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教学,就只能检查作业教案吗?

“这段时间忙得光抓教学了”,一学校领导抱怨说。

“抓教学不就是检查检查作业教案呗。”

——该领导点头称是,“也就是检查一下,打一个量化分”。

我则甚是腹诽,抓教学,岂止是“检查检查作业教案,打个量化分”那么简单?!内行人都知道教学工作千头万绪,它牵扯教师和学生两方面。于教师而言,其积极性的调动、知识素养的提高、教学技能的修炼等等,都是学校管理者所要考虑的问题。于学生而言,其学习兴趣的培养、第二课堂的开展、作息时间的安排等等,也是不可小觑的。笔者浅陋,就挂一漏万,陈其一点,还望大家万勿哂笑。

教学是一个学校的核心工作,领导抓教学,听课评课当是少不了的重头戏。在听课评课中,教师们的教学水平,知识素养,工作态度等等,应是一目了然的事情。有调查就有发言权,掌握了教师们的业务情况之后,下一步就应是“检查的目的”——寻求解决提高之道所在了。如果只是“检查一下作业教案,打一个量化分”就了事,工作文章表面看做得挺足的——有检查、有记录、有量化,但教师们的业务素质到底如何提高,文化素养到底如何修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到底如何解决,只凭这些表面文章是看不出的,就如岸边观水,那平静的水面下是暗流汹涌,还是死水一潭,不熟稔水性或从不下水者是不可能体验得到的。

古语云: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就要求检查者首先应是个“鸭子”,且是一个“勤奋的鸭子”才行。如是,检查时才能潜入水中感知其冷暖,从而进行切实可行的专业引领,否则只能是花拳绣腿的假把式,糊弄一下外行人罢了。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扎实细致的工作,不赏花架历来是党所提倡的工作作风。习总书记执政以来,更是极力践行之。当下新课程改革正如国家的改革开放一样,进入关键期、深水区、攻坚期,成败在此一举。可依笔者所居的基层观察,领导们仍习惯于跟着上级的指挥棒走——上级要抓“十大改革名校”了,领导们赶紧上网拼凑几个环节,也弄个“几环节教学法”;上级要来督导了,领导们赶紧通知下去,要检查作业教案了,教研材料要补齐了;上级要查教学硬件了,领导们赶紧拿出在仓库睡到不知几时的器材,把它们放到该放的地方去,有时器材不够,那就赶紧到兄弟学校去借!上级要……领导们赶紧……如此年复一年地应付下来,居然也能拿些名次,得到一些黄锃锃的照人影的牌子,高高兴兴地悬于墙上,作为骄人的政绩示人。

——多年来,我们就是这样“忙碌着,忙碌着……”但旧鞋依旧在脚,路依旧是老路: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只有在检查时才“赶紧”一下;教案拼凑,办公桌头只有教参一本;作业批改,只有“某学生作业认真、某学生字体潦草”的记录;图书室铁锁生锈,里面的图书只是检查时领导们眼中一个汇报的数据;在提升教学质量乏术的无奈中,领导眼中就只有升学率这一根救命稻草。如此,只是苦了那些“大器晚成”的后进者,苦了那些个性鲜明的另类娃娃们——在升学率的指挥棒下,各课教师关注的只有那少数几个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学习考试上的佼佼者,剩余的大部分顶多是个“陪读”而已,老师能正视一眼,就已如黄马褂赐身,是莫大的荣耀了。

教学现状如此,岂只是“检查检查作业教案”就能了事的!?但现实有些时候是幽默的,一些领导也就只能勉为其难地做点“检查检查作业教案”的表面工作而已。笔者清楚地记得“镇中心校”分管中学的一个校长在全镇教师会上大言不惭地显摆,“我就是教学不行才当的校长!”

也许是有鉴于此罢,近年来学者们不断提出“校长要学者化、专家化”,正如《中国教育报》上所说的:校长应是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要上得了课堂,评得出名堂,要是教学的行家里手。我想这不应只是对校长的要求,这应是对所有教育领导者的要求。只有这样,“近来工作很忙”才不会只“检查检查作业教案”就了事的。行文至此,笔者忽然想到一“文件说”,以后学校提拔干部,要以重实绩为主。——但愿以后不再只是“文件说”。

只有那时,“抓教学”才可能不只是“检查检查作业教案”就了事的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作业   教案   先知   指挥棒   升学率   素养   美文   鸭子   上级   笔者   校长   领导   教师   学校   学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