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严寒中的趣事

当知青,讲知青,纪念知青。让我们一起倾听知青的故事,感悟历史中的人、人的历史…...

在兵团的日子 作者陈 元 新 北京老知青        

 严寒中的趣事    

  初到兵团,第一次领略北大荒零下30多度寒冷的夜晚,令人难忘。

  每年的9月中下旬至10月初是北大荒秋收的季节,时间短暂。上万亩的粮食作物要在下初雪之前全部收割入仓几乎不可能办到。时不待人,只能将种植面积最多的大豆先收割下来不脱粒,连同豆秸一起,一垛垛集中堆放在距离公路较近的田边。这样能避免被大雪埋在田里无法收割。待到冬闲时组织人力脱粒入仓,这项工作农场叫做大豆脱谷。脱谷作业时,连队都会集中时间突击进行。机务人员将大型脱谷机用拖拉机拉到大豆堆放地,与农工班合作,机器昼夜不停转,人员轮班倒。  

  记得那年大豆脱谷,轮到我们农工班上夜班。天气寒冷,吃过晚饭我们坐着四轮拖拉机来到田头时,身上的热气散了不少,鼻尖和脸冻得冰凉,说话时嘴都不听使唤了。拖拉机将前大灯打开把工作面照得通明,3―4米高的大豆垛就像一座座小山立在田头。虽说初来乍到,但是“北大荒冻死懒人”这句老话已经铭记在心。为了尽快完成任务,也为了尽快使身体热起来,大家分工合作,马上投入工作。人人手持一把二齿长叉,有的从垛顶向下挑豆秸,有的将豆秸送入隆隆响着的脱谷机,有的在脱谷机出口将脱完粒的豆秸再重新垛成堆。一粒粒滚圆的大豆顺着粗大的输送管从脱谷机里源源不断地涌出,直接撒落到等候在脱谷机旁的运输车箱里。装满一车运走一车,送到场院粮囤边。

  随着时间的推移,棉衣穿不住了,手套、帽子也摘了,身上冒汗了。就这样大家干劲十足地工作了半宿,几个豆垛逐渐见底,人也累了、乏了。有人笼起一堆篝火,怕大伙汗落了着凉。大家围站在篝火旁,还要不时地转个身,切身体会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滋味。这时,突然有人尖叫着跳起来,大家循声望去,只见一群大大小小的老鼠,当地叫田鼠,从篝火边的豆垛底层窜出来四散逃命。看着这群少说也有一二十只的老鼠,所有人都精神了,倦意全无,七手八脚,连踩带打。我从没见过这阵势,开始还跳着脚躲老鼠,生怕老鼠钻到裤腿里。后来看到大家追打老鼠的兴奋劲儿,有的老职工还边打边说“打死你这个偷吃粮食的!”,我也壮着胆子加入灭鼠战斗。

短短几分钟,这群老鼠被打死了不少。我右脚踩住一只老鼠身子,老鼠扭着头吱吱地叫,我既不敢用力踩死它,又不敢抬脚让它跑,大声喊:“我踩住一只,还活着!怎么办呀?”一位老职工见状走过来,笑嘻嘻地说:“看我的!”说着弯腰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老鼠的后脖梗子,从我脚下把老鼠提起来,对准老鼠的嘴和鼻子啐了一口吐沫,旋即把老鼠往脱谷机前面的三角形金属连接架上一按,那只老鼠立即被冻住,悬在连接架上,挣扎着蹬了几下腿,晃了几晃就不动了。前后不到三秒钟。

我吃惊地望着眼前的情景,心里感叹着老鼠被冻住的速度竟然如此之快。接着又有几只老鼠被知青们活捉,如法炮制被冻在连接架上。后来,每干到一个豆垛的最底层,都有老鼠窜出,都会被我们打死或活捉。收工时,连接架上已经冻了一长串大小不等的老鼠。其中还有我亲手冻上的一只呢!

  后来只要有人问起东北有多冷,我都会把这个有趣的经历讲给他们听。

知青往事:严寒中的趣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知青   北大荒   豆秸   粮囤   田头   都会   农工   篝火   架上   严寒   拖拉机   兵团   大豆   美文   趣事   老鼠   往事   时间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