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你陪我一程,我念你一生

〔散文〕你陪我一程,我念你一生

文 | 白开水

休假回老家,在村里碰见了老大。

我称之为老大,是因为同辈人中,他的年纪最大,大了我两轮,还多。

乡下称呼对方,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长相和岁数,而是因为辈分。

我有一个远房亲戚,大概四十岁了,每次碰到我,老远就客气而腼腆地大喊,“叔叔,叔叔”,显得我好老巴老似的。

那个时候我才二十岁。

但我的辈分,确实比他高。

〔散文〕你陪我一程,我念你一生

老大盛情地邀请,“今晚就在我家吃饭啊,喝两杯米酒。”

我爽快地答应了。

在村里,我从来是不分彼此的,谁家的大门我都可能进去,闲聊,扯淡,打牌,吃饭。我的内心深处,我把我们村里的每一个人,都当做家人。

大概,离乡越久,乡情便会越浓厚,看谁都一脸的故乡景色,随和而亲切。

大碗小碗的家常菜端上了桌,老大要给我倒酒,我递过杯子,要了半杯。

其实我不喝酒,但看老大高兴,入乡随俗吧。

大家边喝边聊,东拉西扯的,突然老大指着坐我旁边的他家儿子,感慨而动情地说,“他们到长沙,你还买东西去看望他们咧。”

天哪,那都什么时候的事情了啊。

大概二十年前,老大家儿子带着孩子到长沙看病,我知道后去医院看望他们,买了些水果和饮料。

就这么简单,原本是人之常情,理所当然的事,没成想老大记挂了二十年。

原来,你不经意间的好,会让别人念兹在兹,镂骨铭心。

〔散文〕你陪我一程,我念你一生

我的初中三年,是在离家二十里的梅田小镇度过的。

那时候读书,米和菜要自带。

上课之前,大伙一窝蜂挤在唯一的水龙头下,用碗淘米,然后放到食堂木制的大蒸箱里,食堂的师傅到点统一蒸饭,下课的时候饭正好蒸熟,我们再一窝蜂找到自个的碗,去寝室取了菜,在学校里四处游荡,边走边吃。

菜,就是自家坛子里的腌菜,什么霉豆腐、腌豆子、干青菜、剁辣椒之类的。这种菜的盐味很重,几乎就是用盐泡出来的,这样可以保证菜不会变质坏掉。

腌菜还有一个好处,夹一筷子菜,就可以把整碗饭都吃完。所以,我们只要带一瓶子腌菜,就够吃一个星期。

瓶子,是那种装杨梅罐头的玻璃瓶。

虽然说那是个物质贫乏的年代,但一日三餐都吃这种腌菜,还连吃三年,实在是难以下咽。

〔散文〕你陪我一程,我念你一生

小镇里有一个我家的亲戚,就住在学校旁边。

亲戚家的妈妈,戴着厚厚的近视眼镜,和蔼可亲,看我们学生伢子的伙食太差,有时候就做一碗油煎水豆腐,就是白豆腐过油的那种,用一个很大的搪瓷碗装了,叫家里的小妹送给我。

在一口腌菜一口饭的日子里,能够吃到新鲜的豆腐,还是用油煎的,那种心境,还真不是“幸福”二字可以描述出来的。

事隔三十年了,现如今我还时时想起这碗油煎水豆腐。

我从长沙回乡下看望母亲,在县城经常碰着亲戚家妈妈,我便把早备好的红包或者特产,恭恭敬敬送给她老人家。

即便如此,我也感觉无以为报,总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我们这一辈子,要感谢的人其实有很多,但可能最应该感谢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的那个人,“你陪我一程,我念你一生”。

〔散文〕你陪我一程,我念你一生

〔散文〕你陪我一程,我念你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0

标签:镂骨铭心   水豆腐   念兹在兹   伢子   腌菜   辈分   长沙   美文   村里   瓶子   食堂   豆腐   叔叔   散文   儿子   我家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