学长   人格   小时候   害怕   男友   自主   独立   好友   模式   关系   作者   爱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