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北山知青时期的回忆

当知青,讲知青,纪念知青。让我们一起倾听知青的故事,感悟历史中的人、人的历史…...

我是从绥化下乡到庆安县山区建设指挥部,后来叫山区知青五七农场的。因为庆安我有个亲叔叔叫常佐臣,在庆安商业系统任会计。叔叔家有个弟弟叫常庆华,在新华书店工作,现已退休,还有个妹妹也是庆安一中七一届毕业生,叫常庆荣,因患先天性心脏病现已逝去。当时听叔叔讲,庆安的应届毕业生,都下乡到北山知青点,集体生活,比下乡到农村好些。我便让叔叔给我报名到北山知青点。

一九七二年十一月份已经入冬,我带着美好的愿望来到了北山知青点,被分配到四连,后改为二连。我们二连指导员叫赵金财,连长孙晨,郑文芝,农业技术指导老师张老师,知青连长叫王子庆,后来调来个副连长叫林秀云。我们二连在山区党委的领导下,先后开办了制酒厂,酱油厂,还有一半人种地。指挥部的机耕队坐落在我们连,整天車水马龙,好一个热闹。

连队有五十多人,睡的都是火炕。记得下乡那天下着雪,冬天的夜晚,呼啸的北风夹杂着大雪,冻得我直打哆嗦,我咬紧牙关,紧缩着身子,在昏暗的烛光下走过宿舍的窗前,突然被摆放的树枝绊倒,我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跟着连队最小的同学走进了宿舍。有人正在用潮湿的树枝烧炕,屋里狼烟四起,异味扑鼻,双眼流泪,不时还打喷嚏。天哪,我满腔热血地来到了北山我梦想的地方,却被周围的环境所惊呆。太恶劣的条件了,我头戴着狗皮帽子躺在炕上一夜没有合眼。我有些后悔和想家掉了泪。第二天早起我帽子上挂着白霜,两个眼睛肿得像琉琉。上工时孙晨连长发现我的情绪低落,就给我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他说,谁刚来连队都有人员不熟,条件不好,伙食差等困难。你看先来的知青不已经很安心很适应了吗。我终于想通了,在思想里,暗暗下决心做一个能吃苦不怕苦不怕累,做一个有抱负有用的知识靑年。打那以后我的心情好多了,脸上也有了灿烂的微笑。

到二连我同大多数战友一样干零活和种地,因我生在绥化县城,从沒干过这些活,但我虚心学习,动脑子练技巧,不长时间,就溶入了二连的大环境,也能圆滿地完成本职任务了。

七三年春天我被调到食堂当炊事员,和郭秀杰,高洁一起做饭。因郭秀杰同时兼连队出纳员,要两头忙。当时的管理员钟国华,他人聪明,能干,细心,为了改善连队的伙食,我们绞尽脑汁,利用现有的条件,力争使饭菜做的可口。那时连队只有土豆、白菜、酸莱、大萝卜、粉条,更多吃的是大豆腐,因连队有豆腐房。主食有高粱米 、大??子、小米、玉米面和面粉,面粉很少。我们几个人边做饭边总结,经过反复试验,用一半白面,一半玉米面加上一些糖精合面发酵,第二天做出了酸甜可口的发糕来。

那时的我很敬业爱岗,回家时和妈妈讨教,学习做东北大酱,经过细心揣摩竞做出了一缸鲜美正味的东北大酱,受到了战友和领导的好评。在做大酱的过程中,我严格按要求做,选优质大豆,煮黄豆要适当加水添火。酱块要反复地摔,大小适中结实,掌握好发酵时间,做成酱块儿还要经常翻动,下酱时要选择四月份最晴的天,把洗净的酱块晒干,兑好水和大粒盐。下缸后每天要早晚坚持打耙,撇清缸里的菌沫。那时期打酱耙成了我们炊事员的一个乐趣。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过后一缸香喷喷的大酱做好了。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和战友们分享着美味。大家拿着自己种的白菜、生菜、香菜和大葱,端上连队做得直颤动的大豆腐,再蘸上刚发酵好的一碗大酱,吃得别提多香了。看到战友们的最原始的美餐,我心里想,我苦了累了也值了。

一九七四年五月份我被连队提升为副连长,配合连长林秀云全面完成连队的各项工作。我深知团结的重要,我配合林秀云并为她出力献策,我团结广大战友,开心快乐的劳动收工,娱乐休整。但北山的劳动生活毕竟是艰苦的, 我仅举几个例子与大家分享。

在一个严寒的冬天,外面下着鹅毛大雪,时任副连长的我,要去一连参加一个会议,当时为了赶时间,孙晨连长派苗建军赶着牛爬犁送我去一连。不料在回来的路上老牛突然听到一声枪响就毛了,不听苗建军的使唤,一路狂奔,我被牛爬犁甩了下来,一条腿脚被牛爬犁碾压在底下,疼得难以忍受,我心想这下子我这条腿可残废了,在绝望和挣扎中,我不顾一切地想试着站起来,因为是冬天穿的厚棉裤和大头鞋,再加上我的腿压在車溜沟里,压得不那么实,只是韧带挫伤,沒有骨折。这时的牛爬犁里大约跑了百米开外,小苗不停地边吼边跑,终于叫住了老黄牛。事后我沒有歇工,带着伤痛仍坚持出工干活。

在一次收割黄豆时,我一不小心,左脚的球鞋和第二个脚趾被镰刀割了一个两厘米大的口子,顿时鲜血直流,林秀云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手帕儿给我包扎止血,战友们都劝我休息。秀云连长还说你这垄黄豆我替你割。我婉然地谢绝了,拖着伤痛的脚,一直坚持完成当天的任务。当时大家团结互助,比学赶帮超,不怕苦不怕累,成为我们知青坚强的品格。

记得我人生第一次在连队场院上打苞米,一撮子一撮子地把苞米装进了麻袋里,我们每个同学都不示弱,用那瘦小的肩膀扛起满满的一麻袋一麻袋的苞米,循环往复地往仓库里运,繁重体力劳动,累的战友们大汗淋漓,在零下二十多度寒冷的冬季,棉袄湿了脱掉,穿内衣干活,每位同学经受得起严寒的考验。一天的打谷场劳动结束,大家托着沉重的双脚,带着红肿的双肩,唱着欢快的歌曲,“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胸前的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歌声把连队周围的大山震动,歌声荡漾在连队的上空。

一九七五年一月份,是我终生难忘的季节,大庆到庆安北山招工,我和二连战友林秀云、宫玉昌、宋三祥一同招入大庆,当上了一名光荣的石油工人,从此离别了庆安。

四十三年前北山的历历往事,经常在我脑海里回荡。我怀念北山的战友情,感恩二连领导对我的培养,更深知北山是我得到锻炼的熔炉,成长的摇篮。今天,我的品格,境界,胸怀都北山时期磨炼而成,使我终生受益。

今天我能有机会,在微信的平台,与战友们共忆北山知青往事,我要感谢张雅君小妹,坚持不懈地寻找,感谢所有老战友们,对我回归知青微信群的热情接纳。近段时间我觉得充实了,忙碌了,快乐了。因为我有许多往事,要对你们讲,还有许多的变故待与你们倾诉。离开我的战友四十三年,离开我第二故乡庆安四十三年,我怎能不想你啊!在这里我遥祝庆安繁荣安定!祝老战友们健康长寿!


《陈年往事的记忆》原创 常桂荣

知青往事:北山知青时期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知青   庆安   绥化   爬犁   炊事员   往事   苞米   玉米面   连队   连长   麻袋   黄豆   美文   战友   叔叔   时期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