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点》:思维定势的那些盲点,你避开了吗?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言论:

“哎呀,你天津的呀,是不是特能侃?”

“来来来,你不是广东人么,广东人啥都吃,这个小意思!”

“别惹他,他山东的,待会揍你就完了!”

《盲点》:思维定势的那些盲点,你避开了吗?

事实上,我们遇到的天津人一定特别能侃么?我们遇到的广东真的什么都吃么?更别说,我们遇到的山东人都是脾气暴躁的吗?

仔细想想,似乎也并不是这样吧?但是为什么提到这些地域,我们脑子里就会出现这样的联系呢?究其原因,无非是因为我们的大脑陷入了思维定势,提到一个东西只能浮现出刻板的印象而已。

可能有些人觉得这些也没什么,但如果有一天就因为这样的小事情引起口角甚至拳脚之争呢?那样还能无所谓么?

《盲点》:思维定势的那些盲点,你避开了吗?

一、打破思维定知,提升认知带来的好处

我们经常能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思维高度决定了人生高度,而我们也永远无法赚到认知之外的钱。

就像以前,公众号自媒体刚开始兴起的时候,一个朋友便从开始走下坡路的纸媒辞职,卖了自己的代步车,开始全职运营自己的公号和其他自媒体平台。当时,身边的人都觉得她疯了,辞职也就算了,居然还把车卖了去做这个。

毕竟在当时公号刚开始兴起,大家都并不觉得做这个能养活自己。对于朋友的决定,很多人都是嗤之以鼻的。

《盲点》:思维定势的那些盲点,你避开了吗?

不过现在,朋友早已经将自己的公号运营成功,也靠自己在二线城市买房买车,日子过得潇洒而又井然有序。

在公号红火的那几年,有的人赶上了风口,人生翻盘,也有人完全没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错失良多,这一切,无非就是思维认知的差别罢了。

对于成年人而言,接受的教育多了,大脑便总是会不由自主地陷入思维定势,会以经验去做判断,也可能会因为“知道”而错失宝藏。只有我们想办法去打破这个定势,走出思维的盲区,才能打破现状,赚到认知以外的钱。

那么,我们要如何去走出思维盲区呢?《盲点:聪明人都在做你想不到的事》一书或许可以给你答案。

《盲点》:思维定势的那些盲点,你避开了吗?

作者任白毕业于复旦大学,后来进入哈佛商学院深造,回国后长期从事“逆向思维管理学”研究,在大众心理学和公共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知识,与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及思维培训类机构开展了深入合作。

本书也从反常识、反依赖、反惰性、反定式、反从众、反主观六个维度,告诉我们该如何去避开思维盲点,做出更利于人生发展的决定。

《盲点》:思维定势的那些盲点,你避开了吗?

二、改造思维的步骤

要想打破思维定势,提升思维,避免思维盲区,我们首先需要重塑思维认知。只有改变了认知,我们才会下意识去规避经验主义,对未来保持探索的态度。

其次,我们需要跳出来,即对待事情,不要用既定眼光去对待,保持自己的空杯心态。当然,也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让自己的思维太过于狭窄。同时,不要过于依赖别人,要自己学会独立思考,不断去求知探索,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最后便是要多用开放性思考模式去思考问题,面向未来的时候,多问为什么,刺激大脑去思考,打破自己的思维屏蔽墙。

《盲点》:思维定势的那些盲点,你避开了吗?

三、个维度,打造全新思维

在了解改造思维的步骤后,我们便可以从以下六个维度着手,彻底跟惯性思维说再见。

001反常识

对于成年人而言,我们能够快速应对一些事情,便是因为我们大脑会凭借我们积累的常识做出判断,快速做出反应去应对。

有时候,这是一件好事,但有时候,这也并不是一件好事。毕竟,常识也不一定都是正确的。这世界上的事情都在不断变化,过去适用的常识不代表之后也适用。因此,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需要给自己一点时间,去认真用大脑思考一下,想一想再做决定。

002反依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时候,人都是想要去依赖外界的,能够依赖过去的经验便会依赖过去,能够依赖别人便会依赖别人。有时候明知道可能会有更好的方法,但是总是墨守成规,不愿意改变。

时间久了以后,思维便会变得迟钝。因此要想打破思维定势,便要思维自立,凡事自己勤于思考,从依赖的牢笼中走出来。

《盲点》:思维定势的那些盲点,你避开了吗?

003反惰性

人都是有惰性的,遇到事情的时候,大脑不想去探索,会自然而然地选择停留在舒适区。同样的事情,不同的解决方案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当我们停留在舒适区,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另外的常识机会。

这样的结果便是画地为牢,停下了前进的步伐。要想打破思维定势,我们要做的是行动起来,告别惰性,多给大脑提问,多去尝试不同的方法,让生活多一些活力。

004反定势

经验会给我们带来帮助,但是要想打破思维定势,我们要做的便是站在经验的基础上,再多一点思考,不要盲从于习惯去处理问题,而是用创新的思维对待外界。

唯有如此,对于新生事物,愿意去尝试和接受,处于风口的机会也就相较于更多,自然成功的概率也就更大。

《盲点》:思维定势的那些盲点,你避开了吗?

005反从众

在现实生活中,一群人讨论问题,可能某个人提出了一个观点,但是更多人提出了另外一个观点,在这个时候,前一个观点可能就会被忽视掉,这便是人的从众心理。

我们总是会倾向于认为大部分人认可的事情不会出错,却忽略了可能少部分人提出的是一个更好的方案。这样的思考方式,或许便会让我们错过一个偶然的“苹果”。

要想打破思维定势,我们便要建立批判性思维,学会逆向思考,如此方能避免内心的“从众思维”占据上风。

006反主观

当我们了解,反常识、反依赖、反惰性、反定式、反从众五个维度后,最后便是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总在一个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这样得出来的结论过于狭隘,盲区依然存在。

只有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我们才能够从更大局面去思考问题,得出更好的结论。

《盲点》:思维定势的那些盲点,你避开了吗?

结语

正如英国的科学天才贝尔纳所言:妨碍人们创新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

只有我们不陷于惯性思维陷阱,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寻求大难,才能走得更远,到达更高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定势   盲点   思维   盲区   定式   维度   风口   惰性   认知   大脑   观点   事情   常识   东西   经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