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我们曾这样读书求知

当知青,讲知青,纪念知青。让我们一起倾听知青的故事,感悟历史中的人、人的历史…...

知青岁月,我们曾这样读书求知

作者:王震亚

来自老知青家园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上千万正值学龄的青少年被卷入上山下乡运动,中止了学业。

尽管失去了正常学习的机会,但仍有许多年轻人在战天斗地的劳作之余,克服困难、想尽办法,去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其中,也不乏趣闻、逸事。

藏有玄机的《红旗》

11连的小夏,是位69届(实际为66届小学毕业生)北京知青。下乡时只有16岁。个儿虽不高,声音却很动听,如同小铃铛。可以想象,尚未成年的女孩子,就远赴北大荒,其父母必会牵挂在心。所以,每月都有她的邮件,也就不足为奇。

然而,大家没有料到的是,她所收到的,不止是一封家信,而且还有每月一期的《红旗》杂志——想当年,只有跟“两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并称的“一刊”(《红旗》杂志)才是官方认可、允许阅读的革命刊物。

于是,每天晚上,当同宿舍的伙伴或打牌、或编织、或聊天的时候,她却端坐在自己的铺位上借助屋中央吊灯的余光(一个宿舍只有这一个25瓦的灯泡)十分认真地捧读《红旗》。

若非特别关注,没有人会发现其中的秘密:她的《红旗》格外的厚——因为她母亲将“文革”前的中学课本拆开后,一页一页地夹藏粘贴在了杂志中。几年里,她通过这样的方式,自学了中学的主要课程。

也许,是学习使她尝到了获得知识的快乐并增长了才干,所以,年仅20岁就出任了连队的副指导员。不久,她还利用“文革”中期曾经有过的短暂松动与领袖倡导阅读马列原著的机会,试办过夜校,名正言顺地组织全连青年学习文化知识,前后坚持了一年多。

后来,她被推荐为工农兵学员进入了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同学中,有的人底子差,实在跟不上进度,中途就被淘汰了。而她却因之前的自学而有基础,坚持了下来,并以优异成绩毕业。

作为北京某重点中学的优秀教师,值得自豪的是,前些年里,我国的多位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金牌得主曾是她一手调教过的。

显然,是她的自强与努力助其成功。但同时,更令人钦佩的是她的母亲,那位任教于中学的伟大母亲的远见与胆识。

并非笑谈的趣闻

机关的老黄,则是个瘦削的上海知青,鼻梁上永远架着的眼镜,就是他喜好读书的见证。

荒友聚会,追忆当年的种种趣闻,他的故事往往会演绎成笑谈。

通常,周日是整理内务,洗洗涮涮的日子。他也不例外。大清早,拿个盆,放块搓板,倒上水,扔进几件衣服,再搬来两块砖头当座椅,就洗上了。

按说,洗几件衣服,有个三四十分钟足矣,而他往往要拖上几个小时。因为,他洗衣物,只用右手下意识地去揉搓,而左手却永远是捧着本书——自然,眼睛也始终是盯在书本上。

待到中午了,同伴们招呼他去食堂吃饭。于是,他便放下书,把衣服从水盆中捞出来,晾上。阳光下,看得很清楚,洗过的衣服,只有一处很干净,干净得发白——那是被他反复揉搓的结果。而其他部位呢?原来有多脏,依然有多脏,全没有洗到。

那些年里,身为66届高中毕业生的他当过团宣传股的干事,写稿子是出名的快手。有一阵,风行办政治夜校,他又出任学习马列著作的教员,讲解《共产党宣言》时,深入浅出,简洁明了。

恢复高考后,他上了大学;尚未毕业,就因太优秀而提前走上大学讲台授课,广受欢迎;退休前早已是世界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的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

虽然,当时有人笑他“痴”,戏称为“书呆子”。然而,能在某个领域中有所成就者,不都有着殊异于常人的执着与强烈的求知欲望吗?

润泽心田的油灯

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开初几年里,一天24小时的时间总是被排得满满的。

凌晨,要学大寨,积肥、挖渠、修水利。白天,则奔忙于田地里,锄草、翻地、播种、收割。晚饭后,常有例行的会议,诸如传达文件,宣读批判材料等。时不时地,会因战备的需要搞搞紧急集合、野外拉练的演习。若是在武装连队,夜里头还要从睡梦中爬起来轮流站岗。尽管如此,对知识的渴求仍使一部分知青克服困乏,挤出时间,去找书来读。

我所在的19连,地处远离团部的山沟里。直到1976年我返城前,连队仍然没有通上电。想要利用睡前的短暂时间读书,主要依靠油灯。

记得当时,每个宿舍只配发一盏有提手的油灯(马灯,学名桅灯)。因此,常常是三四个脑袋一齐聚拢到昏黄的油灯旁。偶尔,会突然嗅到一股焦臭味,一人惊呼,满铺皆惊。原来,有人嫌暗,特意把灯捻调大。结果,适得其反,不仅熏黑了灯罩,还捎带着烤糊了某个倒霉蛋支楞着的几根长发。顿时,笑声一片,驱散了疲劳,亦冲走了烦闷。

当然,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也有人随便找来个玻璃瓶,然后放入鞋带充当灯捻,自制简易油灯。然而,灯虽有了,却还面临灯油限量的问题。于是另想办法——买蜡烛。如果说,油灯下看书久了,鼻孔里都是黑的;那么蜡烛的好处就突显出来了——不仅便于携带,而且明亮、干净。甚至,还可以代替钟表,根据它烧去的长度来估算时间,避免熬夜太久,影响了第二天的早起出工。

在当时,除了油灯、蜡烛,有时也用手电筒。因为,有一段时间,很多中外名著,如《红岩》《青春之歌》《牛虻》《斯巴达克思》等是被批判、查禁的。即使身居偏远的连队,也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阅读。因而,就有这样的情形——待到更深人静之时,才在大通铺的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偷偷地看上一会儿。不过,无论是蜡烛与手电,都有一个经济成本的问题。所以,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大家还是用油灯的多。煤油不够,就请在机务排工作的荒友搞来柴油替代——哪怕是更易熏黑鼻孔呢。

攻读马列的夜校

1972年,“9.13事件”之后不久,领袖发出学习马列原著的号召。一向注重政治学习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自然是闻风而动,抓得很紧。

按当时要求,连队的全体战士、职工、家属都需学习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而对干部和有阅读能力的战士,还倡导学习马列原著:《共产党宣言》、《恩格斯论马克思》、《列宁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国家与革命》、《欧仁·鲍狄埃》与《论列宁》。

那么,怎么学呢?毕竟,名为“知青”的兵团战士中,文化程度最高的也就是66届老高中了。而职工、家属们的文化程度也不高,大多仅上过几年小学。如果说,学习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尚有基础,因为大家都经历过语录不离手的时代,其中的一些基本观点较为熟悉;那么,对于马列的经典原著却是陌生的,少有人阅读过。

在此情况下,各连队的理论学习小组与政治夜校应运而生。通常的做法是:先组织连队中的理论学习小组学习原著,集体备课,然后指定其中的一人在全连大会(即所谓的政治夜校)上做学习辅导、谈学习体会。

我连的理论学习小组由几名知青中的连排干部、党团员和“老三届”组成。我属“老三届”中的高中生,亦被纳入。

虽然之前也看过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但面对马列原著,要想读懂还是困难重重,更甭说深入浅出地做辅导、谈体会了。偏偏,我被指定,在政治夜校的第一课上解读《共产党宣言》。

没办法,硬着头皮也得上。时光流逝,近50年前的事了,具体讲了些什么,如何说清产品、商品、价值、价格等等概念,我早已忘记。留下的就是当年用过的那本书,从卷曲的边角与书页空白处的文字看,可以推想当年还是下了些功夫的。

显然,师团领导知道基层理论学习小组的水平有限、且不平衡,所以就在这年的7月,由团政治处组织举办了为期一周的“读书辅导员学习班”,专门培训各连队的读书辅导员。内容除了各连队汇报、交流政治夜校的活动经验与体会外,主要是由政治处宣传股、文教股的干事和几名有理论基础的老高三知青(包括前面提到的老黄)任主讲,带领大家领会那几本马列原著的内涵。

我参加了那次的学习班,几位主讲的辅导对我还是很有帮助的。

回连后,我和理论学习小組的其他成员在政治夜校的课堂上,又分别讲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与毛主席的《实践论》《矛盾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文章的体会。相比较,毛的专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紧密。辅导时,我们再具体联系连队的生产活动实践与日常生活现象,使得大家学起来比较容易接受。

通常,是在某一稍微空闲的晚饭之后,连队的知青、职工纷纷聚拢到半山坡上连队小学校的教室里。屋子不大,人员又多,抽烟的、聊天的,煞是热闹。不过,开讲后,大家还是很快就安静下来。

连队还没有通电,但要讲清某些名词、概念,离不开板书。日常使用的马灯的光亮根本不可能让大家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迹,于是启用亮度很大的汽灯。

汽灯在外形上与马灯有些近似,但两者的工作原理并不相同。区别之一是汽灯需要向底座的油壶里打气,以便产生压力,使煤油气化,从油壶上方的灯嘴处喷出;之二是汽灯不用灯芯,而是在灯嘴上套一个石棉做的纱罩。这种纱罩被硝酸钍溶液浸泡过,遇到高温后就会发出耀眼的白光。

汽灯很亮,给我的感觉是,比一百瓦的电灯还亮。但白色的像发网一样的纱罩,摸上去柔软有弹性,却太娇贵,通常也就能用上几次。因为点燃过一次后就碳化了,稍微一碰便成灰,再也无法使用。更难办的是,这种石棉灯罩不容易买到,平时连队开会是舍不得用的。我回京探亲时,曾受命在北京购买过这种灯罩。

尽管上面重视政治夜校的学习,但基层连队的重心毕竟是抓生产:春播、夏锄,接着秋收,麦台上的活儿完了还要搞基建,即使到了冬天,还需进老林伐木,上后山采石,学大寨修水利,一年到头总有各种各样的活计要干,所以连队政治夜校的活动时断时续。

不过,我们理论学习小组的学习还是坚持了近两年的时间。查看当年的读书笔记,我发现,除了规定的那几本外,还啃过《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与《哥达纲领批判》等。当时没有太懂,后来也没有再读,但我记住了马克思的那句话:“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时光荏苒,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距今已有50多年了。夜半梦回,有关当年的种种回忆常会涌上心头。如今想来,当年的我们若是没有对未来的向往,是很难在艰辛中坚持,在磨砺中奋斗,进而在之后的人生长途上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对社会有所奉献的。而给我们坚持、奋斗的毅力与勇气的正是以各种方式获取的精神食粮。

文章来源:黑土名家

知青往事:我们曾这样读书求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知青   修水   恩格斯   汽灯   纱罩   马克思   共产党宣言   夜校   连队   马列   理论学习   油灯   原著   美文   当年   往事   政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