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一生早注定》: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培养行为习惯要趁小

在小区楼下散步,看到一个大概2岁左右的小男孩玩泡泡机的时候不小心摔倒在地大哭起来,孩子妈妈赶紧抱起娃哄他:“宝宝乖啊,不哭了,妈妈给你吹吹,让痛痛飞走……”

小孩可能真的摔得比较厉害,一直哄也没见好,孩子妈妈只能抱着孩子指着远处的东西开始分散他的注意力:“宝宝,快看,看那边是什么东西呀?我们不哭了,一起去看看好不好?”

《孩子的一生早注定》: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培养行为习惯要趁小

一.那些年,我们相似的育娃行为

类似这样的场景,大家一定见过不少。有孩子的人估计都用过类似的方法哄孩子,而没孩子的,应该也没少见身边的人用这样的方法哄孩子。这些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的片段,大家一定也都习以为常,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毕竟,这也不是溺爱孩子,也没有影响到别人。

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告诉你,这是不对的,你是不是会觉得不可思议?

但事实上,如果经常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一个是会让这个方法逐渐失去作用,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影响亲子之间的信任度,造成亲子之间沟通出现问题。

《孩子的一生早注定》: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培养行为习惯要趁小

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也经常会用叠词去指代一些事物,认为这样便于孩子接受理解和记住,然而,事实上,这样的方式并不能起到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对于孩子而言,叠词和非叠词起到的效果是一样的,反而是经常叠词,加大了养育者的负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孩子早已不是当年七八十年代的放养模式,如今的父母为了孩子,可谓是千般操心万般挂念,即使不能给孩子最好的,那也是希望给孩子最正确的引导,但是,毕竟我们也是第一次为人父母,总会有盲区误区,也会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焦虑不已。

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能够给我们一点指引,是不是会心里踏实很多呢?

《孩子的一生早注定》: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培养行为习惯要趁小

二.孩子的一生早注定

俗语有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孩子的一生七岁在幼儿阶段就已经可以窥知一二,也难怪现在的家长总是安排孩子奔走在不同的补习班,生怕耽误孩子的发展。

然而,与孩子相处最久的,孩子最依赖的依然还是养育者,所以,作为养育者,懂得科学育娃方法是十分必然而又必要的。

机缘巧合之下,这些天偶然翻到了中科院幼儿成长指导项目专家---奶舅吴斌的《孩子的一生早注定》,这才惊觉,原来在养娃的过程中,许多看似正常的行为其实一直是错的,甚至,很多是交了智商税。

《孩子的一生早注定》: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培养行为习惯要趁小

在书中,作者指出了常见的养育误区,也提到了一些常见的错误养育习惯,同时也将幼儿发展分为3个阶段,针对每个阶段的特性,在相应的问题上给出了指导性意见。

第一阶段是感知世界阶段,发生在孩子一岁半之前。这个阶段的孩子还只能通过感官去感知这个世界,而感知则是通过不断的模仿学习来进行的。

第二阶段是理解成长阶段,发生在孩子一岁半到两岁半之间。此时孩子有了自主探索的能力,会开始表达自己的需求。

第三阶段是适应未知阶段,发生在孩子两岁半之后。此时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性格”,会根据外界的反应调节自己的表达策略,为自己争取“好处”。

《孩子的一生早注定》: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培养行为习惯要趁小

三.因“段”制宜,孩子的一生注定好

在了解幼儿发展的三个阶段和其特性后,我们要做的便是要在不同阶段用不同的策略去养育孩子,只有“对症下药”,孩子才能茁壮成长。

比如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家长都会对孩子的习惯养成感到头痛,有时候就是刷牙这么一件小事情,都能闹到家里人仰马翻,家长气的血压飙升,而孩子则是哭的涕泪齐下。

对此,书中也提出了分阶段的科学方法去培养孩子养成刷牙的好习惯。

在孩子处于感知世界阶段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个磨牙棒之类的替代品代替牙刷,然后自己拿上牙刷,和孩子一起去“刷牙”,让孩子熟悉这个动作,为以后刷牙打下基础。

《孩子的一生早注定》: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培养行为习惯要趁小

当孩子大一些之后,来到了理解成长阶段,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在自己刷牙的时候让孩子去观察,当他们表达出兴趣的时候,就给牙刷让孩子去探索,同时,还可以通过绘本等有趣的方法给孩子讲解刷牙的好处等等。

等孩子的年龄已经成长到适应未知阶段时,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性格”,可能就会开始主动排斥刷牙的行为,这个时候,我们不能以蛮不讲理的方式去强迫孩子,而是应该要通过情景模拟或者讲故事等一些有趣的方法,去调用孩子的积极性,让他将刷牙的事情牢牢记住。

当然,养育孩子要面临的问题肯定不止这么一个,孩子的习惯和能力养成,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还有很多,而书中也选取了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案例,用科学严谨的态度,针对不同的场景给出了实用性建议,让家长们在遇到困境时不至于慌乱。

《孩子的一生早注定》: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培养行为习惯要趁小

结语

养育一个孩子,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养并不难,难的是育,其实,育儿的这个过程,也是父母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用爱培养,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成长环境,但是这些并不能减少孩子带给我们的“咬牙切齿”和“兵荒马乱”,而孩子也并不一定能成为我们想要的模样,只有用爱和科学的方法,为孩子塑造良好的环境,从小引导孩子培养正确的习惯,我们才能逐渐摆脱“咬牙切齿”和“兵荒马乱”,而孩子也能逐渐长大,成为我们心中的“龙”和“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孩子   兵荒马乱   咬牙切齿   牙刷   亲子   注意力   误区   幼儿   家长   父母   习惯   阶段   妈妈   科学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