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迪: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教师

近来整理以前写的文章,发现2014年2月17日我的日记,记录如下。


一早醒来,发现窗外飘着雪花。不禁感叹:马年的雨雪还真多,这是开学第一天呢!


中午吃完饭回到办公室,我打开电脑,看见QQ群里有一个叫“诗意人生”的老师的留言。


问:开学第一天为什么阴雨绵绵?


答:1.揭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2.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3.与假期的春光明媚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凄凉;

4.揭示了凄惨的社会环境;

5.预示着主人公悲惨命运的开始……


我不能不承认,自己一向是颇叛逆的。当世人都说月亮是银色、红色,或金色的时候,我可能偏偏要想办法去证明,月亮有时候可能是绿色的。今天看了“诗意人生”的一问几答,我不禁微笑,一时兴起,也写了几句。


问:开学第一天为什么细雨如酥?(偏要把阴雨绵绵换成细雨如酥)


答:1.揭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2.渲染了诗情画意的气氛;

3.与假期的喧闹热烈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我们面对教学工作及学生问题,需要宁静、安详的心态;

4.揭示了润物细无声的妙处;

5.预示着春姑娘的悄悄降临,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即将破土而出。


歪着头再想一想,我确实是这样认为的——虽然我在向窗外看的第一眼曾感叹:下雪了?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啊!不过这样的感叹是不带悲观色彩的。我早已想明白:无论你喜欢不喜欢,春雨都降落了。何不带着欢喜去欣赏?无论你高兴不高兴,新学期都开始了。何不高高兴兴地去面对?


同理,我可爱的学生啊!无论你愿意不愿意,都长大了,你必须离开父母来求学。那就好好地听课吧!


开学第一天的第一节课,是三班的课。学生似乎还没进入状态,课堂氛围不太好,因此我如是祈愿……


时过境迁,再次翻阅日记,我自问:面对同样的一场雨雪,我和网友“诗意人生”却有截然不同的感悟,为什么?


这其实是一种“投射”。


“投射”一词在心理学上是指个人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个性特征,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事物或者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


当我们内心充满烦恼、焦虑不安的时候,所见所闻,无一不呈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之状,故事情节的发展,必会“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反之,当我们内心欣喜、富足,怀有感恩之心,看见细雨绵绵,便会萌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赞叹,故事情节的发展,自然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你是愿意哀叹、抱怨呢,还是愿意欣喜、感恩呢?


科学家在神经化学领域的研究中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当人心怀感恩、善念,积极思考时,人体内就会分泌出有利于细胞健康的神经传导物质,免疫细胞也变得活跃,人就不容易生病。正念常存,人的免疫系统就强健;而当人心存恶意、负面思考时,就会激活另一种神经系统:负向系统被激活启动,而正向系统被抑制住,身体机能的良性循环就会被破坏。


所以善良正直的人往往更加健康长寿。积极、乐观、有感恩心的教师,更容易体验到职业幸福。


昨天,我在网上听鞠强教授讲《管理心理学》,他有一个章节专门讲“感恩心是好运气的核心”,他认为感恩心强的人会用潜意识沟通调动周围的社会资源帮助自己。其实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感受:我们每个人相对于他人,都是一个小小的环境,都有一个“场”。


比如,课外活动时,老师们都在一个办公室里休息,忽然进来一个性格活泼乐观、说话幽默的张三老师,办公室里的氛围马上就会变得更加轻松活泼;反之,如果进来一个冷峻、严肃、不苟言笑、满面愁苦的李四老师,大家马上能感觉到一种压力和束缚,原本欢歌笑语的办公室瞬间会阴云密布。其实,张三和李四都没有说话,但是为什么他们的到来,给人的感觉会不同呢?


这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念头不同导致自己形成的“场”不同,于是,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一个内心充满感恩、喜悦的人,他所带出来的“场”能让人感觉到:


帮助他会很有价值感,和他在一起很舒服。这样人人都愿意帮助他,都愿意和他在一起。久而久之,他的运气就会越来越好。


你愿意给自己的身体什么样的资讯呢?


我们来回忆一些切身体悟:你是否一看到“哭”这个字,忍不住就难受想哭;看到“笑”这个字,忍不住就嘴角上扬;看见“美丽”就心情舒畅,看见“丑陋”就觉得遗憾,看见“癌症”的“癌”就内心恐惧……


很多人一开学就郁闷、悲观、失望,看见细雨就哀愁,提起上班就悲痛,他们的语言带来的“场”就会充满负能量,不但他们的情绪会越来越糟,和他们交流的人也会感觉到不愉快。
让我们做一个内心充满感恩、喜悦的女教师吧!


1.“布施”

在我说了感恩心是好运气的核心后,有人问:“我知道感恩心很重要,但是,我怎样才能拥有感恩心呢?感恩似乎并非只是口头上说‘谢谢’就可以的吧!”


是的!如果一个人只是口头上不停地说“谢谢、谢谢”,而内心深处依然刻薄寡恩,他散发出来的气场肯定也是刻薄的,是大家不喜欢的。


那么,怎样修炼自己的感恩心呢?


如果我们能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希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常学习、常反思,并把自己的心得告诉学生,自己内心就会涌现出自豪感和自我价值被实现的感觉,运气变好的同时,我们还能体验到职业的幸福。


2.“爱语”


前段时间,我读到一篇文章《你不是性格直爽,你只是自私》,文中控诉那些心直口快、伤害别人的人:因为“直”,就可以为所欲为口无遮拦;因为“直”,就可以信口开河发泄积怨;因为“直”,所有人都该为他的“不虚伪”让路;因为“直”,所有唐突冒失措辞不当都应该被原谅……

这才不是什么真性情,才不是什么单纯率真,更不是什么坦诚直率。这是自私的表现,说话不经大脑,无视他人感受,不克制情绪,不顾及影响,肆无忌惮地只图自己痛快……


我看了这篇文章,简直要拍案叫绝。以尊重和善意为前提,才有资格谈直爽和率性。那些自诩为直性子,打着“心直口快”的幌子去无所顾忌地伤害别人的人,其实是自私的人。


“爱语”并非让我们见风使舵说甜言蜜语,而是能够真诚善意地站在他人的立场,说出让对方舒心的话。


3.“利行”


“利行”是修炼感恩之心的第三种方式,就是常常做对别人有帮助的好事。比如,人往往会很健忘,所以我们要常常帮身边人记住一些重要的事,做温馨提示。


当我们“布施”“利行”的时候,最好不露痕迹,润物无声,不要让接受帮助的人感受到我们的优越感,不要给接受帮助的人带来压力。


无论对方对我们的好心持怎样的态度,我们都不必生气。


4.“同事”


我个人理解,“同事”就是能够理解别人为什么这么做,怀一颗宽容之心待人,以减少自己的怨恨。


十年前,我带的一个班级,曾在短短一个月内发生了三起盗窃案。各种迹象证明,行窃者就是我们自己班的学生。同学们一时怨声载道,我被迫展开调查。仅仅三天时间,钱就被追了回来,但是,所有人都不知道行窃者是谁。因为我故意设置了种种障碍,让同学们猜测不到是谁偷了钱。


也正因为我的障碍设置得好,家长才积极配合,劝说孩子还了钱。当时,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对我千恩万谢。但是,这个孩子毕业五年后回到母校,见到所有教过她的老师,都很亲热。唯独见了我—她当年的班主任—冷冷的,她的表现令其他老师颇为费解。


我能理解她的行为,因为,我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知道她曾经偷钱的老师。其实,她厌恶的不是我,而是她曾经偷钱的行为。当我想清楚了这些事,就不会有任何失望、怨恨。这就是“同事”。我不认可她的做法,但我理解她。所以,我不会生气,我不会拿着她的错误惩罚我自己。这样我的内心就是喜悦快乐的,这就是对自身感恩心的一种修炼。


以上来源于源创图书《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教师》,李迪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2月出版

李迪: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教师

《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教师》 李迪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心直口快   人心   月亮   直爽   雨雪   诗意   香气   细雨   自私   喜悦   内心   同事   情绪   性格   灵魂   老师   学生   李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