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平原县乡土志》的七名历代名宦都有谁?

文|王玉杰


载入《平原县乡土志》的七名历代名宦都有谁?

平原龙门楼

平原名宦,即在山东省平原县为官而名声地位显赫者。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置平原县,设官分职,代有其人。两千多年来,能称为名宦者仅有七人,其中汉朝四人;唐朝平原太守一人;明朝平原知县二人。今据光绪《平原县乡土志》详述于下。

汉四人:

1、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徙杜陵,好学,治《齐诗》,以射策甲科为郎,及霍禹继光为大司马。京师雨雹,望之奏:阴阳不和,是大臣任政,一姓擅势所致。元康初,累迁谏大夫,霍氏败,益任用,会选谏大夫通政事者,补郡国守相,以为平原太守。

2、伏湛,字惠公,琅邪东武人。更始时为平原太守,时,仓卒兵起,天下惊扰。湛独晏然,不废教授,谓妻子曰:一榖不登,国君彻膳,今民皆饥,奈何独饱?乃共食粗粝,悉分俸禄,以赈乡里。门下督谋,欲为湛起兵,湛恶其惑众,即斩以徇,于是吏民信向,郡赖以全。

3、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少有节操。建武十七年(公元41),迁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馀党当生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于是,擢举义行,诛鉏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即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徴入为太仆。

4、史弼,字公谦,陈留考城人。桓帝时,出为平原相,会诏书下举钩党,郡国所奏,多至数百,弼独无所上,诏书迫切,从事坐传责曰:青州六郡其五有党,平原何理而得独无?弼曰:“先王疆理,天下画界分境,水土异,齐风俗不同,他郡自有,平原自无,胡可相比?若承望上司,诬陷良善,则平原之人,户可为党,相有死而已,所不能也。”从事大怒,遂举奏弼,会党禁解,弼以俸赎罪得免,济活者千馀人。

唐1人:颜真卿,字清臣,琅邪临沂人。博学,工辞章、书法。事亲孝。举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宰相杨国忠恶之,出为平原太守(郡治在今陵城)。迨安禄山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从兄杲卿为常山太守,斩贼将,清土门,十七郡同日自归,推真卿为盟主,兵二十万,加河北招讨使,用李萼计,遣大将李择,交副将范冬馥等,击走贼将袁知泰,斩首万级。肃宗即位灵武,真卿以蜡丸裹书陈事。时军费困竭,真卿收景城盐使,诸郡相输,用度遂不乏。后入朝,授宪部尚书,为唐名臣。

明二人:

1、王维藩,号淮洲,河南信阳人。以选贡万历四年(1576)任,年力壮盛,有干才,而甚爱民,日夜拊循,问所疾苦,亲行阡陌间,课农垦艺,四境几无旷土,招抚流亡,授之庐舍。旱则露祷,饥则驰禄以赈。尤加意学校,文行兼勉,诸生有婚丧不能备礼者,辄周恤有差。恐难为继,斥俸金,置学田百二十亩,到今赖之。维藩历官长芦运同。

2、刘思诚,字克实,号定宇,直隶山海卫人。登万历癸酉乡荐,十五年(1597)任,岁正大祲,奸盗纵横,琉璃遍野。思诚惠威并用,设施一本乎民情,民爱戴之,如慈父母,升济南府同知。民共立祠东关,春秋享祀,等于其私亲焉。


王玉杰,山东省平原县人。1963年参加工作,先从教后从政,县委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8年。1999年退休后,热心地方史料的搜集研究工作。2005年研究平原县旧志。2011年10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历史散文《平原龙门札记》。应邀点校乾隆《平原县志》、民国《续修平原县志》并于2014年6月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2018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董讷柳村诗集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平原县   灵武   国君   常山   秦王   太守   青州   诏书   县志   山东省   京师   乡土   万历   龙门   历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