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须知:糖尿病与新陈代谢如何影响血糖?

代谢是指从食物中提取能量的身体过程。糖尿病通过降低胰岛素水平影响新陈代谢。这反过来又会阻止身体储存从食物中获取的能量以备后用。

什么是新陈代谢?

糖友须知:糖尿病与新陈代谢如何影响血糖?

新陈代谢是身体通过创造能量的过程来消费身体里的食物和饮料。

进食后,身体开始分解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以便从中释放能量。然后身体使用这种能量来保持器官和生物过程的工作。

有三种主要方式消耗能量:

新陈代谢缓慢的人通常具有较低的基础代谢率。这代表他们在休息时需要比新陈代谢更快或 基础代谢率高的人更少卡路里。

有许多因素可以提高或降低基础代谢率,包括:

糖尿病如何影响新陈代谢?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它会直接损害身体从食物中释放和储存能量的能力。这是由于胰岛素生产问题造成的。

当一个人吃碳水化合物时,身体开始将它们分解成最简单的形式,即葡萄糖。然后这种葡萄糖进入血液,为身体周围的细胞提供能量。

如果血糖水平过高,胰腺会释放胰岛素。这种激素告诉肝脏从血液中去除葡萄糖并将其转化为糖原,供身体稍后使用。

在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水平低于他们需要的水平。这会在血液中留下高水平的葡萄糖,如果不治疗,后果很严重。

糖尿病如何影响蛋白质代谢?

除了碳水化合物,身体还可以使用蛋白质作为能量来源。在某些情况下,身体可以分解自身肌肉中的蛋白质以获取能量。称之为代谢分解。

1型糖尿病患者没有从他们的药物获取足够的胰岛素,就会遇到分解代谢,导致肌肉质量显著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不会出现同样的效果。

糖尿病如何影响脂肪代谢?

当我们有足够的胰岛素时,身体就能有效地使用和储存葡萄糖。

如果没有胰岛素,身体可以转而使用储存的脂肪。这是通过酮症的过程所发生。

在酮症期间,身体会释放酮,这是从脂肪中分解出来的化学物质。如果酮水平变得过高,它们会使血液呈酸性。这会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严重疾病。

酮症主要发生在1型糖尿病患者身上,但也可能发生在2型糖尿病患者身上。这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需要紧急治疗。

血酮监测仪或尿液试纸可以帮助我们检查酮水平。

饮食、运动和体重的影响

饮食、运动和体重对新陈代谢和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有显着影响。

饮食

富含简单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可以快速消化并提供比人需要的更多能量,可以提高血糖水平。

如果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高水平,身体可能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来将它们降低到健康水平。这反过来会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展。

简单碳水化合物虽然能量含量高,但并不像其他食物那样饱腹。这可会让我们感到饥饿并因此吃更多的食物,从而进一步升高血糖。

简单碳水化合物存在于含有大量糖分的食物中,例如糖果、含糖饮料和冰淇淋。

复合碳水化合物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分解,并且它们会在更长的时间内释放能量。这些包括全谷物、豆类和高纤维蔬菜等食物。

锻炼

当我们进行锻炼或进行其他体育活动时,活动引起的能量消耗会增加。这代表身体可以消耗血液中循环的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加强锻炼也可以锻炼肌肉。肌肉细胞即使在不使用的情况下也需要能量,一个人拥有的肌肉越多,他们在休息时燃烧的卡路里就越多。

体重

体重对新陈代谢也有影响。

高体重会使体内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从而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这代表细胞不会有效地储存多余的葡萄糖,从而更容易出现高血糖。

肥胖、简单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饮食和低水平的体力活动都会共同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展。

胰岛素药物如何影响新陈代谢?

胰岛素药物刺激肌肉、肝脏和脂肪细胞以糖原的形式吸收和储存葡萄糖。当这种情况发生时,血糖水平就会降低。

糖尿病患者的目标是达到胰岛素和血糖的平衡。

使用过多的胰岛素会使血糖降低到危险水平,导致低血糖。使用不足会导致高血糖。

糖尿病会损害身体的新陈代谢,影响它处理和储存能量的方式。这是由于缺乏胰岛素所致,胰岛素是一种控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激素。

如果没有足够的胰岛素,血糖水平就会变得过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导致一系列问题。

锻炼、加强肌肉以及达到或保持适度的体重可以通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复合碳水化合物还可以帮助维持我们全天稳定的血糖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血糖   新陈代谢   碳水化合物   糖尿病   酮症   胰岛素   葡萄糖   分解   糖尿病患者   肌肉   须知   消耗   能量   食物   身体   水平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