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打仗靠谋略,父母陪娃写作业靠怒吼?孙子:搞反了搞反了

01

近年来,因陪孩子写作业(学习)导致父母身心“元气大伤”的新闻层出不穷——

“妈妈陪孩子写作业气得脑梗塞”

“三年级全职宝妈陪读陪出动脉痉挛”

“父亲陪娃写作业捶桌子捶到骨折”……

兵家打仗靠谋略,父母陪娃写作业靠怒吼?孙子:搞反了搞反了

兵家打仗靠谋略,父母陪娃写作业靠怒吼?孙子:搞反了搞反了

不少父母自我调侃道:“上辈子造了什么孽,今生要陪孩子写作业”,还有的家长直接怒吼:“你(孩子)是老天派来收拾我的吗!”,道出了无数父母内心的无奈与心酸;

兵家打仗靠谋略,父母陪娃写作业靠怒吼?孙子:搞反了搞反了

到底是熊孩子不争气,还是父母活该受罪?我们暂不定论,但值得我们探讨的是,父母应该如何从战略的角度,规划孩子的成长?而不是患得患失,急功近利,既难为了孩子,也伤害了自己。

俗话说“一口吃不成一个大胖子”,常言也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总之,前人的智慧,总是不忘提醒我们——凡事不能急,慢慢来,世界万物都有它的成长(发展)规律,你急也没有用,反而徒增不必要烦恼和焦虑;

但是不少全职妈妈也有话说:

“孩子现在不拼命不努力,以后拿什么和别人竞争呀,绝对不能让咱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于是,各种辅导班,特长班占据了孩子的周六周天,甚至寒暑假,孩子变成了上紧发条的钟摆,一刻不停的与时间赛跑;

而一旦孩子表现出与父母意愿不符(例如:不想\不愿\排斥学习等)的时候,父母就大动肝火,恼羞成怒,对孩子反复唠叨、训斥,甚至打骂;

兵家打仗靠谋略,父母陪娃写作业靠怒吼?孙子:搞反了搞反了

总之,父母对孩子学习上的关注和重视,可以说是无以伦比的,但结果往往却事与愿违,不少孩子在父母的严格要求下,却发展出了厌学、叛逆、偏执等消极行为,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02

父母用战术上的勤奋,真的能弥补战略上的缺失吗?管理大师余世维教授曾有一个比喻,大意如下:

“有一个驴友到一个地方旅行,问当地人,火车站怎么走?当地人头也不抬指了一个方向,这个驴友欣喜万分,拼命的的赶路,结果走了一天,也没见到火车站,原来,那个当地人指错了方向……所以导致这个驴友,赶路赶得越急,反而偏离原来的目的地越远。”

所以,战术上的勤奋,就好比我们赶路的速度,我们叮嘱孩子快点快点再快点,几乎把全部的时间都用来赶路;

但结果呢,一旦方向搞错了,孩子越勤奋越努力,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因为“指路”的人,一开始就指错了方向。

兵家打仗靠谋略,父母陪娃写作业靠怒吼?孙子:搞反了搞反了

比如,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父母这样对孩子说:

“这件事,我跟你讲了多少遍了,为什么老是记不住呢?”

“这道题,我教了你多少遍了,怎么还是不会做呢?”

“上个礼拜不是刚教过你吗,怎么又忘了?脑子进浆糊了?”

可以说孩子老是“不长记性”这件事,困扰了无数的家长——为什么刚说完,孩子转身就忘了呢?赫尔曼.艾宾浩斯教授是进行记忆力实验的第一人,他根据实验资料,总结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他发现,我们人在记忆东西的时候,在最开始的20分钟内,往往遗忘得最快(遗忘40%),而后,我们的遗忘慢了下来(随后一个月内只忘记25%);

也就是说,不管父母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反复强调了多少遍,也不管孩子当时记得多牢固,但是在熟记的一个钟头内,孩子就差不多忘掉了一半的内容;

所以,想要让孩子有效的记住知识(或者父母交代的话),跟你当时讲了多少遍没关系,而在于讲完的20分钟内,有没有及时地帮孩子复习,并且在随后的时间内,定期帮孩子巩固记忆,如果没有做这些工作,你就是讲上一万遍,也难逃孩子对父母的话“左耳进右耳出”的结局;

兵家打仗靠谋略,父母陪娃写作业靠怒吼?孙子:搞反了搞反了

而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拼命对孩子唠叨、强调甚至训斥(表面上看尽心尽力),属于战术范畴,而父母掌握人记忆事物的规律(遗忘曲线),并且根据这个规律,在针对性的时间内巩固复习,则属于战略范畴;

因此,父母战术上,再怎么勤奋,也弥补不了战略上的缺失和懒惰,正所谓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就是这个道理。

03

父母到底应该用那种战略态度,来对待孩子的学习嗯?

2500多年前,中国春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孙子有话说: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过去擅长打仗的将帅,首先做到实力强大而不被敌人战胜,其次等待战胜敌人的时机。不被敌人战胜的关键在于自己不犯错误,能够战胜敌人的关键在于敌人是否出错。

用在对孩子学习的教育上,我们可以理解为:真正善于指导孩子学习的父母,首先要做到的是,让孩子有一个强大的内心,不至于被学习中的困难挫折所打败;然后,再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与蜕变。孩子能不能不被学习中的困难挫折打败,关键在于父母(不要犯教育上的错误),而孩子未来能不能取得成功,则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以及时代给予他的机遇;

也就是说,前者(孩子不被挫折打败)是我们为人父母可以努力争取实现的,而后者(一定要考高分,找好工作)就不是我们父母(包括孩子)可以主观决定的,更多的是取决于外界的因素和机遇;

比如,孩子考试前,非常努力地复习了A、B章节的知识点,但是考官出题的时候,偏偏选择了C章节的内容,结果孩子没有考好,父母对孩子劈头盖脸地训一顿,你说孩子是不是很冤枉?

再说了,孩子考得不好(受挫)也有考得不好的意义,重来没有那个成功人士说过,我的成功是因为没有遇到过任何挫折,恰恰相反,越是成功的人,遇到的挫折失败也越多,正如马云在一次采访中说道:

在成功创办阿里巴巴之前,我申请过30份工作,但是全部被拒绝,曾经申请过10次哈佛大学(赴美留学),但还是被拒绝了……

就像“破茧成蝶”的故事一样,毛毛虫在“破茧”之前,必须通过痛苦地挣扎,才能让翅膀硬起来,才具备“成蝶”条件;

兵家打仗靠谋略,父母陪娃写作业靠怒吼?孙子:搞反了搞反了

相反,如果一味地追求速度,或者干脆用剪刀来“破茧”,就算孩子成功的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天空(比如考上名校),但是却扼杀了孩子飞得更高的潜力和机会,教育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就像前些年轰动一时的清华大学某学生的“泼熊事件”,父母没有站在战略的角度,规划孩子的成长,而一味的追求分数、成绩、上名校,那么,这种高分低能的悲剧,必将重演。

04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不可胜”(不被挫折战胜)的战略性智慧,来指导孩子的学习呢?

(一)把关注点放在孩子问题的“改善”上,而不是“完美”上。

比如孩子写作业,一共是十道题,只做对两道题,如果父母把注意力都放在孩子做错的八道题上——才十道题你居然能做错八道题?你怎么那么笨!

那么孩子一定感到无比沮丧和失败,下次别说做对两道题,可能连写作业的心思都没有了,因为写作业等于痛苦;

如果相反,父母把注意力放在做对的题目上——不错,这两道题完成得不错,下次争取做对三道题好不好!孩子自然充满动力,因此追求“完美”,让孩子望而却步,追求“改善”,孩子才会越挫越勇。

兵家打仗靠谋略,父母陪娃写作业靠怒吼?孙子:搞反了搞反了

(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不是以父母威严强逼孩子学习。

孩子爱玩游戏,父母不允许孩子玩,偏要逼着孩子去学习,结果,孩子回到房间偷偷的玩,或者干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我相信,我们父母儿时也曾经历过,如何避免呢?

我们知道大禹治水是用疏导的,而不是用拦堵的,因此,与其和孩子对着干,倒不如就着孩子的兴趣点,慢慢转移到学习中来;

就像有一个妈妈,看到女儿喜欢玩游戏,就引导孩子每玩一款游戏,就把游戏中涉及到的英文单词翻译出来,并且牢牢记住,结果孩子游戏打得非常好,同时英语成绩也水涨船高,后来考上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三)鼓励孩子跟自己比,而不是跟别人比,先战胜自己,再战胜他人。

不少父母,在教导孩子的过程中,老是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殊不知,拿孩子和别人比,会先让孩子输掉自己,再输给别人;

因为,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强中更有强中手,再怎么比,孩子永远是失败的,落后的,令父母失望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高中生参加高考,一旦没考好,就受不了打击,有的甚至想不开,自寻短路,其实就是在常年错误比较中,认为一旦高考失败了,自己就彻底失败了,再也没有机会了;

兵家打仗靠谋略,父母陪娃写作业靠怒吼?孙子:搞反了搞反了

或者认为自己将永远落后于人了,因此,再也找不到活下去的动力了;所以,父母应该引导孩子和自己比,每天进步一点点,先战胜自己,放宽时间以及生命的长度,就像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毕业典礼对同学们说的一段话:

“你们5年做成的事情我做10年;你们10年做成的事情,我做20年;你们20年做成的事情,我做40年……”

在浮躁的现今社会,孩子需要的,不是战术上的“追赶”,而是战略上的“耐心等待”,正如常言所说:“笑到最后,才笑得最美”,所谓笑到最后,就是不要对眼前的得失耿耿于怀,而应该放眼未来,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先把孩子培养成不被挫折打败的人;

然后,在把握机遇,成全孩子的“天生我才”,可以好不夸张的说,父母的格局以及战略性思维高度,决定了孩子未来所能抵达的人生高度,因此,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更需要成长提升的,是我们父母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孙子   父母   常言   兵家   谋略   勤奋   战术   挫折   敌人   规律   事情   方向   错误   记忆   努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