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印或还有1条路,一旦开启全面降价,或遇3个新问题

成功的时候有多辉煌,失败的时候就有多落魄。

最近几年,关于恒大的信息频频出现,8月17日,恒大地产一把手换了,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广东)显示,恒大地产董事长换人、总经理同时卸任,新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同一个人,名为赵长龙。

许家印或还有1条路,一旦开启全面降价,或遇3个新问题

董事长换人、总经理也换人,在企业里,这两个职位可以说是高层的核心职位,当此风口浪尖上的特殊时期,恒大地产换了首脑,不免让房地产业内人士们议论纷纷,有人说这仅仅是企业的一次正常人事变动,大可不必大惊小怪;也有人说,这一次的变化,意味着恒大地产或做好了“沉船”的打算,接任者赵长龙是一名资深的“破产接盘侠”,把公司交给他,无异于传递出类似信号。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恒大一再后退,从曾经的地产头把交椅位置,落得如此“麻烦缠身”的地步?指闻君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丧失了自我调整的机会,高层口号喊得震天响,然而企业决策者们依然按照经验行事,以至于最后想回头也来不及了。

2020年8月末,国家提出了针对房地产行业的三红线政策,要求所有房企把三项指标在2023年6月30日之前全部转绿,如果三红线全部未能转绿,那么融资将不得增长,即便是三条全部转绿,那融资增幅也不可超过15%。与其说这是三红线,不如说这是悬在房地产开发商们头上的“三把利剑”,随时都有可能落下来,债务堆积越高,头顶距离剑锋就会越近,风险系数相应越高。

许家印或还有1条路,一旦开启全面降价,或遇3个新问题

360个行业,为啥针对房地产提出限制融资的策略?说到底还是针对当前国内环境和国际经济大环境的预判:

首先,房价已经涨到了很高的程度,房价收入比普遍超过20:1以上,年轻人不吃不喝需要30多年才足够买得起一套房子,这种情况自然是不正常的。正如经济日报在《别让高房价吓跑了年轻人》一文中说的那样,现阶段很多城市的房价明显太高,高房价直接赶走了年轻人,而城市的发展依赖创新能力,城市创新的动力在于年轻人,年轻人都走了的情况下,谁还来为城市创新和注入动力?所以限制高房价迫在眉睫。

高房价不仅赶走年轻人,而且让家庭对非住房的消费能力降低,突出表现在生育率方面。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14亿人,总规模依然在增长,但是年龄格局却出现了逆转,老年人增加、少年减少。2020年60岁以上的人数量达到2.6亿人,占比达到18%,2020年新生儿只有1200万人,同比2019年再度减少。人口学家梁建章直言,年轻人不敢生娃的原因在于两大拦路虎:①高房价,②教育开支。所以限制房价也是为了提升生育的需求。

许家印或还有1条路,一旦开启全面降价,或遇3个新问题

其次,从国际大环境而言,通胀性风险增加。2020年全球遭遇到了疫情影响,世界各国的GDP呈现出一片绿色,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经济体的经济规模同比下滑,唯独中国呈现出正增长状态。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一个突出的问题摆在了每个国家面前:如何提振经济。最终大家的选择如出一辙:“货币大放水”。影响有多大?王石在3月底发布长文直言,世界各国都在增发货币,新兴国家和经济体或遭遇输入型通胀影响,委内瑞拉、津巴布韦通Z率已经达到了3000%以上。

而且,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受到全球货币增发影响,全球房价逆势上涨,据不完全统计澳大利亚房价涨幅25%,加拿大房价涨41%,瑞典房价涨55%,韩国首尔房价涨20%,美国房产均价上涨10.8%,全球89%的国家房价在上涨。

2020年12月8日,日本73.6万亿日元大方案开始实施,到达4.4万亿人民币;

3月上旬,美国开启1.9万亿美元(约合12.3万亿人民币)经济发展投入方案,失业人员每周发放300美元;

2020年底,欧洲央行投入1.35万亿欧元,2021年初追加5000亿欧元,总体量高达3.87万亿人民币。

一旦热钱涌入,那么首先就会流向利润高、容易套现的行业,房地产自然成为了资本的首选目标。所以需要提前预防,央行和银保监会在2020年多次提到:要系统性防范金融风险,房地产或许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最大的灰犀牛。从这些话语中,不难发现,房地产因为过度金融化,可能对金融系统带来影响,所以限制资本流动,成为了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情。

于是:三红线就此降临了。对于那些高负债的房企来说,如同“索-命-符”一样,稍有处置不顺的话,就随时有关门大吉的可能性,尤其是对于那些早已经形成了高度依赖资金的高周转、高负债的房地产企业,这一波势头来的更加凶猛。

房地产企业破产倒闭的10家房企中,有9家都是因为“现金流和债务”因素。然而恒·大恰好遇到了这个问题,2021年初,债务累计达到8700亿元。这只是自己宣称的规模。有人作出过一项专项研究,认为截止2020年12月31日,它的总负债可能高达16151亿元。

许家印或还有1条路,一旦开启全面降价,或遇3个新问题

虽然许总退居幕后,但依然是实际掌门人之一,如何度过这个“关口”?业内人士给出了3个解救策略:

1、有一个白马骑士,带着巨额资金到来,注入进去,成功帮忙解围。

2、变卖资产,像2017年的王健林一样,也曾遭遇2000亿元的债务,出手了大批量的万达地产项目,最终成功突围。

3、加快出售房子,把手中的房子尽快销售掉,以回款获得周转时间。

指闻君认为,第一种的可能性很小,资本的嗅觉非常灵敏,就像华人首富李嘉诚说的那样,商人经营的本质首先是保住资本,然后才考虑赚取利益,李嘉诚认为如果连资本投入都带有巨大的不确定性的话,那么自然不敢冒然进入。

第二条路其实也不顺畅,地产规模已经称为“宇宙第一房企”,不是随便出售几个优质资产就可以实现补窟窿的,更何况现在手中的优质资产并不多,恒D物业价值780多亿,恒D汽车价值1300多亿,就算是全部出售掉,那换回来的现金,也不足以弥补现在5700亿元的债务缺口。

许家印或还有1条路,一旦开启全面降价,或遇3个新问题

所以,许家印离场,出困境或还有1条路:开启全面降价。根据2020年披露的数据显示,许总在全国还有接近800个楼盘正在开发,楼盘覆盖229个城市,在建工程达到1.23亿平方米,这些楼盘和房产建成之后价值有多高不言而喻,不仅可以偿还完毕5000多亿元外债,而且可以有很大利润空间。

然而,现在售房,似乎并不那么容易了,央行不仅限制了房企们的融资规模,而且限制了购房者的按揭贷款规模和比例。在调控亦步亦趋的加持下,市场上购房信心很弱,不少准备买房的人纷纷站到了观望者的队伍。所以,如果想要以销售换回款,估计只能选择降价促销了。但这并不是容易做的事情,一旦开启全面降价,或遇3个新问题!

1、购房者的信心指数不高。8月5日,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将H大地产的评级从 B- 下调至 CCC,而这并不是第一次下调其评级了,在前两周,就连续多次下调评级。这种级别下降,不仅影响的是资本的信心,更影响到买房者对购买其楼盘的信心。无疑,这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何克服有待验证。

许家印或还有1条路,一旦开启全面降价,或遇3个新问题

2、不少城市限制降价幅度。房价基本上市场自发调节,然而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不仅不允许房价过快上涨,而且不允许房价过快下跌,大涨和大跌都不利于市场平稳。2021年以来,已经有多个城市陆续出台了“限跌令”,比如不允许房企销售价格低于备案价的85%,也就是说房价降幅不可以超过15%。而这个幅度远远小于以往金九银十的促销力度。

3、对整个市场带来冲击。房价下行,往往会产生连锁效应。2020年三红线出台之后,河南省房地产商会组织闭门会议,提出大家都不降价的目标,然而随后3天,就有至少2家楼盘宣布降价了,其中一个从4.5万元直接调低至2.6万元,接近腰斩。与此同时万科、融创、碧桂园、世茂等房企纷纷降价,市场上形成了一次降房价小高潮,无疑会对平淡的市场带来影响。

所以,许总该何去何从?真的到了考验“存亡”的时刻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不允许   央行   红线   债务   新问题   融资   楼盘   房价   年轻人   资本   规模   国家   城市   房地产   地产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