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个“龙须沟”,变成阳光休闲地儿

文|李建广 张子健


这里有个“龙须沟”,变成阳光休闲地儿

研究方案


三幕话剧《龙须沟》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是一曲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颂歌。剧作完成于1950年,1951年2月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焦菊隐导演。

《龙须沟》的诞生,缘于当年轰动北京的整治北京下水道。龙须沟在天坛北边,解放前是外城的一条排水明沟,城市污水和雨水都经龙须沟汇集,因为缺乏整治,这里成了北京最大的一条臭水沟,也是北京最大的贫民窟。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春,北京人民政府决定修沟,这也是龙须沟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改造。当时龙须沟的工程预算为为693.4万斤小米,约占全市预算支出总额的2.25% 。除了环境改善外,龙须沟周边陆续建起了大大小小的轻工业小厂,这些厂子吸纳了附近居民中的大多数劳动力,更让那些很少走出家门的底层妇女,有了全新的社会角色。

在山东省陵城经济开发区的时楼村,也有个让村民不堪的“龙须沟”,在乡村振兴服务队的帮助下,也旧貌换新颜,变成周围村民休闲娱乐的文化小广场。

这支叫“陵城经济开发区乡村振兴服务队”的队伍,是由杨流飞同志带队的德州市派工作队,肩负着协助基层搞好新农村建设的重任,他们决定先从环境改善入手,抓重点,做实事,初见成效。

他们帮扶的时楼村,丁雨路穿村而过,路西侧废弃坑塘闲置,杂草灌木丛生,污水常年充盈。村民闲暇之余没有休闲活动娱乐场所,只能在道路两侧活动,存在安全隐患。

服务队在确定了帮助村庄平整废弃坑塘改建为文体广场的方案后,统筹各项资源,垫土8000余方下设管道平整废弃坑塘。

队员们还发挥自身优势为广场设计平面图,规划总面积3825平方米,划分为广场休闲区、篮球场、健身活动区、停车场等。

同时,协调有关部门、单位、社会团体积极筹措支持广场建设,分别提供土方、花砖、硬化、健身器材、照明、安全护栏等设施,并修剪绿化树木200余株。

广场建成后吸引了附近周边多个村庄的村民到此来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

昔日污水横流的废弃坑塘变成了现在群众文化娱乐的新广场。


这里有个“龙须沟”,变成阳光休闲地儿

旧貌新颜


这是该服务队持续加大乡村生态保护力度的缩影。下一步,他们将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和风貌引导,采取清理、美化等措施,整治坑塘废弃、墙体破败、污水杂草等突出问题,让更多的村庄还原乡村田园风光本色,形成自然生态美、人居环境优的良好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德州市   老舍   天坛   明沟   花砖   经济开发区   服务队   杂草   北京   污水   村庄   村民   乡村   广场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