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内,高层态度3大“反转”?五大房企联合降价,走向清晰了

在一次节目中,王健林接受台下的观众现场提问,一位观众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你认为,房价接下来涨还是跌?”对于常人而言,这是一个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因为如果你说涨,那么别人就可能用“看涨”的观点来批评你,说你鼓吹房价。如果你说跌,那么已经买房的人同样会批评你,认为你说得不合理。

5天内,高层态度3大“反转”?五大房企联合降价,走向清晰了

面对两难的问题,王健林用了相对委婉的方式来回答,王健林说到“你去看看各个城市,现在有多少房子了,房价如何还用说吗?”看起来,他又把这个问题的“球”抛给了问题提出者,不管他查看各个城市的房子之后,给出什么结论,反正这个结论不是王健林给的,所以不用承担“批评”的风险。

那么,在王健林的这番话中,究竟是认为房价可能会涨还是可能会跌呢?指闻君认为王大概率提示房价会下行。这一点万科前董事长王石就说过,王石直言,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流动性的社会,如果你买了房子,很容易把自己固定住,而工作和生活的个人是移动的,所以王石不建议买房。与此同时,王石提到,房产过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年轻人结婚不用买房,男方的父母亲会把很多套房子给年轻的夫妻、女方父母的房子也会交付给你,所以根本不用担心没有房子住,杭州马也有此言,他提出未来年轻人结婚之后,至少能继承5套以上的房子,所以根本不用购房。

5天内,高层态度3大“反转”?五大房企联合降价,走向清晰了

不管专家们口中认为房价“上涨还是下跌”,过去20年的实践证明,房价停歇(下行)是短暂的,房地产上行才是常态,1998年住房改革之初,全国平均房价为2000元/平米,然而到了2020年的时候,全国房价已经涨到了9980元/平米。截止2021年6月底,上半年新房销售均价达到了10702元/平米,涨幅超过400%,这连被称为“资产保值”称号的黄金也自叹不如。所以,如果你具有“前瞻性”眼光,那么你应该在过去的20年里,至少购买了1-2套房产;相反地,如果你没有抓住房价上涨的契机,实现家庭资产增值,那你的资产差距就可能逐渐拉大。

那么,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房地产还具有增值潜力、买房还有盼头吗?一系列新信号建议提前知晓:5天内,高层态度3大“反转”?五大房企联合降价,走向清晰了

一、高层态度3大“反转”。

1、央行措辞严厉,金融举措从原来的宽松开始收紧。2020年全球受到突然性事件影响,中国也不例外,在2-3月份个别月度经济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为了重振经济增速,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央行纷纷大手笔开启了货币大放水计划。在2020年我国也不例外,M2增速一度超过双位数10%。降准降息的举措频繁出现,市场上资金充足,房地产企业们也根本不用为资金发愁,买房人贷款也相对容易,就连LPR也连续出现了2次下调的情况。

5天内,高层态度3大“反转”?五大房企联合降价,走向清晰了

然而,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央行对楼市的资金面开始收紧,首先是“三红线”要求房企们降低负债等指标;其次是“双限令”,要求银行设置对房地产企业和房贷个体人的上限比例。下半年以来,不仅多个城市多家银行停止了二套房的按揭贷款,而且房贷利率出现连涨的情况,LPR已经超过15个月原封不动,上海、杭州、南京、成都、温州、深圳等首套房利率普遍上调,二套房甚至逼近7%。

7月22日,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调控楼市资金面,完善金融的长效机制,严格进行房地产企业的“三线四档”融资管理。可以说楼市资金的态度彻底转变了。

5天内,高层态度3大“反转”?五大房企联合降价,走向清晰了

2、城市“房价问责”出现了。同样是7月22日,住建部专家提出,今后要对城市房地产调控不力,进而导致房价过快上涨的进行问责。这对于今后的住房市场影响程度可以想象。

过去的几十年里,房地产一直被视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自从2003年明确提出这个定位以来,各大城市的土地财政依赖度快速提高。2009年土地出让收入达到1.4万亿元,只有GDP总量的4.1%;然而随着地价的快速上涨,土地的价值和出让金规模也快速攀爬,到了2020年,土地出让达到8.4万亿元,等于GDP总量的8.3%。比起10年前,足足提高了100%(也就是增长一倍)。

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房地产发展,房地产发展的同时,地价快速爬高,进而再度助推房价上浮,周而复始,成为了城市经济的主要来源。最终购房者的资金和财富源源不断流向了住房市场。住建部提出,要对房价上涨过快的问责,也就表明,今后城市不可能继续依赖土地发展了。

5天内,高层态度3大“反转”?五大房企联合降价,走向清晰了

3、多家央媒接连提出,要限制高房价。7月下旬,新华社、中国经济网等央媒连发多篇文章,都提出高房价应该限制、要保障住房需求实现。例如新华社直言,合理的房价才是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关键,要保障年轻人和新市民的住房权益。加速建设保障性住房和调节商品房市场的价格,让想买房的人能够买得起房子。

与此同时,经济日报在《别让高房价吓跑了年轻人》一文中直言,城市的发展依靠的是创新能力和年轻人,但是目前而言,很多城市的房价显然过高了,以至于年轻人买不起房子纷纷离开,失去了年轻人的情况下,谁来创新呢?所以“房价太高,亟待调整”。

二、5家房企联合降价,2021年楼市走向清晰了。

随着高层对楼市的态度转变,市场也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新变化,尤其表现在新房销售和购房需求量方面。2020年购房需求被抑制,2021年1-3月份得到了快速释放,由此导致个别城市住房市场过热,随后调控雨点般袭来,从4月份开始,深圳、合肥、成都、南京等多个城市被约谈,热点城市的住房调控再度加码,于是我们见到“新房降价,二手房阴跌”的情况出现。

5天内,高层态度3大“反转”?五大房企联合降价,走向清晰了

内行人认为,这或许是今后的常态化情况,龙头房企已经开始带头降价了。

根据中国经济周刊发布的数据显示,现在多家房企正在进行打折促销活动,比起今年1月份的房价水平,万科、碧桂园、恒大、融创中国、保利这5大房企,销售价格都呈现出下滑的情况,比起2020年底和2021年初,分别下降了2890元、28元、696元、1980元、5200元。

虽然说,上边只列举了5个房企降价的数据,但是我们知道,中国房地产企业接近10万家,上述的5个稳居龙头企业地位,就连他们也要采用“以价换量”的方式获得现金流,其他中小房企和地方性房企的局面可想而知。

所以,该如何买房呢?基本明朗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态度   地价   央行   中国   房地产企业   楼市   住房   高层   房价   走向   年轻人   清晰   房子   快速   情况   城市   房地产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