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我最留恋的炊事班

当知青,讲知青,纪念知青。让我们一起倾听知青的故事,感悟历史中的人、人的历史…...

作者简历 孙秀丽,女,汉族。1969年从北京50中学毕业,于1969年9月16日来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五团四连,同年被统一分到八连,1972年调到团部医院,1977年7月困退回北京。

记得1970年春天我们11班奉命到团部搞基建,到10月份基建任务完成了,我们又回到了八连,干起了大田的农活。那时连里还有晚点名的惯例。我们班紧挨着连部,听着高音喇叭播放那首我们熟悉的人人都会唱的《牛羊胖乎乎……》,于是也跟着一起唱,还把歌词也改了,牛羊胖乎乎,司务长像只猪……刚唱完歌,连长哨声响起,全连集合。大会上宣布调到炊事班人员的名单,我一下子听到了“孙秀丽”,该不是听错了吧?怎么刚唱完司务长的坏话就让我进了炊事班?宣布完毕,全连解散。回到班里,许明说:“孙猴子,这回不唱了吧?让你骂司务长,这回落在司务长手底下了!哈哈哈……”

我在11班呆了那么久,真的很有感情,当时我就哭鼻子了!但是命令必须要服从啊!不得已,第二天我把行李搬到了炊事班,心想:这回可得老实点吧!还好,来到炊事班,有我新兵班的老班长刘秀珍,我特高兴!我俩一见面就搂在一起。刘秀珍说:“死猴子,我们又在一个班了!”到了炊事班,司务长王凤才,上士白燕明,班长方燕萍,副班长刘秀珍,男女混合班。在清一色的女兵班呆惯了,有点不习惯。不过还好我这个人适应能力还是挺强的!再说还有刘秀珍这个老大姐呢!

在炊事班,看到我们这个小班长,大眼睛,瘦瘦的,个子还挺高,透着一股精气神,一看就精明能干!我心想:这个小班长还挺不错的!

该上岗了,班长分派任务。刚开始在面案上学习揉馒头,老兵带新兵,虽说咱刚进炊事班,但不怕吃苦,认真学习,没多久就掌握了要领。接着去菜案学切菜。在炊事班切菜可不能像在家那样一刀一刀地切,那全连还吃得上饭啊?拿起菜刀一个声嗒嗒嗒……一会儿切出一大笸箩。

知青往事:我最留恋的炊事班

本文作者(左)

炊事班的工作挺艰苦的,尤其是冬天,我们的面粉都在库房的大水泥砌的池子里,把手伸进去都扎手。每当这时候燕萍就会主动抢在前面把面称出来,然后抬到面案子上,大家七手八脚地干起来。凡是在炊事班待过的人都知道,炊事班有几大苦差事。冬天去井边打水,挑水,凉水洗菜,切菜,面案上和面……别提那滋味了!但每当这种时候,都能看到小班长干在前面。有一次,因为下大雪,井口冻得连水桶都放不进去,大家争着去打水,燕萍不让我们几个小个的去,争来抢去都和刘秀珍急了,自己带头冲了出去。

司务长也到食堂来帮厨。司务长是多面手,什么都会做,而且很有条理。他很快把任务分派下去,剔肉,洗肠子,剁馅……我最怕和大肥肉、猪下水打交道,也不知道分配我干什么?只听司务长说:“孙秀丽你也不吃肉,去那间烧火的小屋削苹果、打鸡蛋去吧!”听了以后我挺高兴的,司务长还真不错!善解人意啊,没跟我计较。司务长工作很认真,有时候很较真。尤其是对切猪肉时的那些讲头,都很在意。司务长说猪肉都是斜着切的,它是有纹路的,如果直切,肉丝会很长,吃了塞牙!哦,我仔细看了一下,猪肉长得还真是横一块竖一块的,又和司务长学了本事。

再说说方燕萍这个小班长,一点架子都没有,从不势利眼。她肯吃苦,不怕脏不怕累。对班里的战友们胜似亲兄弟姐妹,在班长的带动下,我们班很团结。

后来我听说平易近人的班长是干部子女,她就更让我刮目相看了!从班长的身上,我看到了她的为人和内心世界的美好,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满满的正能量”,和她在一起,确实给了我很大的激励。

在这种好氛围的熏陶下,我加入了团组织,还被评为五好战士呢!当父母看到我寄回家的奖状时,心情非常激动!非常高兴!还写信鼓励我,让再接再厉!那年我18岁。青春的岁月,让人留恋,让人回味,让我庆幸!我遇到了这么好的姐妹,结下了这么深的情谊,是她们帮我在人生的路上找到了风向标。

再说说刘秀珍,她就是我们的老大姐,别看表面很难接近,又倔又犟,可心里热得像一团火,谁有困难她都帮忙。记得我们炊事班冬天宿舍里很冷,都是两个人合钻在一个被窝,把另一个人的被子压在上面。我和刘秀珍就挤在她的被窝里,把我的被子压在上边。后来因为一件小事她生气了,不理我了!从此,我俩各睡各的,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每天见面都很尴尬,谁也不提出和好,只好分开睡觉。刘秀珍睡觉时带着大皮帽子,蜷缩着。凤红打趣着说:“刘秀珍就像天津街边上卖甘蔗的老头样的。”我俩都绷着劲,还是谁也不理谁。有一天晚上刘秀珍绷不住了,主动帮我掖好被子,我特别受感动!她没有那么多的甜言蜜语,总是干的多说的少。我们俩睡一个被窝,中间有空隙,她把大衣袖子塞近我的脖子里,确实感觉暖和了许多,后来她知道了那件事的原委后,我俩重归于好了。

还有一次我把我们发的冬装大棉袄拆了。怎么也弄不好做不上了,刘秀珍说:“赶紧叫大姐吧!叫大姐嘛都有了!”本来就是大姐,还是大姐给缝好了!大姐真有大姐样!我给大姐点个赞!记得1971年我们听了连里传达林彪事件后,战备形势很紧张,我们都投入了一级战备,我们就是后备力量,随时有可能上战场。通讯员挨班通知让把自己与家人的联系方式都写下来,为防止以后万一发生不测好联络家。还是刘秀珍大姐对我说:“猴子,要打仗了,咱们还不知道怎么着呢!”现在回想起来,她的眼神多了许多关爱,一看就好似大姐对小妹的亲情,我特别感动!

那时我们是一群精力旺盛生龙活虎的年轻人,忙里偷闲不忘搞点恶作剧。记得非常清楚的一件趣事是:当时我在炊事班,王翠云烧火,我去井边挑水。看见指导员和团里的王干事在麦地检查工作,正在往这边走呢!王翠云推开烧火间的门,正好我们连养的大黄狗虎子在炊事班后门转悠呢,王翠云眼神不太好,当时也没看清楚是谁在地里?抓起一块没烧的黑煤块儿朝指导员方向一扔,冲着虎子喊了一声:“虎子,嗖!嗖!”虎子跑了几步,又停了下来。我说:“王翠云,那是指导员和王干事!”王翠云说了一声:“哎呦!我的妈呀!”赶紧跑回炊事班。我抬眼看了一下指导员,只听指导员淡定地叫了一声“王翠云”。

当时根据形势的需要,我们的宿舍都不能住了,团里要求统统搬到场面搭起的窝棚里去住。窝棚只有一个门,我们都被安排在里边,从透过窝棚顶的空隙里,能看见满天星斗。那时内蒙的深秋已有几分凉意。环境艰苦我们不怕,我们的头脑里时刻紧绷着战备这根弦。当时只有班长副班长在门口睡,她们为我们遮风挡雨,为我们守候。为了不惊动我们,她们半夜还要悄悄爬起来为马号放夜马的战友做夜班饭呢!现在想起来,那个年代的人真的都具有这种伟大的奉献精神!尤其是那个年代的班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不用过多的表白,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就是在那样的环境里,我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感受到了情谊是什么,感受到了战友之间的温暖带给我人生路上的余热。我感谢那个年代带给我的这份美好,致使我们的友情发展到今天仍不降温。后来我又调到菜班,调到团卫生队,经历了很多,但是细细想来最难忘的还是我们的炊事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炊事班   知青   司务长   老大姐   团部   窝棚   虎子   团里   战备   指导员   美文   猪肉   班长   大姐   猴子   被子   往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