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与傲慢

【家国天下·群体】

作者:Bella

1 偏见到底有多可怕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对犹太人进行了系统性的种族屠杀,其中,纳粹医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在俘虏身上进行活体实验,研究更节省成本的杀人方法,筛选没有劳动能力的人送去毒气室……令人惊讶的是,他们中的很多人深深地相信自己是正派人,这些作为是正确的,是在保护民族与国家。

原来,这些人坚定地认为,犹太人是病毒与寄生虫,他们的存在对日耳曼民族造成了极大的污染甚至是毁灭。作为医生,他们有责任除掉“病毒”,“治疗”自己的民族,也就是杀死犹太人。

这种想法不只存在于杀人医生的心里,而是被每一个纳粹分子所坚信。他们不是明知故犯或者为己开脱,而是基于偏见形成了一套信念与行为准则。这让我们看到:偏见的种子,竟然可以结出仇杀的毒果!

偏见的另一个可怕之处在于,其并不会随着某一制度或事件的终结而自然消亡。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它会以新的方式为害人间。1862年,美国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可对黑人的歧视与仇恨,却并未停止。20世界60年代开始,南方的几个州以恐怖行动抵制《民权法案》的传播与普及,很多黑人与支持平权的白人都遭到了杀害。时至今日,不少白人在与黑人交往时,依然心怀芥蒂,情不自禁地为他们贴上“应当防范”的标签。

偏见与傲慢

2 泛滥的偏见

偏见并不是一开始就能牢牢地抓住整个群体,而是会零星地存在于每个人的观念中。比如,我们可能会觉得公务员大都打官腔、好面子;认为没有体面工作的人是因为懒惰不肯努力;断定商人总会想尽办法在顾客这里“诈骗”钱财……我们都曾在别人不信任的眼神和警惕的语气中尝到过被误解的滋味,又不可避免地用偏执的论断对待别人。

偏见的形成或许和伤害有关。比如,一个人接连几次遇到了行为不端的领导,他们克扣他的工资,利用职权打击报复,还占用他的劳动成果。这些事情没有得到纠正,伤害也没有得到处理,他便会慢慢地产生恨意。渐渐地,他会形成“领导没一个好东西”的观念,并不由自主地用怀疑与仇恨对待其他当领导的人。

偏见也可能起源于论断。比如一个经常参加公共会议、出席大型场合的人可能会特别注意行为规范和礼貌用语,当他来到淳朴热情的田间或村庄,那里的人说话随意,甚至会带一些口头语,与人同行时喜欢有身体接触,不会刻意保持距离。这个人可能会觉得他们不懂礼貌,甚至由此断定田野村落的人行为粗鄙,不懂得尊重别人。

其实,偏见的存在就是因为我们用自己的经历与观念去看待别人,完全不顾事实的真相与公正的标准。

偏见与傲慢

3 更可怕的傲慢

偏见一开始就以傲慢为根基。以对黑人的歧视为例,在一开始发现黑人时,白人便为歧视提供了“肤色依据”。他们认为,浅肤色的人是优等民族,先天身体好、智力高、道德优良,适合做统治者;而肤色深的人是劣等民族,身体素质差、智力低下、道德败坏,必须接受管理和奴役。这种观点显然经不起推敲,但几乎所有白人都对此深信不疑。

实际上,这并不奇怪,当我们以偏见待人的时候,心里都会有一套荒谬的定论。比如久居城市的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歧视,前者会认为后者缺乏教育,所以见识浅、技能差;并且由于贫穷,更容易犯下盗窃与抢劫的罪恶。这样说并不是单纯地“推崇教育”,而是当自己占有这种资源的时候,以此为基础证明自己“固有”的优越性。就像面对肤色差异,浅肤色的人自然地以自己的肤色作为优等。

或许你会说:被歧视的那些人的暴力行为也是事实啊!是,但这个事实不是群体之间的差异——每个人处在相同环境下,都会有相同的做法。如果你长期忍受羞辱与折磨,会不会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如果你终日受到歧视与怀疑,会不会对人产生敌意?这里并非用“事出有因”为罪恶免责,而是说罪恶根植于每一个人心里。不愿认识这一点的人会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并且捂着耳朵、闭着眼睛,不管事实有多么明显,就是不肯怀疑自己。

偏见与傲慢

4 重新学习

走在平衡木上,你越是告诉自己“不要晃”“不要偏”,反而越会东倒西歪;当你看向前方的一个不动点,并朝它走去,脚步就会平稳下来。类似的,对付偏见与傲慢的方法不是一味喝令“停止”,而是去学习真理。就像恶念会主导人的行动一样,被真理纠正的人慢慢地会形成美善的品行。

与偏见相对的是公正。对公正最朴素的体验当属个人的感受,我们可以经常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对面的人,听到这样的话会有什么反应?如果我被这样对待,会不会觉得不公平?这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判断自己的行为。通过思考、阅读、交流,我们可以学习什么是公平。就像常饮酒的人很容易认出酒香,越是就近公平,就越能分辨对错。

对于傲慢而言,我们要先来探讨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其实,傲慢是基于错误的认知产生的错误的心态。举个例子,一个人从小到大都是学校的佼佼者,一路保送到了常春藤名校。如果他以此认为自己特别聪明,做什么都会成功,都会比别人优秀,那一定会目空一切;如果他明白:这样的聪明是一种天赋,而非自己的创造;并且自己只是在学习这一方面取得了成绩,以后会怎样,在其他领域会怎样,都是未知数,那他自然不会在过去的成绩中迷失自己。因此,我们应该常常质疑自己,多去探索真相。我们越能够感受到人性与事物的复杂,情形与事态的严峻,就越会知道自己的无能为力,越不敢轻易下定论,越会谨慎静默地学习。

人心得到纠正,偏见与傲慢才会从我们中间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傲慢   偏见   纳粹   都会   可能会   论断   白人   肤色   黑人   罪恶   公正   群体   观念   事实   民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