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是把双刃剑,如何才能让它不再伤人?

伯娘给我介绍了个对象,今年38岁,在老家做货运司机,我一听整个人都傻眼了,伯娘还特别高兴地跟我念叨:这人很老实的,工资万把块一个月,你嫁过去直接当家做主,多好啊!

善意是把双刃剑,如何才能让它不再伤人?

诚然,我知道伯娘是一片好心,但在当下,我心里是不舒适的,且不提学历和人生履历是否相当,就年纪而言,大了我十来岁,我实在不懂这个“好”从何说起。

只是,心里面的想法我却无法明说,说出来似乎就是我不知好歹,浪费别人一番心意。

在我们这一生中,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这种被“善意”伤到的经历,为什么这种“善意”会让我们如此难以接受?是我们太过于敏感了么?在这个问题上,我曾经有过许多纠结,直到读到《为何善意也会伤人》这本书,才终于从内心坦然接受,善意它在某些时候就是伤人的利器。

善意是把双刃剑,如何才能让它不再伤人?

这本书的作者是堀内进之介,日本著名政治社会学者、社会学博士,多年从事日本社会心理研究,对该领域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堀内进之介从“自以为是的善”和“别有用心的善”两方面着手,结合实际情境以及心理学相关知识,让人明白为什么来自外界的善意会伤人,同时,堀内进之介在书中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妙趣横生的插图,紧紧锁住读者目光,引发共鸣。

善意是把双刃剑,如何才能让它不再伤人?

生活中,那些我们遭受过的伤人善意

最近几天大家都在为袁老的离去而悲伤,但是网上却有人大放厥词,指责袁老,认为杂交水稻不是袁老一个人的功劳,认为袁老的得到高于他的付出。抛开事实,单从这个论调来看,大放厥词的似乎是在“主持正义”,但是,明眼人一看便懂得,这种人完全就是以“抨击”他人为乐,这种所谓的“主持正义”,根本就是躲在阴暗处见不得别人好。

去年,著名的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女士在抖音上被人抨击,说她作为一个女人没有儿女便是最大的失败,所谓活出了自己都是蒙人的。很多网友点赞,认为儿孙满堂天伦之乐才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幸福。说话的人觉得自己是共情,是一片好意,但是这种以自己的自以为是去揣测他人生活,进行抨击的又何尝不是一种伤害?

善意是把双刃剑,如何才能让它不再伤人?

袁老这样一个德高望重的人都有人去诋毁,杨丽萍老师这样一个出色的艺术家也有人指手画脚,更别说在现实生活中会有多少人经历这种莫须有的指责了。

甚至很多时候,这种善意的伤害可能来自于身边的家人,很常见的一种便是父母会要求子女一定要去学某某专业,因为出路好,至于子女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通通靠边站。

我们这一生,小到生活细节,穿衣着装,大到生活态度,人生选择,都在不断经历着被他人“自以为是”的善和“别有用心”的善伤害,感到不自在,甚至厌倦,更有甚者因为这些声音怀疑自己,产生抑郁。

善意是把双刃剑,如何才能让它不再伤人?

伤人的“善意”为何无可避免

有人说,善意会伤人是因为我们不够理智,所以只要将理智和感性做好平衡,自然也就会降低善意伤人的概率,但是要做到这个平衡,对于个人的意志力要求是特别严格的,很少有人能够做到。

在现实中,我们总是会在感性和理性的天秤中纠结,不知道如何抉择,无论最后选择的是什么,我们都会后悔不已。

善意是把双刃剑,如何才能让它不再伤人?

另一方面,即使有人能有强大的意志力做到理性和感性平衡,人性格中的依赖却依然还是会出现破坏现状,导致依然无法做到真正的平衡。

其实,做出“伤人善意”举动的人未必不自知自己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情会对别人造成伤害,但是,知道这种结果却也无法停下来。

认知偏差让人用非理性的主观意态做出了决定。在内心深处,他们并不觉得自己做得过火,认为自己只是按自己希望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已。

善意是把双刃剑,如何才能让它不再伤人?

不让“善意”伤人,从自我改变开始

虽然伤人的善意无法消灭,但是我们依然有方法减少这种伤害。

我们感觉到被伤害,是因为我们被困在局里,如果改变自己思考的方式,对抗认知偏差,那么,被遗漏的东西,亦或是一直不曾看到过的东西就会露出面目。

对于我们而言,跳出这个框来看待问题,我们才能回归一直追求的自由,才能真的是做抉择而不是做选择。当我们做出了这些改变,内心潜在的以善意的暴力冲动自然也就会消散,对外界的善意暴力冲击,也能更加游刃有余地面对,久而久之,一切也就变得顺畅起来。

善意是把双刃剑,如何才能让它不再伤人?

结语

善意就是一把双刃剑,有时候它救人于水火,有时候它却伤人于无形。在读《为何善意会伤人》之前,面对善意暴力,会惶恐会不知所措,但是当明白善意伤人的因果后,心头变得坦然。

我们接受善意会伤人,接受善意有边界,接受共情陷阱,那么我们就不再会因为别人的“善”让自己不舒适时而自责,同时,当我们明白善意为何会伤人后,明白好心也会办坏事后,便能约束自身,让自己不去做那把善意伤人剑的持有者。

此生,唯有掌控好边界,客观而又理性对待自我和外界,人际关系方能变得更为和谐。

善意是把双刃剑,如何才能让它不再伤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伤人   善意   大放厥词   别有用心   双刃剑   日本   意志力   偏差   边界   自以为是   认知   感性   好心   外界   暴力   理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