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我是从西郊农村来落户的

当知青,讲知青,纪念知青。让我们一起倾听知青的故事,感悟历史中的人、人的历史…...

“注销户口时可没有这么繁琐,统共没用了五分钟。”

我很幸运,下乡三年又九个月后,就回了城,是老三届上山下乡人中回城较早的。

1972年,津门大旱,水源濒于枯竭,打井抗旱成了头等大事。我们郊区插队的一批人,被紧急选调进了自来水公司凿井厂,成了全民所有制的正式职工。

榜上有名的我,体检时,却经历了一次惊心动魄的磨难。

我的父母均患有高血压病,遗传因素导致我的血压偏高。忐忑不安地坐在体检医生前,紧张得几乎喘不过气来,检测值可想而知。医生当然知道我的身份,此体检几乎决定我的命运!她微笑地看着我:

“你太紧张了,出去透透风,一会再复查。”

再次测量的结果依然如故,我急出了一身冷汗 。好心的医生,安排我继续休息一会儿,继续复查。

出了医院门,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我心潮澎湃:几年来,流血流汗,拼命苦干,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如果……

我真不敢再想下去了,买了一支冰糕,三口两口吞下肚,压一压焦虑的神经,竭力控制住情绪。

复查时,我紧紧盯住血压表的水银柱,大气不敢喘。女医生摘下了听诊器,为难地叹了口气,拿起了体检表,我真急了眼,竟一把按住那张纸。

“大夫,求求您,我……”

她竖起食指放在嘴边,阻止了我的话语。

“请等一等。”

起站身,拉着我走进了旁边的一间办公室。

“我是你们体检的负责医生。”

接待我的是一位身材高大花白头发的老人。问 明情况,他自言自语:“唉,你们不容易,可是。我也难哪。我的两个孩子都下了乡,一个内蒙,一个黑龙江,都比你远得多呀。”

他终于把体检表递到了我的手里,上面已盖上了鲜红的“合格”戳记。

我泪流满面地走出医院的时候,耳边还回响着老人的话语:

“医生要负责任,还要讲良心啊。”

选调通知单是张薄薄的16开的一页纸,居然盖着好几个的公章。揣着它,我去管界派出所上户口。

“上户口,拿出生证。”

值班警察头也不抬地索要证明。

接过单子,他瞪大了眼睛。

“选调?没接到通知呀。”

他立即抄起来电话询问,又去了里屋,向所长核实。好一通忙活,才完成了手续。我家的户口本上终于多了一页纸。

我瞥了一眼,上面清楚地注明,我是从西郊农村来落户的,妈的,我生在天津,长在天津的几十年竟被一笔勾销了!

当年下乡时,注销户口时可没有这么繁琐,统共没用了五分钟。

“严密封锁消息,尤其不能让左邻右舍知道”

我兴高采烈地彻底回了家,做梦想不到竟引起了轩然大波。

爸妈高兴得差点蹦高,妹妹却把嘴撅得老高,关起屋门痛哭了起来。

妈妈解释,她们71届初中生正面临毕业分配。我的归来,会给笃定留城的她,带来了上山下乡的威胁。

全家商量的结果是:

严密封锁消息,尤其不能让左邻右舍知道,她的众多同学均是邻居。唉,好容易回家,却弄得做贼一般。

急需解决的问题的是,我的全部行李,一只大木箱不能进门。一同选调的插友小侯帮了大忙:尽管居室狭小,却千方百计挤出地方安置了它。

穿上工作服,上下班,本是梦寐以求的好事。现在却统统不能在人前显现。工作服藏在包里,上下班躲避熟人,我真是好难啊!

幸运的是,居然没有露馅,妹妹平安地被分配到了工厂。我终于解脱了被管制的命运。

作者:王禹

知青往事:我是从西郊农村来落户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知青   管界   水银柱   戳记   内蒙   上山下乡   左邻右舍   西郊   天津   工作服   繁琐   严密   美文   户口   血压   话语   往事   医生   农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