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我的舅妈

〔散文〕我的舅妈

文 | 白开水

我只有一个舅妈,但我对舅妈并不很熟悉。

小时候过年过节,我才会跟着父亲去走亲戚,一年里也见不着舅妈几回。

俗话说“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边”,这是农村描述舅舅的地位,以及舅舅与外甥之间的亲密关系,所以,我还是很愿意去舅舅家的。

而且,舅妈切出来的团子肉大块,配的佐料多,香甜可口,肥而不腻,油豆腐的肉馅也扎实,还有一大锅白菜煮粉条,最关键的是舅妈会不停地跟我们说,“外甥,夹菜吃,吃块肉,吃块豆腐,夹粉吃。”

这种大快朵颐的待遇,也只有在舅妈家才能享受。

在我自个家,母亲总教导我们,“莫吃了,明天来客就没得菜吃了。”

那个时代大家都穷,省己待客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和情操。

〔散文〕我的舅妈

舅妈长得粗糙显老,个子不高,老是穿着那件泛白的短粗布深蓝色衣服。

舅妈说话语速快,分贝高,估计隔两个山坳也听得到她的声音。舅舅耳背的很,说话也大声,但说得摇头晃脑吞吞吐吐的,所以每回舅舅和舅妈吵架,舅妈占上风的机会居多。

其实,他们吵的大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比如舅舅抽着旱烟和我们聊天,时不时指挥舅妈做这做那,摆碗筷、端菜、装饭、倒茶、拿兰花根、给灶换煤炭、准备回礼的篮子,这时舅妈就会和舅舅吵,吵完之后舅妈边做事边小声跟我们说,“别跟他讲,他知道什么。”

我认为,舅妈最大的优点是笑,笑起来大大咧咧的,毫不掩饰,乡村气息特别浓厚,好像月黑风高夜,在厕所门口捡了个金元宝似的,还边笑边喊:

“叫花子,带你老表去摘削梨”

“叫花子,带你老表去看井水”

“叫花子,带你老表去睡觉了”

“叫花子”,是舅妈家的大儿子,跟我也差不多大,一个内向腼腆说句话都脸红的孩子,不过至今我也没弄明白,为什么他有这样的小名。

〔散文〕我的舅妈

后来我外出求学工作,偶尔才会去舅妈家。

每次舅妈见到我,笑容满面,喜气洋洋,拉着我说很多很多的话,大概我在她的眼里是大城市吃国家粮的,有见识,有出息,把我当成需要仰望的那种人。

后来听说舅妈他们村,包括她家两个儿子,陆陆续续都搬去了山外的河边居住,整个老村子就剩下舅妈和舅舅两个老人。

我很难想象,在一个“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的孤寂冷清小山村,舅妈是如何陪着那个整天跟自己拌嘴的老头,平静抑或艰难地生活下去。

再后来听说舅舅走了,舅妈从老村子搬出来,住在大儿子家的一个偏房里,厨房就在门口搭了一个矮草棚,自个生火,自个做饭,自个跟自个过。

这几年春节,我和兄长们每年都会开车去看望舅妈,在舅妈的小房子里坐一坐,说几句问候的话,我发现舅妈做事说话显得小心翼翼,今非昔比,大概舅妈真老了。

舅妈其实比我母亲小得多,八十几岁而已,并不是很老。

〔散文〕我的舅妈

二哥打电话来,告诉我说舅妈前几天走了,我很吃惊但不觉得奇怪。

可能八十多岁,对于舅妈来说,已经是老得不能再老的年龄了。

敬一丹说,“要在老去的路上活得快乐、活得洒脱,要老得从容、老得骄傲。”但我想,如果在老去的路上并没有快乐和洒脱,没有从容和骄傲,那又靠什么来支撑着自己勇敢地行走在老去的路上?

安享晚年,从古至今都是美好的愿望,但想要体面地活着、有尊严的老去,有时候有些人,其实并不能如愿以偿,尤其是乡下的老人。

谨以此纪念我那并不是很熟悉的舅妈。

〔散文〕我的舅妈

〔散文〕我的舅妈

〔散文〕我的舅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舅妈   偏房   老表   叫花子   大儿子   外甥   村子   舅舅   美文   洒脱   豆腐   从容   散文   骄傲   门口   路上   两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