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痴迷手机游戏是病,父母这样“治疗”,孩子心甘情愿放下手机

文|廖老思(专注于家庭教育,有该文原创版权,欢迎转发收藏)

01

现如今,孩子痴迷于手机游戏的问题,已经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压在父母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让家长们头疼不已。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孩子如果每天玩手机、游戏的时间,只要超过1小时,就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和伤害,轻者导致情绪大起大落,内心幸福感指数降低;重者可能出现严重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还有的孩子,在持续长时间玩手机游戏后突然猝死,类似新闻,层出不穷。

孩子痴迷手机游戏是病,父母这样“治疗”,孩子心甘情愿放下手机

很多家长,看到自家孩子痴迷玩手机、游戏,就认为是孩子的问题,是孩子贪玩,欠管教;于是,就对孩子进行批评、怒骂,甚至体罚,但是效果甚微,其实,父母对孩子痴迷于玩手机游戏问题上的认识,存在以下3个误区:

02

误区1:认为孩子痴迷于玩手机游戏是个人习惯问题。

不少家长把孩子痴迷于玩手机玩游戏看成是孩子个人习惯的问题,认为是孩子养成了某个坏习惯,就像随地吐痰、做事拖拉、丢三落四等坏毛病,只要严厉批评几次就搞定。

实际上父母这种认知显然是过于“轻敌”了,世界卫生组织早已经将“游戏成瘾”列为疾病;北京某权威医院,也针对沉迷手机、游戏等有成瘾行为的患者,还专门启用了“行为成瘾病房”;因此,“游戏成瘾”是病,得治。

要知道,“疾病”和“习惯”的概念是天差地别的,习惯问题或许可以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进行纠正、感化;而“疾病”则需要通过专业、系统、持续跟进的科学态度进行对待,以及矫正和治疗。

孩子痴迷手机游戏是病,父母这样“治疗”,孩子心甘情愿放下手机

误区2:认为通过短时间内强行管教或干预便能解决问题。

不少父母在对孩子痴迷玩手机游戏的行为,进行多次管教与干预发现效果不明显后,内心就开始变得异常焦虑,火急火燎;甚至对孩子的管教由“口头唠叨”升级为“打骂教育”,希望通过短时间内的强行干预,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结果往往让父母大失所望,甚至起到了反作用,孩子的“瘾”不但没有消减,反而在父母的干预刺激下愈演愈烈,甚至一发不可收拾;孩子为躲避父母干预,通宵熬夜玩游戏的案例,不在少数;也就是说,对于孩子痴迷于玩手机游戏的行为,父母希望通过强行干预,以达到短时间内见效是行不通的。

孩子痴迷手机游戏是病,父母这样“治疗”,孩子心甘情愿放下手机

误区3:父母将问题的焦点锁定在孩子身上,而忽略了自身原因。

不少父母认为,孩子痴迷玩手机、游戏,都是孩子的错,问题全出在孩子身上。于是,从头到尾盯着孩子的问题不放,却忽略了家庭以及父母自身的因素,著名犯罪学家李玫瑾教授曾说:

“手机游戏这是‘导火索’,不良的亲子关系才是‘炸药包’”

要知道‘导火索’是没有杀伤力的,而‘炸药包’才是真正问题所在。如果父母不反思家庭以及自身所存在的问题,那么,就难以触碰到孩子痴迷于手机游戏的真正原因。

03

其实,孩子沉迷手机游戏,它实际上是一种“行为成瘾”综合征,那什么是“行为成瘾”呢?

心理学家给出以下解释:

所谓“行为成瘾”指的就是对某一种行为,无法自制的反复地渴求,比方说酗酒、嗜赌成性,还有沉迷游戏,哪怕明明知道这种行为会造成一些不良的后果,甚至已经对自己,对他人造成过伤害,可是依然无法控制住自己,就导致正常的工作、学习、社交都受到严重影响。

也就是说,很多时候,孩子也知道整天玩游戏是对身体有害的,甚至他也听说过不少“长时间玩手机导致猝死”的新闻案例,知道过度沉迷游戏后果的严重性;

但是,他就是克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就像网友调侃道:“手机像是长在了孩子的手上,与孩子形影不离。”,这也说明了,为什么父母企图通过说教、打骂、严厉训斥、批评等方式,来帮孩子戒除“手机游戏瘾”,却起不到显著效果的原因了。

那么,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够有效矫正孩子的这种手机游戏“行为成瘾”问题呢?

我们先来说一下北京某医院的“应对之法”。这家医院针对有“行为成瘾”的患者,专门启用了“行为成瘾病房”,据说这些病房都是开放性的,可以和家人一起居住生活,在病房里,有迷你KTV、动感单车、游戏沙盘、彩色铅笔等运动或娱乐设备;

孩子痴迷手机游戏是病,父母这样“治疗”,孩子心甘情愿放下手机

能够帮助患者有效转移注意力,找到其他获得快感和获得成就感的事;而且医院还定期组织安排一些读书会、画画会之类的集体活动,把患者拉回到正常的人际交往中。

当然,话说回来,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这样的条件和机会,能够带孩子住进这样的病房接受专业治疗;那么,对于我们大都数普通家庭来说,还有哪些方法能够有效矫正、改善孩子痴迷于手机游戏的问题呢?

04

(一)用“正面视角”来看待并强化孩子玩手机游戏中的某项特质,以达到慢慢转移孩子注意力和兴趣的目的


要做到这一点,父母首先要调整自己的思维观念,要换一个视角来看待孩子玩手机游戏的问题;我们经常说孩子玩游戏不好,不仅影响学习,而且还损伤视力,严重威胁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之所以会这样认为,就是用“负面视角”看问题的结果。

其实很多孩子痴迷于玩游戏,除了闲得无聊寻求刺激之外,更多的是寻找一种自我认同感,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我是有价值,我是值得被认可的;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是一个“屌丝”,但是在虚拟网络里孩子们可能正享受着“大侠”待遇;总之,孩子需要找到“自我认同”的证据,如果在现实中找不到,那么,他们就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虚拟网络里。

孩子痴迷手机游戏是病,父母这样“治疗”,孩子心甘情愿放下手机


因此,父母完全可以从这一点进行切入,具体怎么做呢?


父母可以把孩子在进行“玩手机游戏”这个活动,所涉及到的正面积极的特质,有意识的强化出来;例如:

1.和队友联机组队——特质:团队协作能力、合作精神等

2.游戏操作技巧——特质:反应速度快、应变能力强等

3.不充值不外挂——特质:独立自主、勤俭节约等

4.长时间玩游戏——特质:注意力集中,专注性强等

总之,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将孩子手机玩游戏过程中表现出来特质,用“正面视角”把它强化出来,这样做有以下几点好处:

1. 孩子得到了父母的认可,对父母心生好感,可有效缓解亲子矛盾,以及拉近亲子关系。

2. 当孩子接受了父母正面视角下的自我,就更容易发展出与之相关的其他积极行为。

例如,有一个孩子打游戏非常厉害,别的孩子玩游戏都靠花钱充值,他几基本上没花钱,都是凭自己的实力打升级的,这无形当中就少花了很多冤枉钱,就相当于为父母节省了不少的开支;因此,在父母对其“独立自主、勤俭节约”观念的强化以及暗示下,孩子在其他地方,也表现出了有意识的“省钱”行为,比如:去超市买东西会货比三家等等。

3.可以引导孩子发展与该特质相关的其他活动。

比如针对孩子玩游戏团队协作能力强,非常具有合作精神这一点,父母就可以引导孩子尝试参加篮球、足球等多人进行的训练和运动;将孩子的注意力,从虚拟世界中,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孩子痴迷手机游戏是病,父母这样“治疗”,孩子心甘情愿放下手机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在用“正面视角”强化孩子某项特质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三个原则:

1.聚焦:一个时间段内,重点聚焦在某项特质上,不要今天强化“专注力”,明天强化“合作精神”,把孩子都搞糊涂了。

2.重复:最好要不断重复这些信息,让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我是一个非常善于“团队协作”的人,或是一个“注意力集中”的人。

3.理解:用孩子听得懂的话与之交流,不要唠叨,也不要过分强调,点到为止即可,比如对孩子说:“孩子,这盘游戏打得不错,可以看得出来你是一个做事情很专注的人!”


05


(二)引导孩子将玩手机游戏的行为,关联到巨大的痛苦上,以此中止孩子旧有的成瘾行为模式


在历史上,这个技巧曾被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老婆马皇后,运用得如火纯青。当时的南京城赌风盛行,马皇后为了禁毒,命人建造了一座“逍遥楼”。

据说这座楼炎夏关紧门窗,能把人憋死;寒冬打开门窗,能把人给冻死。马皇后命人将那些赌徒关进“逍遥楼”中,让他们放手豪赌。但楼里没有座位,只能站着赌,而且也没有茶水和食物。

刚开始这些赌徒还挺享受,认为捡了个大便宜,可以一次性赌个痛快;结果,三天不到,这些赌徒就再也受不了了,有的甚至跪在地上痛哭求饶,并且写下“悔过书”承诺以后再也不赌了,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已经将赌博和巨大的痛苦关联在一起——口干舌燥,饥渴难耐,(站的)腰酸背痛,头晕目眩,实在是痛苦至极啊。

当然,我们不可能把像马皇后对待赌徒一样来,对待我们的孩子,但是,其中的道理还是可以借鉴的。

比如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机会(作者注:不要选择孩子玩游戏正玩得火热的时候,最好选择和孩子单独散步的时候),对孩子说:“如果妈妈只剩下一天的生命了,你会做哪些事情呢?,你还会顾着玩手机吗?”

孩子痴迷手机游戏是病,父母这样“治疗”,孩子心甘情愿放下手机

孩子可能会说:“不会,如果真是那样,我会陪在妈妈身边。”,这个时候妈妈就可以说:“妈妈听你这么说很高兴,你知道吗?你玩手机的时间,就是妈妈逐渐走向衰老走向死亡的时间……而有你陪伴的时间,才是幸福的”

这样,我们就在孩子的大脑里根植了一个联想——“玩手机游戏”等于“妈妈生命的逝去”,当孩子脑海里有这个观念时,就会时时的警醒自己,少玩游戏,多陪陪父母;

尽管,孩子有了这种痛苦的联想,他不至于立马出现翻天覆地的改变,但是,这个观念会持续在孩子的大脑中发挥作用,每当孩子拿起手机,他就不自觉地关联到“妈妈生命正在逝去”的痛苦;久而久之,这种痛苦就会助力孩子战胜内心那个,渴望享受眼前的快乐的自己,从而逐渐摆脱对手机的依赖了。

犹太作家沙拉曾经也用这个方法来压制孩子“碰毒”,她曾对孩子说:

“我的底线是你们不可以吸毒。如果你们吸毒,被我知道的话,我就会结束自己的生命。”

当然,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每个孩子的情况也各异,家长们切忌生搬硬套,一定要根据自己家庭以及孩子的实际情况,将以上道理和方法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我相信,每个父母终究能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成为孩子生命中名副其实的贵人。

我是廖老思,专注于家庭教育,擅长解决孩子玩手机、游戏、叛逆、厌学等问题;感谢关注,有你的关注,家庭教育在科学化的路上会更进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父母   孩子   这一点   手机   赌徒   病房   特质   皇后   视角   心甘情愿   误区   痛苦   习惯   妈妈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