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一个被遗忘的“功能器官”

肠道菌群---一个被遗忘的“功能器官”

你知道吗?

肠的黏膜处于褶皱状态,它的表面积有200-400平方米那么大,相当于一块网球场地的面积。人的肠道内寄生着无数的细菌,形成肠道菌群,占全身菌群总数80%左右,可达100万亿个,总重量可达1.5公斤,如果排列起来可绕地球两周多。肠内细菌,在小肠下部、大肠和直肠分布的细菌种类最多,包括大肠菌、拟杆菌、链球菌、双歧杆菌、乳酸菌等各种各样的细菌。这些细菌发挥各自的免疫功能,是它们在保证着人类生命的延续。

肠道菌群|一个被遗忘的“功能器官”

因为肠道菌群的存在,人才能生存

有人举过这样一个例子:熊猫吃竹子得以生存,但是熊猫体内天生并没有可以分解竹子的酶,那么这个酶从哪里来呢?原来,消化竹子的酶存在于熊猫的肠内细菌中,而这些细菌是后天摄取的。同理,人类也是因为有肠内细菌的存在才得以生存的。

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它们利用人体消化的食物残渣和胃肠道作为生存的条件和环境,在体内发挥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

生物屏障作用

肠道内壁是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面积最大的区域,肠道菌群在肠道中形成重要的生物屏障,维护肠道生态平衡,抵御外来致病菌的侵害。

促消化、营养吸收作用

肠道菌群可以帮助葡萄糖、维生素、脂肪、微量元素的吸收,分泌一系列的酶来协助人类消化植物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类多糖,为机体提供能量。

免疫作用

肠道粘膜淋巴组织是人类重要的免疫细胞群,其所含免疫活性细胞数量占人体免疫细胞总数的70%左右,肠道菌群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发育起到了关键作用,可抑制病原体的侵袭,对抗炎症,提高自身免疫力。

肠道菌群|一个被遗忘的“功能器官”

肠道菌群在人的一生中有哪些表现

胎儿阶段肠道菌群初始定植

科学家在多次试验检测后发现,胎儿在子宫时就可以接受母体肠道菌群的定植,并在小鼠身上做了验证。

婴儿出生后:各种细菌开始进入体内

正常分娩的新生儿肠道菌群几乎完全来自于母体,剖腹产的新生儿肠道内会定植一部分医院环境中的细菌。新生儿出生2小时后,肠道菌群迅速增殖,由于食物相对单一主要来源于母乳,婴儿肠道内的有益菌群较多。

儿童阶段:肠道微生态平衡逐渐形成

随着人年龄的增长、饮食结构的丰富,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也在不断增加,有益菌群的数量开始慢慢减少,有害菌的数量则日益增加。人体肠道中的生态平衡开始逐渐形成。

青年阶段:肠道微生态平衡完全形成

肠道中庞大的菌群(有益菌、有害菌、中性菌)之间形成相对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肠道中维护人体健康的天然防线完全形成。

老年阶段: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

进入老年后,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数量减少,而有害菌的数量增多,产生的毒素可加速肠道老化,导致长期便秘、大便异味和肠胀气。

而当生命趋于终结时,肠道的有益菌群将消耗殆尽。

肠道菌群|一个被遗忘的“功能器官”

肠道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基础,而肠道菌群是身体健康的基础的基础,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维护肠道微生态的平衡,不要忽视它的存在和作用,

生活中可通过食物和体外补充益生菌,来帮助有益菌形成菌群优势,抵抗致病菌的侵袭。

*更多肠道管理知识,营养健康咨询,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乐观健康(leguan-jiankang)。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为配图表达,并无他意。若有不妥之处请联系小编,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肠道   致病菌   生态平衡   熊猫   杆菌   竹子   新生儿   美文   细菌   器官   有害   免疫   数量   人体   阶段   作用   功能   有益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