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养护肠胃的方法中医西医都追捧

宏观看慢性病,身体健康还需从“肠”计议

很多人病在心脑(如中风),多是因为血管被堵住了。为什么血管会被堵住?根本原因在肠道。

因为血管和肠道粘膜是相通的,如果肠道粘膜通透性高,毒素就很容易进入血液,从而把血管给堵死。所以说胃肠是很关键的,只有胃肠健康人才真的健康。

从中西医的角度分别去看慢性病的发展规律,都会发现人类发病最早的是消化系统疾病(胃肠),慢慢发展为免疫系统下降(感冒),之后是呼吸系统(咳嗽),再之后是神经系统(睡眠障碍),最后一个是骨骼系统(缺钙)。所以为什么老年人缺钙多,就是因为骨骼系统是发病系统的最后一个。

这就说明,身体发病有其规律性。中医有这个理论叫肠胃中心论,讲所有慢性病发展是以肠胃为中心,逐渐扩展的。西医则综合现代科学理论,有教授提出,慢性病来自于肠道的微生物。

这套养护肠胃的方法中医西医都追捧

让人深思的鱼塘理论

有这样一个鱼塘理论:说鱼塘里的鱼儿生病了,传统的方法就是添加各种抗生素。但效果却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因为鱼塘的内环境太差。鱼儿生病,是因为水被污染了,所以关键是把水体环境弄好,只有解决了水污染,鱼儿才会恢复健康。

这套养护肠胃的方法中医西医都追捧

其实我们人也一样,生病了就滥用抗生素,最后导致身体越来越糟。但观察我们身体的内环境,实际上是因为我们的肠道里有很多毒素,垃圾和有害细菌没有排出去,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所以才会有腹胀腹痛或便秘等现象,以及发展为一些常见的慢性病。

所以说内环境差(肠道菌群不平衡),身体就很难保持健康状态。

这套养护肠胃的方法中医西医都追捧

中西医都在应用的养护肠胃方法论

胃肠系统疾病的干预,中医有“清调补”,西医强调“对菌施药”,我们乐观拾养提倡“清调补养”。

清——清宿便、排毒素

“清”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对于便秘的人,一定要先拉出来然后再调,如果体内宿便没拉出去,便秘问题没得到解决,本来他的肠胃就胀得难受,即便你给他吃了益生菌去调理,但是毒素和垃圾还留在肠道里,还是在胀,还是很痛苦,所以一定要先清除肠道垃圾。

什么人需要“清”?首先要看大便是否正常。本来就腹泻的,大便正常的,拉的挺多的,肯定就不用清了,否则会适得其反。但如果大便不正常,比如两三天才一次大便,甚至有长期便秘的,五六天才去一次大厕所,那就必须要清了。

这套养护肠胃的方法中医西医都追捧

调——调理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一定要调,这是核心的地方。如果肠道微生态不平衡,就会导致各种消化道不适症,甚至慢性病的发生,所以一定要调理肠道菌群,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要由内而外地“调”出一个好身体。

这套养护肠胃的方法中医西医都追捧

补——体外补充益生菌、益生酶、益生元、营养素

肠道菌群失调说明体内有益菌不够,可以通过体外服用益生菌来补充,促进有益菌在肠道内定植和增殖,恢复有益菌占据统治地位。

同时还需要补充益生酶、益生元、营养素等肠道所需的营养物质,而且要持续的补,才能让组织去修复。因为肠粘膜坏了是需要时间去修复的,不是一天两天就会好的,就像伤口坏了也需要时间去愈合是一个道理。

在补的过程中,细胞修复需要营养,需要不断补充益生菌,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建议大家要补一个月以上,因为虽然见效很快,但我们的最终目的是痊愈,所以要坚持几个周期的补充。

这套养护肠胃的方法中医西医都追捧

养——人体自愈力

最后一步“养”,是指培养身体的内环境。在“清、调、补”之后,有益菌在肠道微生态中占优势。只有有益菌始终保持着主导地位,肠道微生态的平衡才不会被打破,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则要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体的自愈力,来使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

这套养护肠胃的方法中医西医都追捧


5.29 世界肠道健康日

全民养肠护胃


*更多肠道管理知识,营养健康咨询,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乐观健康(leguan-jiankang)。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为配图表达,并无他意。若有不妥之处请联系小编,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西医   肠胃   鱼塘   慢性病   粘膜   肠道   胃肠   毒素   大便   美文   鱼儿   血管   中医   身体   理论   方法   健康   有益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