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缺位,中国式家庭失调该何去何从?

2021年离婚冷静期的实施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网友纷纷认为这只会把本来就逐年降低的结婚登记人数拉到更低,事实上,202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

我国结婚登记数据为813.1万,这是继2019年跌破1000万对大关之后,再次跌破900万大关,仅为最高峰2003年的60%,2020年结婚登记人数创17年来新低!

越来越多的单身女性认为婚姻不是人生的必选项,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不愿意结婚呢?

究其原因,更多的还是因为大部分女性都处于“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状态,在当代中国家庭中,父亲缺位早就成了一种典型现象,而母亲则是身兼多职,苦不堪言。

父亲缺位,中国式家庭失调该何去何从?

01 典型中国式家庭

刚毕业的时候认识一个朋友,她是那种特别飒的性格,我们经常一块约着出去逛街,旅游,彼此非常要好,但是最近这几年,我们却很少见面,因为每次她都因为孩子的事情而无法赴约。

上次好不容易约着见了一面,但是也没怎么好好叙旧,全程她都忙活着孩子,我有些心疼她,问她为啥不把孩子留家里,她苦笑,孩子父亲正加班加到天昏地暗,一年到头,根本没时间管家里的事情和孩子。或许是因为经常是妈妈陪着,朋友的孩子性格其实有点过于内向。

父亲缺位,中国式家庭失调该何去何从?

朋友处境还算好,至少她的伴侣缺位,是因为忙于工作,为了给她和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更多的家庭相处模式中,父亲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操持家务,维系家庭人情往来,养育孩子是母亲的职责,即使有空也对这些事情不闻不问,而母亲则是要工作,要应付小家庭的人情往来,要承担养育工作,自己的生活被家庭割舍成碎片,在整个过程中心态发生变化,焦虑尾随而至······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说过,父亲是一种奇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其实一个家庭就是一套系统,任何一个齿轮停止转动,系统便会失调,如果无视不进行干预,迟早这套系统会崩溃。

不幸的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有些人意识到了却又不知道如何改变,幸运的是迈克尔·P.尼科尔斯博士在《消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和失控的孩子》一书中给出了答案。

父亲缺位,中国式家庭失调该何去何从?

这本书,尼克尔斯医生以家庭治疗师的视角,通过萨拉萨尔一家的案例以生动的语言和和娴熟的叙述手法,将家庭生活中错综复杂的关系,一层层剥开展现到读者面前,让读者直面问题,并且挖掘出深层原因,给出解决方案。

作为现任威廉玛丽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尼克尔斯医生在威斯康星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在罗切斯特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师从结构派家庭治疗开山鼻祖萨尔瓦多·米纽庆和系统家庭理论的奠基人默里·鲍恩,是家庭治疗领域知名的心理学教授,也是一流的家庭心理治疗师,拥有40多年的教学、从业经验。

尼克尔斯医生在《消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和失控的孩子》书中描述的案例和解决方案,既适用于专业的心理学人士阅读,也能给普通读者许多思考。

父亲缺位,中国式家庭失调该何去何从?

02 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是一句耳熟能详的俗语,为什么男女在恋爱的时候可以甜甜蜜蜜,当走入婚姻之后情况却截然不同呢?

婚姻让两个来自不同家庭模式的男女组成了一个小家庭,这之间牵扯的便不是简单两个人,而是三个家庭的融合。新婚夫妻之间,从小的生长环境,成长背景不同,当组成小家庭后,夫妻之间产生摩擦和矛盾,作为小夫妻的父母,爱子或者爱女心切,总是免不了参与其中,最后两个人的事情变成两个家庭的事情,夫妻之间有矛盾还能用一个致歉解决,两个本来就是因为小夫妻产生交集的陌生家庭参与进来只会将事情更加复杂化。

那么如何去解决这种情况呢?通过读尼克尔斯医生的这本书,我们需要明确以下两点:

第一点,双方父母需要有意识,把握姻亲间的适应与划界。

第二点,对于新婚夫妇而言,小家庭的矛盾尽量内部解决,不要各自往原生家庭投射,以免引发更大矛盾。

父亲缺位,中国式家庭失调该何去何从?

03 育儿要学会放手

对孩子来说,父母都有不可替代的影响,父母感情好坏决定家庭气氛,直接影响孩子心理。因此要养育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父母之间的感情也尤为重要,婚姻稳定,夫妻感情和谐,更利于孩子的培养。

对于父母而言,对孩子的爱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也要给予孩子陪伴,宽容和尊重。

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陪伴孩子要高质量陪伴。很多人说:我每天都花时间一心一意陪伴孩子,但是没有效果。其实,真正的高质量陪伴,不是人陪在旁边便可以,而是我们要把自己内心的孩子释放出来,用孩子的一面去对待孩子。小孩子对情绪非常敏感,是人在心在还是人在心不在,他们都能敏锐察觉,所以从内心去享受和孩子的相处时间,才能算高质量的陪伴

父亲缺位,中国式家庭失调该何去何从?

书中说道:给予孩子宽容和尊重,是面对孩子的叛逆表现时最好的解决办法。

诚然,当父母给予孩子宽容和尊重的时候,孩子得到的反馈是自己是被支持和信任的。与孩子交谈的时候,不要用评判的语气,这样会触发孩子心里的警报系统,交谈的时候,适合的方法应该是共同去探讨,这样孩子才能感觉到自己是被尊重的。

当然,在育儿的过程中,父母的言传身教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会不自觉地去模仿父母,所谓“原生家庭的影响”便是从小便开始潜移默化渗入孩子性格的,因此,父母应该要留意给孩子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

尼克尔斯医生在书中提到导致“父亲消失,母亲焦虑,孩子失控”的原因并不是一方的责任,如果单单只是牺牲一方去修补关系,只会让家庭模式更加畸形,当大家一起努力,改变家庭的基本运行模式后,自然这一切也就迎刃而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尼克   父亲   家庭治疗   家庭   小家庭   何去何从   焦虑   矛盾   父母   母亲   事情   婚姻   医生   模式   孩子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