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手机游戏会导致性格孤僻冷漠?重塑良好亲子关系刻不容缓

01

有一个家长向我咨询,说自己的孩子马上要面临升学考试了,可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迷上了玩手机游戏,而且一玩就是通宵达旦;

用这个妈妈的原话说就是:“他白天可以不吃饭,在床上睡一整天;而且还不让人打扰,你唠叨他几句,他脾气比你还大,哎,这样下去可怎么办呀?”

孩子沉迷手机游戏会导致性格孤僻冷漠?重塑良好亲子关系刻不容缓

无独有偶,有一个父亲,平日里对孩子的管教非常严格,最近孩子迷上了玩游戏,这可把父亲给彻底惹怒了,他甚至不惜拿着木棍、菜刀吓唬孩子,打压孩子玩游戏的行为。

有一次,父亲看到儿子情绪不太对劲,于是走进房间和儿子聊天,没想到儿子对父亲的关心一点也不领情,反而叫父亲滚出去,于是两父子就开始激烈争吵起来了;

让人没想到的是,一向来占上风的父亲,却狠狠地挨了儿子的一记耳光,这下可把他给打蒙圈了——什么情况?这是我亲生的吗?怎么变得这么无情无义?

不少家长把孩子这种性格上的孤僻、冷漠与无情,怪罪到“手机游戏”的头上,事实果真如此吗?非也。

著名心理学家梅尔兹在其著作《人性的开拓》一书中写道:

“(人)大部分的自我信念,都是从我们过去的经验、成功、失败、屈辱、胜利、以及他人对我们的反应——特别是童年早期的经验所形成的。”

也就是说,孩子将变成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父母对其的态度以及所营造的家庭环境。

比如从小缺乏父母陪伴和关爱的孩子,所形成的自我观念便是:“我是一个没人爱的孩子,除了自己,谁都不能相信,包括父母。”

而对于某些父母习惯了对孩子采取粗暴打骂的教育方式,同样会在孩子的内心构建出畸形的自我观念——谁的拳头硬听谁的,当心情不爽的时候,暴力(武力)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

孩子沉迷手机游戏会导致性格孤僻冷漠?重塑良好亲子关系刻不容缓

于是,当孩子青春期发育成熟,个子长得比老爸还高一头的时候,赏父亲一记耳光,在儿子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毕竟,这一招(观念)是从父亲身上学到的。

手机游戏是“帮凶”而非“主谋”

因此,不管是孤僻还是冷酷无情(的性格),实际上都不是孩子在沉迷手机游戏之后,才发展而来的;而是在无数次与父母不愉快的相处或沟通经历中,就已经埋下了“隐患”;手机游戏只是起到了“催化”的作用,它是“帮凶”,而“非主谋”。

那真正的“主谋”是谁呢?实际上是不良的亲子关系,以及父母错误的教养方式,这才是滋养孩子孤僻、无情性格的“营养液”。

尽管如此,手机游戏作为“帮凶”对亲子关系造成的伤害,同样难辞其咎。

02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医生袁勇贵表示:

“过度依赖手机等数码产品,如经常刷微博,看朋友圈,浏览网页等,会有大量无效信息进入大脑,削弱大脑对有用信息的处理能力,最终导致记忆力下降,引起‘数码痴呆’”

孩子沉迷手机游戏会导致性格孤僻冷漠?重塑良好亲子关系刻不容缓

因此,一方面,父母错误的管教方式,导致孩子内心压抑、痛苦;而另外一方面,沉迷手机游戏(大量的无效信息)充斥着孩子的大脑,孩子在心里,哪顾得上给父母留一个位置呢?

更别说参加其他的社会交往活动了,而“手机游戏”对孩子大脑记忆力结构的破坏,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对亲情的麻木与无所谓,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孤僻、冷漠与无情。

为什么呢?因为人是根据大脑中的“记忆回路”所呈现出来的图像(自我意象),从而产生情感的;例如:当孩子回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含辛茹苦的养育,自然便会心怀感恩之情。

但是现在,孩子沉迷手机游戏,满脑子的飞檐走壁,快意恩仇,打打杀杀,哪里有时间以及精力时常惦记父母的好呢?

孩子沉迷手机游戏会导致性格孤僻冷漠?重塑良好亲子关系刻不容缓

当然,哪怕是生为人母的妈妈,也严重忽略了这一点,时常对孩子提醒的,要么是成绩、分数、名校和兴趣班;要么是唠叨训斥责骂孩子的各种缺点以及坏毛病;唯独忘记了父母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唤醒孩子的内心情感。

这就相当于,一个司机把全部的时间精力,都花在了责备、谩骂一辆车速度太慢,轮子太小,颜色太暗,外壳太丑;甚至不惜付出一切代价,换轮胎,换零件,换车身颜色,然后咬紧牙满头大汗地推着车往前走,还要不时地责骂这辆车不争气,一点都不听使唤;

却唯独忘记了启动这辆车的发动机(内核),而孩子内心的情感,对父母的依赖(依恋),以及由此发展出来的亲子关系,便是持续为孩子提供改变动能的“发动机”;

父母只有想办法唤醒这台“发动机”,孩子对自身的改变才能够开足马力,孩子的内心才会有温度和人情味,才会重情重义;

相反,如果父母的关注点全部放在孩子的“机身”和“外壳”上,孩子内在的“发动机”当然只能一腔冷冰了……因此,孩子孤僻无情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拜父母(错误的教养方式)所赐。

孩子沉迷手机游戏会导致性格孤僻冷漠?重塑良好亲子关系刻不容缓

那么,父母到底应该如何唤醒孩子内在的情感,重塑良好的亲子关系呢?

03

(一)聊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愿意跟你聊


要知道,沟通就好比人身上的血管,无法与孩子建立良性的沟通,就好比血管堵塞了,无法完成正常的代谢工作,这无异于会严重威胁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同理,如果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不顺畅,甚至严重“堵塞”,试问亲子关系又怎么可能好的起来呢?

有的父母可能要喊冤了——我也想和孩子沟通,可是他根本就不愿和我们大人聊天;我就问她们,你们一般和孩子聊什么呀?

她们倒是回答得挺干脆:“那还能聊什么,就聊学习呗,或者聊学校老师所反馈的孩子的坏毛病,结果,话还没说上两句,孩子哐当一声,把自己关进房间里,一门不出二门不迈,直接可以把你气成‘急性哮喘’!”

还有的家长则说,我家孩子,除非你跟他聊游戏,他立马就来了兴致,但是如果你把话题一转到学习上,他又像泄了气的皮球,无精打采,对你爱理不理的,你说气不气人!

孩子沉迷手机游戏会导致性格孤僻冷漠?重塑良好亲子关系刻不容缓

事实上,家长们陷入了一个误区,总是奢望一开始就和孩子建立畅通无阻和谐的沟通;这就好比,让一个原本一腔冷冰的人,突然转身变成满腔热血的人,恐怕不是装的,就是傻的,同意吗?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破冰”自然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因此,父母与孩子沟通,最开始的目标,不在于要建立多么和谐有效的沟通,只要孩子愿意跟你聊,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换句话说,我们不要一上来就和孩子聊学习,聊孩子的缺点,这样估计换做谁也是不愿搭理的(话题终结者);相反,我们可以聊孩子感兴趣的话题;

比如,孩子爱玩游戏,那就拜孩子为师,向孩子请教成为游戏高手的秘诀,并且由衷赞叹孩子游戏技能力的高超;或者和孩子聊他在游戏领域所崇拜的对象,以及最讨厌的人物是谁,原因是什么等等。

孩子沉迷手机游戏会导致性格孤僻冷漠?重塑良好亲子关系刻不容缓

总之,不要担心跟孩子聊游戏,会导致孩子越加沉迷,恰恰相反,让孩子愿意迈出第一步,愿意和父母分享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并向父母敞开心扉,才是唤醒孩子内心情感的正确打开方式。


04


(二)改变孩子的行为,不如改变孩子的思维“依据”


当孩子愿意和我们聊天的时候(哪怕开始只聊游戏),父母可以逐渐加量,多引导孩子回忆过往(特别是和父母相处时)愉快或感动的经历。

比如若干年前,全家人一起去外地旅游,爸爸和孩子一起跳进河里抓鱼,大家玩得非常开心尽兴……又或者,帮孩子回忆他的小时候:有一次发高烧,恰好天下大雨,拦不着车,妈妈披着雨衣,背着孩子,踏着坎坷的泥水路,长途跋涉送孩子去医院看病等等。

孩子沉迷手机游戏会导致性格孤僻冷漠?重塑良好亲子关系刻不容缓

要知道,昔日的快乐与感动,并未随时间完全消失,只要父母在恰当的时候,将其激活唤醒,那些曾经的快乐点滴以及感动瞬间,同样可以成为亲子关系的有效“养料”,而且,其“营养价值”是无法替代的。

总之,父母要善于借助过往的感动以及美好的画面,以建立孩子内心的自我意象(情感联想画面),正如心理学家梅尔兹所说:

“就我们自身而言,自我的一项观念或信念绘进了这幅画(自我意象)里,这观念或信念就变成真的,我们不会去怀疑它的效用,反倒会秉着这个似真的观念或信念去行事。”

当孩子的脑海里,时常浮现出往日与父母和谐且愉快相处的时光,或者重温那些令人感动的经历时,孩子在自我意象的不断催眠(说服)下,便会自我消融内心的坚冰,重新找回了与父母和谐相处且愉快的依据——

切记,孩子需要的是,自我说服的依据,而非被父母说服的“大道理”,因此,父母完全没必要想方设法去说服孩子改变,只需要提供有利于亲子关系的“依据”即可。

而什么样的“依据”是最有说服力的呢?

自然是孩子从自己大脑里“搜索”出来的思维画面,尽管这幅画面的形成(过往愉快、感动的经历),有父母的一份功劳,但孩子往往会把它当成自己真实的想法。

孩子会怎么想呢?——看来,和父母相处是可以很快乐的,要是能回到过去那样就好了,其实,父母还是挺好的,我应该要考虑一下父母的感受……

因此,与其改变孩子的行为(例如:赖床、厌学、爱玩手机、沉迷游戏等等),倒不如积极地帮孩子寻找过往的成功“依据”;

比如对孩子说:“去年在老家,天气可冷了,你却第一个起床,真的太棒了!”或者说:“你知道吗,妈妈最开心的事情,就是之前我们每天晚饭后,都会一起去公园散步,然后听你分享发生学校里有趣的事情,我们很久没有这样做了哦……”

孩子沉迷手机游戏会导致性格孤僻冷漠?重塑良好亲子关系刻不容缓

不管孩子是否有做出积极的反馈(反应),只要在合适的时间以及恰当的机会,我们就积极帮孩子回忆,回忆,再回忆;

那么,孩子积极的自我意象,便会被唤醒,从而产生正向的思维方式(自我说服),并且如梅尔兹所说:“(他)会秉着这个似真的观念或信念去行事。”,孩子行为的改变,便自然发生了……

而亲子关系也将在孩子“正向思维”的呵护之下,愈加的牢固、美满与和谐。

当然,必须说明的一点是,父母在引导孩子回忆过往愉快、感动的经历时,千万不要旧调重弹,把同样的故事说上无数遍,这样可能就会引起孩子的不耐烦了。

切记,话不在多,关键在于“走心”,能够引起孩子充分的共鸣以及感同身受,哪怕只说一次,便足以成就永恒……

我是廖老思,专注于家庭教育,擅长解决孩子玩手机、游戏、叛逆、厌学等问题;感谢关注,有你的关注,家庭教育在科学化的路上会更进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孤僻   孩子   主谋   刻不容缓   意象   信念   大脑   冷漠   无情   内心   观念   性格   父亲   父母   自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