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教学:为学生创造沉浸式学习体验

学校任何变革的成功都有赖于高水平的教师。

——琳达·达林-哈蒙德


项目式学习(PBL)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正在全世界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引进PBL教学法的理由众多,且因学校系统的差异而各不相同。不过,尽管所处的情况各异,人们愈发意识到,当今纷繁复杂的世界对学生未来升学、求职和积极投身社会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假如不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根本性地转向更创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的方式,这些要求将无法被满足。


对准备实现这一转变的学校来说,PBL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框架,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通过参与学术严谨的项目,学生会在收获深度知识的同时掌握21世纪的成功素养:批判性地思考、分析信息的可靠性、与不同的伙伴协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在参与PBL的过程中,学生会学着提出好问题、变得足智多谋、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按时完成任务,并在挑战中勇往直前。假如做得好的话,PBL还能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也正是这些素养,会在学生将要参与塑造的未来,帮助他们蒸蒸日上。


对学生的新要求也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全新的挑战。相对来说,在学生时代体验过PBL的教师寥寥无几,教师培养项目也才开始涵盖PBL教学法。由于缺乏直接经验和专业培训,许多教师需要在短期内学习和消化大量信息。


他们会好奇,引入PBL是否意味着备课、评估和日常课堂管理都要从头开始?他们也会担心,如果在课上花时间实施PBL,是否还能按时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PBL新人经常会问:“PBL会给课堂带来什么变化?有什么是不变的?我怎么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


要让学生做好PBL,教师的教学方法可能要有很大的转变。对那些在传统环境中教学,主要依靠直接讲授、课本和测验的教师来说尤其如此。PBL教师不再是负责传授知识、无所不知的专家,而是见多识广的指导教练、学习的引导者,以及整个探究过程的向导。


PBL教师会鼓励学生积极地发问、保持好奇心和进行同伴学习,而不是做无所不知的权威。他们会创设每位学生都有发言权的学习环境。他们熟练掌握了学科知识,但也乐于这样回应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不太清楚。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项目式教学:为学生创造沉浸式学习体验

黄金标准PBL的项目式教学实践

向项目式教学的转变往往是逐渐发生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慢慢识别并采用有助于学生成功的教学策略。除非你是在一所完全采用PBL教学法的学校教书,学生能够持续通过做项目来学习各学科,否则你很可能将要在一学年中交替使用PBL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例如,许多教师设定了一个可行的目标——每学期至少完成两个项目。


个性化学习这种日益流行的教育趋势与PBL是兼容的,并且两者都有许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尽管PBL承认学生发言权和选择权的重要性,但个性化学习对学生的个人兴趣、技能和身心发展需要的关注更胜一筹


专注于个性化学习的学校往往也会强调基于能力的进步测评,以此来衡量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它们可以使用学生个人档案来呈现每个学生的优势和需要提高的方面,可以在学生掌握了特定能力后授予徽章,也可以在常规课表内安排时间,让学生通过兴趣项目或“天才一小时”来发展自身兴趣。


为了鼓励个性化,学校可以采用混合式学习的方法——将面对面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时间、地点和方式上有更多自主权。一些学校也在探索融合个性化学习和PBL,让学生在一天中的某些时段发展个人兴趣,其他时段参与有更多协作、基于课标的项目。


无论是团队项目还是个人项目,如果质量够高且教师密切关注项目式教学实践,所有PBL学习体验都有潜力成为师生整个学年中的亮点。


在之后的章节中,你将深入了解帮助学生成功的七个项目式教学实践的要点。对于每个实践要点,你将发现大量的实用教学策略,并看到教师们对课堂经验的反思。正如学生的发言权对高质量PBL至关重要一样,教师的选择权也是有效的项目式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建立课堂文化。课堂文化传递的是人文关怀、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同舟共济的意愿。恰当的课堂文化可以培养独立性,促进合作,鼓励成长型思维,支持风险承担,激励高质量的作品,并在课堂中营造包容和公平的氛围。在很多情况下,是文化支撑着学生的发言权、选择权、持续的探究以及锲而不舍的精神。积极的文化不是一天的团队建设就能形成的。创建一个包容的学习者共同体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


设计与计划。要让师生充分发挥PBL的潜力,带着目标去设计学习体验尤为重要。核心项目设计要素为规划项目提供了一幅蓝图,其中也包含了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的计划。在设计阶段,教师需要决定使用哪些资源,可能也需要联系专家或社区合作伙伴。PBL的课程计划会为学生的发言权和选择权留出空间,但又不至于让项目变得过于庞杂。


与课标对应。通过将项目与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对应起来,教师得以确保PBL的学术严谨性,并关注优先课标和高阶思维。更重要的是,学生会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内容,以及PBL如何与课堂外的世界紧密相连。


管理教学活动。管理得当的PBL体验能让学生们深度学习,并培养他们终身受用的团队合作及自我管理能力。项目管理的各项策略注重生产力和效率,但PBL并非按部就班地执行操作流程,管理良好的项目有时也会允许“混乱”的学习。


评估学生的学习。评估能确保学生朝着目标迈进。它不是为了“逮住谁”或以此进行排名,而是为了学生成长。PBL需要平衡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并要包括团队和个人的反馈。反馈来源于多方面,包括同伴、专家、观众和教师。学生要有时间在综合反馈的基础上改进和完善作品。


搭建学习支架。学习支架的搭建,为每位学生都能成功完成项目并达成学习目标创造了条件。在一个公平的课堂上,学生先前的学习经历、语言能力或阅读水平不应该成为通向成功的障碍。


参与和指导。课堂参与度和指导的策略可以激发学生最大的潜力。各项指导策略借助提问、示范和反思,来建立学生的内驱力,并帮助他们实现学习目标。师生之间融洽互信的关系是PBL取得成功的根基。


在本书最后一章,已成功转向PBL教学法的教师提供了反思和建议。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PBL会越做越好。仅靠一个项目,你无法成为一名技艺娴熟的PBL教师。这是一个持续进行专业学习的过程,需要获得学校领导、教学指导员和其他教师的有力支持。虽然转向PBL教学法确实意味着日常课堂实践会发生很多变化,但当发现在PBL语境下存在行之有效的资源和策略可供使用时,教师们也就没那么紧张了。


不会随着引入PBL而改变的,是有爱心的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实际上,教师开始实施PBL之后,常说自己对学生有了更多的了解。成功转向PBL教学法的教师普遍反馈:“与学生一起做项目,唤起了我当初选择做老师的初心。”


本文为源创图书《项目式教学:为学生创造沉浸式学习体验》导语,有删减。

项目式教学:为学生创造沉浸式学习体验

《项目式教学:为学生创造沉浸式学习体验》

[美] 苏西·博斯、约翰·拉尔默 著

周华杰、陆颖、唐玥 译

源创图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0年11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项目   学生   教学法   选择权   发言权   课堂   反馈   兴趣   策略   目标   能力   教师   时间   学校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