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暴力:无形的杀伤武器

【家国天下·群体】

作者:Bella

1 语言暴力

2014年7月,知名艺术家谢勇凭借《语言暴力》这组作品获得第57届戛纳国际创意节银奖。他把几个语言暴力中的常用词汇——像是“废物”“是人都比你强”“你怎么不去死”——拼装成了刀斧一类的武器。谢勇说这组作品灵感来自于几位少年犯,心理师在为他们进行辅导的过程中发现,促成少年犯犯罪跟父母对他们的惯用语言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我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将这些话变成凶器,目的就是要告诉家长、老师们立即停止语言暴力。”

除了亲子关系,语言暴力在其他领域中也随处可见:比如在职场上,在夫妻关系里,甚至就在与陌生人的摩擦中。

它给人的伤害究竟有多大呢?

根据密歇根大学的伊森·克罗斯博士的一项实验,当一个人受到语言暴力攻击,他的情绪疼痛在大脑区域反应,和身体疼痛极为相似,神经系统能体验到几乎相同级别的疼痛;而哈佛大学医学院马丁·泰彻博士研究发现:言语暴力最容易影响的大脑区域是胼胝体(主要负责两个大脑半球间传递动机、感觉和认知信息的大脑区域),海马体(负责管理情绪的大脑区域),和前额叶(负责思考和决策的大脑区域)。孩子的大脑尚在发育中,如果总是生活在苛责的环境中,大脑为了适应环境会发育成“求存模式”的结构,形成懦弱自卑型人格,即便成年后生活环境出现了极大的改善,也还是很难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

你说自己不知道这么严重。是,我们未必了解这些实验和研究,但都被骂过、被嘲讽过、被羞辱过,都因此而愤怒和痛苦过;但当转身遇见一个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时,却又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中的利刃,复制着同样的伤害。

言语暴力:无形的杀伤武器

言语暴力:无形的杀伤武器

言语暴力:无形的杀伤武器

2 谁赋予群体施暴的权利?

近年来,网络与媒体的发展给舆论暴力提供了空间:公众人物的微博成了污言秽语的重灾区;遇见不满意的人或事就把照片和视频发到网上,坐等观众留言。有人因为禁不住线下骚扰而东躲西藏;有人关掉评论离开大众视线,却还是患上了抑郁症;甚至有人不堪重负,最终选择了自杀……

在网络的掩盖下,大多数人居高临下地向他人抛掷石头,却以为自己是站在道德的一方,为公义说话。可是,我们换位思考一下:你有没有做错过事?你有没有不能说的、甚至会感到羞耻的过往?如果这些事情被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一夜之间群众都成了“替天行道”的刽子手,你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伤害”还是“报应”呢?

有人说这是我们的言论自由。可是,谁也没有被赋予伤害他人的自由!如果人不能自由地尊重别人的自由,那不过是为自己的仇恨与凶恶披上了一层看似光明的外衣。如果人不能管理自己的理性,而是在一片激动的情绪中与众人一同拿起了凶器,就再也没有什么可以为自己的暴力开脱。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言语暴力:无形的杀伤武器

3 放下这把刀为何那么难?

长期的伤害在人心里划开一道口子,种下了暴力,在我们与别人的交往中开花结果。即使知道这是不对的、不好的,也无法挣脱敌意与憎恶的束缚。更何况有时,借着施暴,我们发泄心中的愤怒和仇恨,享受着由受害者转变成施害者的快感,在对方的无法反驳中,我们好像变得比当年伤害自己的人更加强大。暴力对人最大的伤害,就是把人变成了施暴者。

此外,自以为是让我们不知道自己是在施暴,反而觉得是在激励别人。综艺节目《少年说》中,一个女孩声泪俱下地对妈妈说:“你怎么总是拿我跟其他同学比较,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从来都看不到?”妈妈回答道:“我知道我一直在不断打击你,但你要不打击,可能就有点飘。”不管女孩怎么说自己不适合用激将法,妈妈都坚持自己的想法:“当你很强的时候,我觉得我要拍一下,当你很弱的时候,我觉得要推你一把。”作为狠心的父母、苛刻的爱人、严厉的老师,我们没有“伤害”的本意,然而的确做出了伤害的行为。这行为是来源于我们的自以为是。有时,意识不到这一点甚至比故意伤害更可怕,因为自认为的“对”与“好”使我们失去了省察的机会,以爱的名义行凶却还不自知。

言语暴力:无形的杀伤武器

4 回到文明的起点

至此不难发现,语言暴力的消失不是简单的对错判断和行为纠正可以带来的,我们需要一种力量,打破它的束缚。最强大的力量,来自于爱。

多年前,一名学生问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什么是文明的最初标志。学生希望米德谈论鱼钩,陶罐或磨石。但米德却回答,文明的第一个迹象是股骨被折断,然后被愈。她解释说,在动物界,如果摔断腿,就会死亡。一个人也是这样,如果摔断腿,就无法逃避危险,不能去河边喝水或狩猎食物,很快就会成为野兽的盘中餐,骨头也就没有了愈合的机会。

断裂的股骨已经愈合,表明有人花了很长时间与受伤的人呆在一起,绑住了伤口,将人带到了安全地点,并让他慢慢趋于康复。

这意味着,向困难中的人施以援手才是文明的起点。“

今天我们身边不再有那么多骨头断裂无法愈合的人,但你的同事可能因为受到歧视与侮辱正经历着巨大的煎熬,你的朋友可能因为领导的谩骂和同伴的议论而变得自卑敏感,这正是心灵的骨头被打断而没有得到医治的人。你愿不愿意花时间与他们待在一起,用安慰和鼓励的话为他们缠住伤口?不仅如此,有一天你的孩子拿着总是不及格的卷子站在你的面前,你是愿意用温和接纳的言语把他从压力与自卑中释放出来,还是口不择言怒骂一顿,在已经难过的心上再补几刀?有一天你的爱人因为不听劝告而在工作中出现了重大错误,你是要开口告诉他“我一直都在”,还是痛心疾首地指责他“不听人劝?”

爱能医治的不仅是他人,对自己更是有效。借着对别人的鼓励、安慰与欣赏,当年被中伤、被羞辱的自己也会得到释放。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困扰你多年的噩梦,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消失了。你不会再控制不住地复制过往的语言暴力,因为它们的枷锁已经被爱打破。

爱可以铸剑为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密歇根   暴力   少年犯   股骨   断腿   凶器   自卑   骨头   大脑   言语   疼痛   情绪   武器   区域   妈妈   语言   自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