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我以为

〔杂文〕我以为

文 | 白开水

“请问哪位是吴姐?”

一个小姑娘站在门口,腼腆拘谨,谦恭有礼。估计是哪个部门新来的大学生。

但是,我们这只有吴哥,没有吴姐咧?

可能吴哥名字后面有个“平”字,小姑娘以为是女的吧。

有意思,我想看看结局如何。

〔杂文〕我以为

“这边”, 吴哥坐我前面,所以我招呼小姑娘过来。

小姑娘径直走向第一个工位的女同事,“不是那个,后边”,我纠正小姑娘的方向。

小姑娘走过吴哥,走过我,走向后面工位的另外一个女同事。

我一看又叉了,赶紧指了指吴哥,“这个,他,他就是吴姐。”

小姑娘惊愕地顿了顿,满脸绯红,尴尬地笑起来,“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啊。”

这个好看的一个小姑娘,可能以后再也不敢来我们办公室了。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我们往往用“我以为”三个字打头,“我以为这个...”、“我以为那个...”、“我以为你是...”、“我以为他是...”。

“我以为”,其实就是先入为主,把自己的固有思维和主观意识,强加到事物的判断之中,结果,事与愿违,南辕北辙。

我以为曹雪芹是女的?我以为李清照是男的?梅艳芳以前的名字,叫何加南。

〔杂文〕我以为

我一个叫渡来的朋友,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张她家孩子的画。

孩子刚上幼儿园,是个可爱的粉嘟嘟的小美女,她在一张A4纸上画了三个人,两个大人,一个小孩。

其实这种年纪的孩子画画,就是画一些歪歪扭扭的线条,你得费脑子猜半天,才有可能猜出画的是啥。

渡来说,“我以为画的是爸爸妈妈和宝宝,结果不是,她说是她和洋洋的结婚照。”

我给她留言,“做记者的要严谨,不要以为。”渡来是记者。

“我以为”,是一个普遍现象,不知不觉就会应验在我们自己身上。

〔杂文〕我以为

我家大哥,退休后随着孩子到了北京。大哥县城的房子,就是偶尔回来住住。

有一天大哥回了县城,在街上碰见个久未谋面的老朋友,抱着个小孩子。大哥热情地迎上去打招呼,“带孙子散步啊。”

那个老朋友,一脸的不高兴,“这是我儿子。”

大哥跟我说,“我以为那是他家孙子,都我们这岁数了,哪会想到是儿子啊。唉,以后再也不乱打招呼了。”

为什么中国人见面打招呼,一般都说“吃了吗?”可能,“我以为”这种尴尬,古代就有了,所以就总结了这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问候语,延续至今。

〔杂文〕我以为

那天坐电梯,我主动跟一位不太熟悉的领导点头打招呼,“赵总”。

他跟我笑笑,和蔼可亲的模样。

下了电梯,朋友奇怪的问我,“人家姓李,你怎么叫他赵总?”

“真的假的?我一直以为他姓赵呢。”

后来想想,反正我一直以为他姓赵,所以,当时那种场景,尴尬的是他,而不是我。

以后如果再碰见这位领导,那尴尬的,就必定是我了。

有人说,“别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这话有点绕,却在理,但怎么规避呢?

〔杂文〕我以为

〔杂文〕我以为

〔杂文〕我以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谦恭有礼   孙子   杂文   美文   县城   老朋友   女同事   小姑娘   电梯   大哥   招呼   不好意思   尴尬   走向   名字   记者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