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毛泽东赞为“生产英雄”的“八一步枪”设计者刘贵福

文|张居明


被毛泽东赞为“生产英雄”的“八一步枪”设计者刘贵福


惺悟寨位于山东省宁津县西部,隶属于相衙镇(合并乡镇前隶属道口乡),距离我的老家——后纸坊村不过5华里,毗邻漳卫新河,村内有刘、腾、张、李、祁、王、尚八姓村民,人口1500余众。

村子几易其名。解放前一直称作迷糊寨。新中国成立后叫惺悟寨。特殊岁月,一度改为兴无寨(灭资兴无的意思),后改回惺悟寨。不过,附近三里五村上了年纪的人,还是习惯称之为“迷糊寨”。

这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神秘村庄。全村房屋布局全是按照八卦建成,外来人员和初次来到该村的小商小贩根本进了村儿出不去,转来转去找不到出村道口。据传是当年孙膑在此建村斗法,曾令庞涓吃尽了苦头。

就是这样一个村,还出了一位传奇人物——中国造枪第一人刘贵福,曾受到毛主席、朱总司令、彭德怀、左权、刘伯承、彭雪枫等党和军队首长的表扬,被授予“劳动英雄”光荣称号。

刘贵福,字锡珍,1907年生于山东省宁津县惺悟寨村,193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陕甘宁边区机械厂及枪械部负责人,军工部一所、四所副所长,军工部三厂厂长,华北兵工局第二工具厂厂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第一兵工厂厂长,国营342厂首任厂长,第五机械工业部第七局主任工程师等职,是我军“第一枪”的设计和制造者。

刘贵福自幼家境贫寒,6岁时父亲因躲债外出未归,兄弟几个和母亲相依为命,艰难度日。16岁时经在京城卫戍部队当工匠的堂伯父刘凤鸣介绍,刘贵福成了西苑陆军13师炮兵团的一名勤务兵。

1924年,17岁的刘贵福进入冯玉祥在西北边防督办公署修械所当学徒,学习枪械修理、制造。由于他肯吃苦、爱钻研,很快就出徒,成为一名合格的工匠,真正走上了军工生涯。

1937年8月,日军飞机轰炸太原,国民党兵节节败退,而满载八路军的列车却逆行北上,开赴抗日前线。目睹这一切,刘贵福和工友们认识到,八路军才是救民于水火的人民军队。他在一名叫赵国强的共产党员介绍下,毅然脱离旧军队,带领16名工友投奔八路军,踏上了北上的列车,开启了光明的一生。

列车到达临汾刘庄八路军办事处时,刘贵福和工友们受到八路军驻山西办事处主任彭雪枫和朱德总司令的接见和表扬。八路军首长的和蔼可亲和广大指战员的热情,让饱受旧军阀剥削欺压的刘贵福感慨万千:共产党、八路军才真是咱们的贴心人!

1937年12月,刘福贵与工友们在八路军战士护送下,跋山涉水到达延安,随后他们被分配到位于延安东约8公里的柳树店兵工厂。

1938年3月,兵工厂迁往安寨县茶坊村,改名为陕甘宁边区机器厂,分东厂(枪械修配部)和西厂(枪械制造部)。刘贵福任东厂负责人。

11月,日寇轰炸延安,因为我军没有高射武器,不能对敌进行还击,军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失。刘贵福和工友们受领制造高射机枪任务后,在一无图纸二无设备三无材料的情况下,怀着对日寇的仇恨,日夜加班,设计出图纸,利用对马克沁机枪的改造,最终研制出连发性能好、枪架稳定、转动灵活的高射机枪,为保卫延安作出了重大贡献。

1938年12月,军工局委派陕甘宁边区机器厂枪械部制造步枪,支援抗战。刘贵福和孙云龙等工友凭着多年的造枪经验,通过对各式步枪的优劣特点权衡,反复试验,研制出一种马、步结合加折叠式三棱刺刀的新型步枪。

1939年5月,陕甘宁边区工业展览会在延安召开,没来得及命名的新型步枪就被展览会工作人员带去参展,标为“无名式步枪”。展览会第二天,毛泽东主席来到会场,看到无名式步枪欣喜异常。他拿起枪拉了拉枪栓,又眯起眼瞄了瞄准星,高兴的赞道:终于使用上了我们自己造的枪了。枪做的很好嘛,也很漂亮啊,你们要创造条件,多生产,让前线将士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展览会闭幕大会上,经过评委评选,无名式马步枪被评为对国防工业有特殊贡献产品,荣获甲等产品奖。刘贵福作为主要设计制造者被评为特等奖单位的劳动英雄。毛泽东为其题词:“生产战线上的英雄”。从此我国有了“劳动英雄”的称号,刘贵福也成了第一批劳动英雄代表。


被毛泽东赞为“生产英雄”的“八一步枪”设计者刘贵福


1939年7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派一批干部、技术骨干支援晋东南太行山区的八路军总部军工部,刘贵福和其他工友于1939年10月到达军工部。他先后担任军工部技师、军工部一所(黄崖洞兵工厂)副所长。并遵照刘伯承司令员有关步枪适应近战作战的理论,再次改进了无名式马步枪。

1940年7月,刘鼎和刘贵福带着刚研制好的射击准确、轻巧灵便的新型步枪来到八路军总部汇报,受到彭德怀、左权等军队首长的赞扬和肯定。当时正好赶上是8月1日,无名式马步枪就被正式命名为“八一式马步枪”。命令军工部各兵工厂统一成批生产,从此我军就有了最早的制式步枪。

由于刘贵福在枪械制造领域的突出贡献和生产管理方面的出色表现,多次受到上级表扬和奖励。1943年在新英雄主义运动中,被军工部授予技术能手称号,评为劳动英雄。1944年冬,刘贵福和炮弹大王甄荣典一起参加了冀鲁豫边区群英大会。

新中国成立后,刘贵福主持了我国第一代火炮和兵工的创建和研制工作。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直到1966年9月3日因病逝世。刘贵福,表现出了一个老兵工对祖国的无限深情。


张居明简介:德州市作协会员,痴爱文学,发表作品数百万字,多次在全国征文比赛中获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陕甘宁边区   步枪   左权   宁津县   延安   英雄   兵工   兵工厂   马步   工友   枪械   机枪   首长   设计者   军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