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人欲,存天理”这句话,精准的意思是什么?怎么应用?

王阳明对其弟子陆澄说,“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这段话有以下几层意思:其一,“身心修养”的关键是做好一件事:“去人欲,存天理”。 去人欲是修心,存天理是养心,修心养心相辅相成,少一分人欲则多一分天理,多一分天理则少一分人欲。其二,这一件事,“静时”要做,“动时”也要做,心静之时,要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心动之时,也要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其三,做好这件事,循理而行,就能保持内心的宁静。而只想保持内心的宁静,则未必能够循理而行。


“去人欲,存天理”这句话,精准的意思是什么?怎么应用?

对于王阳明这段话中提到的“去人欲,存天理”这句话, 很多人误解了它的意思,以为“去人欲”就是要去除人对色、利、名等的欲望,“存天理”就是熟读圣贤书。

其实,王阳明说的“去人欲”, 本意是去除人对色、利、名等的过分追求,是去除在对待色、利、名等事物上过了、着了、迷了。“过”是过分追求,失之于偏倚,偏离中正之道;“着”是太过在意,沉浸其中,不能自拔;“迷”是被迷住了,被色鬼所迷,被货鬼所迷,鬼迷心窍。

王阳明认为,被色、利、名等事物“迷”了,即是人欲。王阳明说,“好色,好货,好名等”即是人欲。“好”就是着迷,被迷住。王阳明还说,“如人好色,即是色鬼迷;好货,即是货鬼迷”,“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换言之,迷于色,迷于货,迷于名,即是人欲,即应去除。

王阳明认为,七情有“着”, 一直滞留在心上,而不是顺其自然流行,也是人欲。他在与黄省曾交谈时指出,“喜、怒、哀、惧、爱、恶、欲、谓之七情,七者皆是人心合理有的。七情顺其自然之流行,皆是良知之用,不可分别善恶。但不可有所着。七情有着,俱谓之欲,俱为良知之蔽”。

王阳明还认为,七情所感必须“调停适中”,“过”了即是私欲。阳明的弟子陆澄接到家信,告知其儿子病危。陆澄的心非常忧闷,过度悲伤。阳明对他说,“父之爱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人于此处多认做天理当忧,则一向忧苦,不知已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过,少不及者。才过,便非心之本体,必须调停适中始得。”值得注意的是,在王阳明及儒家的学说中,喜怒哀乐等情感的自然流露不算偏倚,而情感的流露“过”了,则是一种偏倚。过犹不及,在情感问题上,主要是“过”而不是“不及”。

王阳明所说的“存天理”,不仅要读贤圣书,更重要的是在自己做事的过程中发现天理,在发现天理的地方存天理。王阳明提出,必须“在理的发见处用功”。“如发见于事亲时,就在事亲上学存此天理;发见于事君时,就在事君上学存此天理;发见于处富贵,贫贱时,就在处富贵,贫贱上学存此天理;发见于处患难,夷狄时,就在处患难,夷狄上学存此天理。总之,无处不然,随他发见处,即在那上面学个存天理。”他告诉我们,人在做某件事时,能循良知而行,这个“做法”本身就是“天理”。如阳明所说,你在事父时循良知行“孝”,这个“孝”就是天理,你把这个天理保存在自己的心中,就是“存天理”。

明白了王阳明所说的“去人欲,存天理“的意思,还需懂得应用的方法,懂得“静时”怎么做,“动时”怎么做?阳明所说的“静时”“动时”是就心灵状态而言。他告诉我们,在无事之时,心静之时要“省察克治”,要进行自我反省,将贪色、贪利、贪名等病根拔除;在有事之时,心动之时,在面对色、利、名等各种事物,引发喜、怒、哀、惧、爱、恶、欲等各种情感时,要“致良知”,要“致知格物”,要“在事上磨炼 ”。只有致知,才能格正恶念恶行,而要格正恶念恶行,并不容易,须“在事上磨炼”才能做到。

简单地说,在应用方法上,静时要“省察克治”,自我反省;动时要“致良知”,“在事上磨炼”。在“去人欲,存天理”这件事上,静时“省察克治”与 动时“致良知”相比,动时“致良知”是核心的部分,关键的部分,因为只有在“动时”能够“致良知”,才能把“去人欲,存天理”落到实处。

当你明白“去人欲,存天理”这句话的意思,能够做到静时“省察克治”,自我反省,动时“致良知”,“在事上磨炼”,你的人格自然得到提升,你的事业自然更加稳当,你的人生自然更加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天理   心静   人欲   富贵   恶念   养心   恶行   色鬼   贫贱   良知   精准   美文   宁静   事物   所说   自然   情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