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见万物、照见内心的关键,在于修炼-颗“不动”的心

照见万物、照见内心的关键,在于修炼-颗“不动”的心

儒释道对“不动”的心,有不同的表述。王阳明提出,打败宁王朱宸濠的根本原因是“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禅宗六祖认为,善区分识别各种外在法相的第一要义是真性“不动”。他说,“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庄子提出,存养精神,应让自己的心灵处于“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的状态。上述提法不同,而用意都是教人修炼-颗“不动”的心。

照见万物、照见内心的关键,在于修炼-颗“不动”的心

何谓“不动”的心?从心的本体讲,本体是“不动”之心。按王阳明的说法,心之本体是空旷的(廓然大公)、安静的(寂然不动)、纯洁的(明莹无滞)、灵敏的(灵昭明觉),犹如一面镜子,无物不照,物来顺应,一照而皆真,一过而不留。而常人的心,往往处于妄动的状态,因受习俗污染,整天“闲思虑”,好色好货好名好利,一念接着一念,想停也停不下来。为此常人要修心,让妄动之心转换为平静的心。从本体之用讲,专注一处,不做他想,即是“不动”的心。王阳明提出的“专敬”,“静坐时心”,指的也是专注一处,不做他想。

照见万物、照见内心的关键,在于修炼-颗“不动”的心

以“不动”之心去观照万物,才能照见万物的事理,才能“万物静观皆自得”,才能“随机而动”,在战场上或商场上克敌制胜。王阳明正是凭着“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八个字,用短短35天时间,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

以“不动”的心去观照内心,才能照见心灵的毛病及原因,从而进行修心、疗心。观照内心,即静观自己的心,知道为何怒,为何痴,为何怨,为何喜,为何悲,找到了源头,找到了因由,即照见了内心。照见了内心,才能修心,疗心,改掉毛病。佛家认为,观照此心,降伏此心,是一种修行的方法。

照见万物、照见内心的关键,在于修炼-颗“不动”的心

常人如何修炼“不动”的心?

无事时,可如王阳明所教,学习“静坐”,平息心中的思虑,让好色好货好名好利等各种私心如不做刧盗之心一样都消失。他对陆澄说,“汝若于货、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 都消失,光光只是心之本体,看有甚闲思虑?此便是寂然不动,便是未发之中,便是廓然大公”。

照见万物、照见内心的关键,在于修炼-颗“不动”的心

有事时,可如松原泰道所教,“活在当下” ,专注一处,不做他想,不想过去,不想未来,保持身心合一的状态。他特别引用了一首禅诗:“时间此刻,地点脚下,唯唯于此,诚挚一心”。保持这种心态,可让你在生活中处于一种安稳的状态,在工作中收获更多。专注一处,不做他想,往往可以触发你的灵感,稻盛和夫在书中多次谈到这方面的例子。

照见万物、照见内心的关键,在于修炼-颗“不动”的心

关键时刻,面对重要的问题或事件,可如克里希那穆提所教 ,“将倾向 、偏见、希望、恐惧”等“置于一边” ,“简单而直达地去觉察”。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说,“若想找到问题的答案,那么我们就必须要有平静的头脑,一个不编造思想、意象和希望的头脑”,“如果一个人想要理解某个重要的问题,他应当将自己的倾向、偏见、恐惧、希望,以及他所受到的限制都置于一边,简单而直达地去觉察。”

照见万物、照见内心的关键,在于修炼-颗“不动”的心

总而言之,照见万物、照见内心的关键,在于修炼-颗“不动”的心。无事时,可学习“静坐”,平息心中的思虑;有事时,可修炼“活在当下” ,专注一处,不做他想;关键时刻,面对重要的问题或事件,可将倾向 、偏见、希望、恐惧等置于一边 ,“简单而直达地去觉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法相   松原   万物   内心   无事   真性   本体   偏见   美文   好色   常人   专注   倾向   恐惧   状态   关键   简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